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當前,基于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增多,導致腦血管疾病患病率遞增趨勢,且具有較高的病死率[1]。急性腦梗死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急、發病率高、致死風險高等特點。當前,臨床醫學技術的提升成功提高了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2]。臨床工作中以早期溶栓治療挽救急性腦梗死患者,能夠有效挽救患者的缺血辦暗區、控制腦梗死病情、保護神經功能,從而改善患者臨床預后。另外,依達拉奉是自由基清除劑,可以用于腦組織保護。臨床工作中,開始嘗試依達拉奉、超早期溶栓聯合治療,以最大程度上保護患者腦組織、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改善。基于此,本文就本院60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總結聯合治療方法及其預后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3 月~2019 年5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磁共振成像(MRI)、CT 等檢查確診的急性腦梗死患者,符合《腦血管病防治指南》標準;②患者發病-溶栓治療時間<4 h;③患者意識清楚;④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⑤患者家屬溶栓治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②腦水腫以及顱內出血患者;③近期有手術情況患者;④嚴重創傷患者;⑤精神病史患者。將所有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聯合組,每組30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10 例;年齡45~76 歲,平均年齡(62.5±5.9)歲。聯合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47~75 歲,平均年齡(62.9±6.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rt-PA靜脈溶栓治療,劑量0.7~0.9 mg/kg,初始10%劑量1 min 內靜脈推注完畢,其余90%劑量1 h 內靜脈泵入。聯合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依達拉奉治療,依達拉奉30 ml 靜脈滴注,2 次/d,連續治療2 周。另外,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期間均接受常規降顱壓、腦保護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以及治療前后的NIHSS、BI 指數評分。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狀況參考NIHSS 評價,分數越低說明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狀況恢復越佳。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參考BI 指數評分評價,評分越高說明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3]。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急性腦梗死患者NIHSS 評分<1 分,BI 指數評分>90 分,患者基本生活可自理;有效:治療后急性腦梗死患者NIHSS 評分2~9 分,BI 指數評分70~90 分,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無效:治療后急性腦梗死患者NIHSS 以及BI 指數評分、病情未改善,以上效果未達到。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效果 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93.34%高于對照組的63.3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n,%)
2.2 NIHSS、BI 指數評分 聯合組治療前NIHSS、BI 指數評分分別為(8.6±1.3)、(44.5±3.9)分,治療后分別為(3.1±1.0)、(83.3±6.8)分;對照組治療前NIHSS、BI 指數評分分別為(8.6±1.5)、(44.3±3.5)分,治療后分別為(6.2±1.3)、(67.3±6.5)分。治療前,兩組患者NIHSS、BI 指數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BI 指數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且聯合組患者NIHSS、BI 指數評分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BI 指數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BI 指數評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腦梗死致殘率及致死率較高,早期清除血栓治療可以保護患者腦細胞、促進血流再灌注恢復,減輕腦損傷的基礎上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針對急性腦梗死臨床治療中包括一般治療、溶栓治療,以溶栓治療方式為主,腦梗死患者超早期rt-PA 靜脈溶栓治療可以促進患者腦部血管再通,縮小腦梗死面積,溶栓治療時藥物包括尿激酶、纖溶酶原激活劑等,可以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帶、恢復此區域神經元。臨床上,依達拉奉廣泛用于抗血小板、他汀類藥物治療腦梗死患者。依達拉奉有較強的自由基清除功效,在抑制脂質的基礎上有效減輕患者的神經細胞損傷,提高缺血神經元生存能力,抑制腦水腫情況,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所以,臨床早期溶栓治療工作中輔助依達拉奉治療,可以提高溶栓治療預后效果,促進患者神經功能保護與臨床康復。趙景燕[4]研究指出,依達拉奉、超早期溶栓聯合治療可以促進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促進患者臨床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93.34%高于對照組的63.3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BI 指數評分均有所改善,且聯合組患者NIHSS、BI 指數評分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依達拉奉聯合超早期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更利于患者病情控制、癥狀體征改善,臨床價值顯著。此次試驗結果和李小佳[5]研究結果有一致性,對照組(超早期溶栓治療)、觀察組(超早期溶栓治療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后,觀察組NIHSS 評分(3.21±2.14)分、BI 指數評分(82.48±9.57)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14±1.45)分、(67.14±7.45)分,且總有效率85.71%高于對照組的62.86%,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依達拉奉聯合超早期溶栓治療可以進一步促進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整體臨床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