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產婦一種較為常見并發癥,也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臨床表現為水腫、血壓升高以及蛋白尿等,嚴重患者還會發生上腹疼痛、昏迷、抽搐等狀況,對母嬰健康威脅較大[1]。常見于高齡產婦或者體型較胖、存在糖尿病史以及慢性高血壓患者,其中造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關鍵因素就是子宮張力過高[2]。通常對產婦實行解痙以及降壓治療,如使用硫酸鎂對其神經肌肉活動進行抑制,降低血管張力,緩解血管痙攣,進而實現降壓、解痙、優化腎缺氧狀態以及改善微循環。但是有關研究表示[3],單一用藥停藥后,易發生血壓反彈等現象,而單純提高藥物劑量還可能產生鎂中毒狀況。所以,近年來,對于該疾病常考慮應用二聯用藥來提高治療效果,改善產婦妊娠結局以及優化預后效果。本文分析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2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90 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隨機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 例。參照組患者年齡26~42 歲,平均年齡(35.14±3.05)歲。觀察組患者年齡27~44 歲,平均年齡(35.45±2.8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單胎妊娠并且存在顯著臨床癥狀的患者;患者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相關診斷標準;孕前無糖尿病、高血壓以及腎功能異常的患者;能夠正常進行交流的患者;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雙胎或者多胎妊娠患者;精神疾病或語言交流障礙患者;合并其他妊娠疾病患者。
1.3 方法
1.3.1 參照組 患者采用硫酸鎂進行治療。10 ml 硫酸鎂注射液(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3974)+2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進行充分稀釋,15~20 min 內靜脈注射完畢,然后使用60 ml 硫酸鎂注射液+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對患者實行靜脈滴注,6 h內滴注完成。在對患者實行靜脈滴注之后要對其血壓變化狀況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使用20 ml 25%的硫酸鎂加2 ml 的2%利多卡因對其實行臀肌深部注射,進而對血鎂濃度進行有效維持,1~2 次/d。
1.3.2 觀察組 患者采用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進行治療。硫酸鎂的用法用量和參照組相同。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青島黃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52),3 次/d,10 mg/次。對于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要在其停止用藥之后終止妊娠。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分為3 個等級:顯效:臨床癥狀消失且患者血壓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且血壓水平明顯降低;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和血壓情況變化不明顯或者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不良妊娠結局包括胎兒窘迫、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比較 參照組患者發生產后出血3 例,胎兒窘迫4 例,新生兒窒息2 例;參照組患者發生產后出血1 例,胎兒窘迫1 例,新生兒窒息1 例;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6.67%(3/45)低于參照組的20.00%(9/45),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462,P=0.063>0.05)。
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增長趨勢[4],同時,由于人們健康意識增強,對于該病的治療也越來越重視。臨床治療主要通過降低子癇發生、減少母嬰死亡,進而優化母嬰結局。研究顯示,血管內壁損傷、前列腺素缺乏以及遺傳免疫等因素均可導致發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一種發生在女性孕期的特殊病癥,通常發生于妊娠29 周或者產后2 周,并合并產生水腫或者蛋白尿癥狀,有著較高的發病率[5]。這些癥狀并沒有特定的持續時間,病情相對嚴重的患者很容易產生多器官障礙,導致器官衰竭,進而對母嬰健康帶來不利影響[6]。相關研究顯示[7],這種疾病的產生和分娩次數、孕齡、不良情緒以及體質量指數等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患者發病后會產生全身動脈痙攣,小動脈痙攣會造成管腔狹窄,外周阻力提高,進而產生視力降低以及尿蛋白等一系列不良反應,甚至會發生臟器壞死以及缺氧狀況,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對孕婦產生影響,還會對胎盤產生影響,進而導致胎兒發育緩慢以及缺氧,給胎兒以及產婦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8]。因此,臨床治療以降低并發癥、緩解產婦痙攣以及血壓升高為主。
硫酸鎂是臨床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重要藥物,具有抑制乙酰膽堿釋放以及擴張血管作用[9],能夠利用平滑肌和骨骼肌的松弛來緩解患者小動脈痙攣所產生的各種癥狀。在提高血液供給的同時,能夠對有效抑制中樞神經,減少心腦器官衰竭以及腎臟衰竭的風險。硫酸鎂可以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發病過程中的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狀況進行優化,和自由平滑肌受體進行相互結合,可以激活腺苷酸環化酶,把三磷酸酰苷轉化成環腺苷酸,降低球蛋白輕鏈激酶活性,進而對鈣離子進行有效抑制,降低鈣離子在對細胞進行去極的過程中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使細胞中的內電位降低,進而起到降壓作用。但是如果過量使用硫酸鎂則很容易引發各種不良事件,給孕婦和胎兒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硝苯地平是一種鈣拮抗劑,患者在口服之后能夠盡快吸收,起效速度快[10],可以對冠狀動脈極其周圍血管進行擴張,能夠通過對心肌細胞膜的鈣通道進行選擇性的抑制,進而降低心肌細胞的興奮程度,并且對其進行保護[3]。硝苯地平可以使患者的血壓水平更加穩定,降低心臟后負荷,還可以對心肌抑制作用進行逆轉,能夠進一步提高腎灌注量,對于緩解患者的血管痙攣、改善患者的頭暈以及頭痛癥狀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高于參照組的77.7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6.67%(3/45)低于參照組的20.00%(9/45),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462,P=0.063>0.05)。這表明在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所進行治療中,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治療能夠改善患者妊娠結局,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進行治療,臨床效果明顯,在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同時,能夠降低不良妊娠結局,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