胡小平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應與時俱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思維訓練是當前美術教育的重點內容,本文探究了訓練學生思維的有效方法,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美術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 思維訓練
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更傾向于人才的內在素養,思維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標。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在注重專業知識教學的同時,積極探究鍛煉學生思維的有效方法,分析“設計·應用”在學習領域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必要性。
一、“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進行思維訓練的必要性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術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性的美術能力,包括美術知識和美術素養。在《新課程標準》中,“設計·應用”是繼繪畫、工藝和欣賞后的第四個新領域,這一領域更加注重教學實踐,而思維訓練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才能讓思維訓練更加有效,所以在“設計·應用”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成為當前初中美術教育的重要任務。
二、思維訓練的原則
初中生的思維水平較低,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進行思維訓練時,教師要注意適度原則,根據學生思維的發展水平,合理設計的最近發展區,不可以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思維訓練難度要適中,以免影響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難度過小,則達不到思維訓練的目的,浪費課堂時間。
三、思維訓練的有效方法
思維的種類較多,教師要鑒于初中生的智力發展水平,結合初中美術學科特點,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進行思維訓練,重點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逆向思維、系統思維。
1.打破消極思維定勢,開發創新思維
每個人都有思維定勢,即思維習慣,消極的思維定勢是影響和制約人創新思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進行創新思維訓練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當學生面對問題時,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以靈活的思維解決問題。
如七年級的“設計·應用”的主要內容是設計壁報,在這一實踐過程主要涉及字體和版面設計。針對此項設計應用實踐,為了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思維模型,不能讓學生憑空創新。鑒于此,筆者會引導學生從互聯網上尋找靈感,鼓勵學生在參考壁報設計的同時,發散思維,再結合生活體驗與學校實況,設計出具有創新性的壁報。
2.深入思考,開發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離不開逆向思維,與創新思維相比,逆向思維對學生的思維模式要求更高。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都是在生活實踐中形成的,并以順向思維為主。逆向思維具有逆反性、叛逆性,要求人能夠在思考中反其道而行,所以需要人們具有超越和顛覆前人的信心與勇氣。
如在設計節水標志時,大多數學生會將水龍頭滴水作為主要內容,并在上面添加“×”。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設計出以“雙手接眼淚”的圖標。
3.合作探究,開發系統思維
萬物不是孤立的,都處在一個系統中,任何美術創作都是設計者用全面的觀點進行構思的設計。系統思維是一個人全局觀在思維上的體現,要求人在思考系統整體性的同時,兼顧個體。初中生的思維發展水平較低,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很難一個人完成系統的思維設計,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系統設計,集各家所長,合力完成一個作品。
如七年級下冊的“設計·應用”學習領域要求學生以校園運動會為主題進行相關設計。在設計運動會標志時,首先,學生需要明確設計目的;其次,學生需要運用小組合作,在討論中構思和總結標志中包含的元素與內容,先選定標志部分,再構建整體,進而鍛煉學生的系統思維。
四、結語
總而言之,思維訓練離不開扎實的基礎美術知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并有意識地訓練學生思維,尤其是創新思維、逆向思維和系統思維。
參考文獻:
[1]柳才新.構建快樂高效的美術課堂——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淺議[J].新課程(下),2011(5).
[2]趙廣軍.初中美術欣賞課淺見[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1(8).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龍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