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 肖敬 溫子秀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臨床常見婦科疾病,在孕齡期女性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僅次于子宮肌瘤[1]。有研究指出50%~60%的青春期或孕齡女性出現盆腔疼痛或不孕癥,存在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情況[2,3]。該病主要以手術治療為首選,但臨床實踐表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難度較大,術后具有極高的復發率,甚至有些患者術后幾個月內再次復發,極大的增加了患者痛苦。目前,臨床治療中通常在保守手術治療后,為降低復發率使用藥物治療。醋酸亮丙瑞林是一種視丘下部產生的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生物活性較高,能通過刺激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使生殖器增加類固醇的含量[4]。本研究以本院2018 年7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醋酸亮丙瑞林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 年7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80 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電腦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 例。對照組中,年齡24~40 歲,平均年齡(30.65±3.12)歲;單側卵巢巧克力囊腫25 例,雙側卵巢巧克力囊腫8 例,子宮直腸窩包塊7 例。觀察組中,年齡26~43 歲,平均年齡(31.23±3.93)歲;單側卵巢巧克力囊腫29 例,雙側卵巢巧克力囊腫6 例,子宮直腸窩包塊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均符合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診斷,經影像學檢查有盆腔包塊;年齡>18 歲;患者有明顯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例如痛經、非經期出現持續性或周期性下腹痛、性交痛、直腸痛等;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在本院接受治療前3 個月內服用與本次研究藥理相同的藥物,例如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動藥、孕三烯酮等激素類藥物;哺乳期婦女或孕婦或有妊娠可能者;對本次使用藥物過敏;伴有心、腦、肝、腎等重要器官性疾病;對本研究治療依從性差。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炔雌醇環丙孕酮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479,規格:醋酸環丙孕酮2 mg+炔雌醇0.035 mg/片)口服,1 片/d,服藥3 周后停藥1 周,4 周為1 個療程,根據患者耐受程度或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治療3~5 個療程。觀察組采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上海麗珠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852,規格:3.75 mg),在患者月經周期開始第1~5 天進行第1 次給藥,經上臂、腹部或臀部皮下注射,3.75 mg/次,后每4 周給藥1 次,每4 周為1 個療程,根據患者耐受程度或癥狀改善情況連續治療3~5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變化情況。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結束后早晨空腹抽取患者的血漿,使用低溫離心機在1700 r/min,4℃下離心血漿,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檢測分析血清中LH、FSH、E2等激素水平變化。②對比兩組臨床療效,按照患者疼痛的主觀感受評分,疼痛分值為0~10 分。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疼痛總分值下降>66%;有效:疼痛總分值下降33%~66%;無效:疼痛總分值下降<33%或癥狀無改善,持續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5]。③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月經復潮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FSH、LH、E2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SH、LH、E2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n(%)]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月經復潮時間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月經復潮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月經復潮時間對比 [n(%),]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月經復潮時間對比 [n(%),]
注:兩組對比,P>0.05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已有研究表示,該病屬于性激素依賴性疾病,與卵巢分泌激素有著密切聯系[6]。因此臨床治療主要采用能降低雌激素水平的藥物。口服避孕藥是臨床常見的藥物治療方式之一,通過抑制排卵,減少月經量和經血倒流的發生率,使發生異位的內膜萎縮,緩解不良癥狀。但是無法徹底清除異位內膜,對盆腔粘連無明顯效果[7]。
本研究所應用的醋酸亮丙瑞林是一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其主要治療機制是能夠調節人體的垂體分泌功能,減少卵巢分泌甾體物質含量,從而迫使患者閉經,子宮內膜病灶被迫縮小,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8]。醋酸亮丙瑞林的藥物作用及特點如下:①止痛、抗炎作用,藥物活性成分能使卵巢甾類物質的含量減少,縮小異位子宮內膜,從而緩解痛經等疼痛癥狀;同時可將雌性激素調節至最低水平,作為疼痛治療的抗炎因子,能降低雌激素介導的炎癥反應以及感染炎癥細胞的存活率[9,10]。②生物活性高,但具有不穩定特點導致用藥途徑受限。藥物進入體內可被消化酶降解,且穿透小腸上皮能力差,因此僅能采取胃腸外給藥方式。③用藥便捷、安全性和穩定性高,由于血漿半衰期較短,因此將其制成緩釋微球制劑對于長期用藥治療的患者,藥物有效期得以延長(從起效時間開始可持續1 個月),安全性更高[11]。王亞等[12]研究發現在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腹腔鏡術后應用醋酸亮丙瑞林,治療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激素水平,且不良反應減少。沈栗帆等[13]研究表示,長期應用醋酸亮丙瑞林容易導致患者產生激素依賴性以及骨質流失等一系列副反應;使雌激素水平低,導致患者出現乏力、出汗、睡眠功能障礙等圍絕經期癥狀;且少數患者用藥初期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癥狀。因此建議使用時間在6 個月以內,同時由于停藥后圍絕經癥狀和骨質流失等副反應會出現反彈加重現象,影響治療效果。針對該問題,有研究者提出返向添加治療,該方法既能使患者雌激素水平控制穩定,又能預防或減少低雌激素癥狀,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時不影響骨質代謝為主,同時抑制異位內膜增生,減少復發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FSH、LH、E2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月經復潮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醋酸亮丙瑞林可有效改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疼痛癥狀,降低體內性激素水平,不良反應較少,對月經復潮時間無不良影響。有研究指出,若長期使用醋酸亮丙瑞林出現不良反應,嚴重時會造成骨質疏松,影響正常血脂代謝,臨床用藥應嚴格控制劑量[13]。本次研究隨訪時間較短,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考證。
綜上所述,醋酸亮丙瑞林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療效顯著,能有效降低患者體內FSH、LH 和E2等激素水平,不良反應較少,用藥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