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松琳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地藝術的概念與特征,然后從“規則幾何地形”“自然抽象地形”兩方面闡述了大地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實例,最后闡述了大地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方法。以期促進我國城市景觀設計更好的將藝術化理念融入其中,滿足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
關鍵詞 :大地藝術 ;城市景觀設計 ;應用
中圖分類號 :TU98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碼 :1672-7053(2021)07-0106-02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art, then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land art in urban landscape design from two aspects of "regular geometric terrain" and "natural abstract terrain", and finally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of land art in urban landscape design. In order to promote China's urban landscape design will be better through the concept of art, to meet the aesthetic needs of modern people.
Key Words :Land Art; Urban Landscape Design; Application
隨著大地藝術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現代人越來越注意地理環境帶來的潛在視覺效果。大地藝術應當考慮地形的設計,合理利用地形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農地的毀壞,利用土地最原始的情況來開展設計,把農地地形作為藝術設計的畫板。將藝術靈感和地形進行搭配設計,以表現出當代景觀藝術的美好形式。
1 大地藝術概述
1.1 大地藝術的概念
以大自然為創作背景,將極簡主義藝術理念和行為放入大自然中,把地表自然物質和人類文明痕跡作為藝術載體,創作出具有代表藝術性的整體情境或者土方工程,便是大地藝術。它脫離了藝術傳統思維的束縛,把藝術和地形結合在一起,用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打破了傳統環境藝術的局限性,將藝術利用最原始的東西進行詮釋,富含個人浪漫主義色彩。1968 年,大地藝術出現在世人視野,并在之后的幾十年慢慢發展成熟,追溯早期大地藝術作品,多數是在地表現場施工完成,主要用處并不是用來觀賞 [1]。
1.2 大地藝術的特征
大地藝術最獨特的特征是它的材料。大地藝術所使用的材料與基地緊密結合,例如把沙漠、荒田、廢舊工廠作為場地,大地藝術的材料都很簡單樸素,沒有任何的污染,例如木材和砂石。英國藝術家邁克爾 · 海澤的石雕藝術、戴維 · 納希的木雕藝術,都把自然文化作為藝術創作的內在元素。從自然材料出發,運用新穎的藝術手法,探索藝術與自然的新關系。
大地藝術的另一特征就是打破傳統的藝術創作方式,將其置身于大自然中??v觀大地藝術作品,可以這么理解,其是把大地藝術看作是藝術融入自然當中 [2]。例如,傳統的藝術作品是通過展覽館呈現出來,人們要欣賞藝術必須進入到室內當中,而大地藝術則完全拋棄了這種觀念,藝術品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欣賞藝術就是置身于自然中,完全和自然融為一體 [3]。
2 大地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實例
張紅衛、哈格里夫斯認為我國對于傳統的地形設計,不管是從功能的角度看還是造型角度,都已處于成型階段 [4],這些創作手法為現代景觀的地形設計具有良好的鋪墊作用。本文立足于藝術化理念,將其應用于地形設計中,并借鑒了一些經典案例。其中,主要有兩大類 :規則幾何地形(圖 1)和自然抽象地形(圖 2)。
2.1 愛丁堡現代藝術畫廊“上田”案例分析
在有關規則幾何體的地形設計中,主要是以土地作為景象的基本元素,從生活中尋找,例如圓臺、圓錐、圓環等,利用這些比較簡單的幾何圖形對地形進行設計。這樣一來,幾何圖形既可以以重組、疊加的形式再現,構建成組合型的規則圖形 [5],又可以以個體的方式出現,獨立成景。
在設計中,設計者巧妙地把植物與地形設計進行結合,制造出獨具特色的藝術效果 [6]。例如,查爾斯 · 詹克斯創造的“上田”地形于 2002 年 8 月完成。它位于愛丁堡國家現代藝術畫廊前,其地形的設計與建筑相互交織、完美融合,當時的“上田”對傳統地形產生了強烈的沖擊,人工痕跡顛覆了自然斜坡,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魅力。查克斯將下層空間的地形坡度設計為約 38°,這樣的角度可以讓人們斜靠在這一片草丘上,欣賞水中畫廊建筑的倒影,通過不同的坡度和階梯去引導或者暗示游人行走的流線,當人們沿著規劃好的路線行走時,身處周邊的“地形”可以成為人們可觀賞的風景。同時,會讓漫步于其中的人們在一天之中感受到光與影隨著不同高度間的變化而變換,帶來了一系列出乎意外的“驚喜”。
2.2 越南陣亡將士紀念碑地形案例分析
自然抽象地形指的是在大自然中進行創作,把大自然中的元素加工設計為抽象的地形設計元素,利用“山谷”“山峰”等地貌結構反復表現,從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設計者在對場地中的景觀創作時,會對地形進行不同理念的設計,呈現出不同的造型,有的設計是為了展現水平的美感,而有的設計則是為了突出其高度的變化。
在場地尺度不是足夠大的情況下,要想把設計地形全部呈現出來,設計者可以對其進行整體設計,與周邊的環境元素進行整合,使環境元素與地形設計相匹配。例如,林櫻設計的越南陣亡將士紀念碑,它位于美國華盛頓中心區,坐落在離林肯紀念堂幾百米的憲法公園的小樹林里。該紀念碑由用黑色花崗巖砌成長500 英尺的 V 字型碑體構成,東翼指向華盛頓紀念碑,西翼指向林肯紀念堂,在黑色的大理石碑墻上,刻著五萬多個戰爭中死去的人的姓名。整個碑墻被置于大片草坪中,用綠地襯托碑體。在設計時,地形設計是一大亮點,林瓔用兩邊低、中間高的高差形成了天然地形,使碑文所銘刻的名字從兩邊向中間不斷增多。設計者對地形坡度的把握很準確,盡可能做到了高低不同、大小不一,使游客在身處不同的位置時其發生的心理變化和視覺感受各不相同。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而且可以在無形中放大空間。
3 大地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意義
首先,大地藝術重視生態的思想開拓了景觀設計師的視野,對人們的自然生態觀念的提高與轉變具有積極意義。其作品試圖喚起人們對生態自然的關注,同時,它還考慮降低環境污染(沙漠化、工業廢棄地等),并通過作品來拯救被現代文明侵蝕與遺棄的環境。
其次,大地藝術對景觀設計的重要意義是帶來了抽象化的地形設計觀念。隨著城市建筑的大量崛起,許多綠地面積有限,抽象化地形的處理方式改變了這一現象,使綠地既能與周邊環境相融,又不失自然的浪漫。這種藝術化的地形設計以土地為素材,用完全人工化、主觀化的藝術形式改變了大地的面貌。例如,林茵在密執安大學的一個庭院設計“波之場”中,由單一草坪構成波浪形的造型,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大地藝術作品,它在融于環境的同時也恰當地表現了自我,給人帶來視覺上和精神上的沖擊。而且大地藝術不僅可以創造出宏偉壯觀的景象,也可以塑造親切宜人的空間。
最后,大地藝術拓展了景觀設計的內涵,使藝術能在更廣闊的空間中找到靈感的源泉。大地藝術設計有利于改善人文環境,充分發掘自然地理。二者的有機統一可以促進城市景觀更好的發展。在大地藝術景觀設計中,其藝術形式和功能特點與自然環境很好地結合起來,體現了土地功能和人文關懷,這才是大地藝術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完美體現。
4 大地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空間中的應用方法
4.1 將自然因素作為創作的材料和內容
在大地藝術中,土壤、石頭、木頭、冰雪、砂石都可以成為藝術家常用的材料。沙漠、森林、農場或工業廢墟成為藝術家關注的對象,這是大地藝術對傳統藝術概念革命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城市景觀空間規劃設計中地形是最基礎的要素,大地藝術充當著繪畫藝術的體現形式,在景觀設計中藝術化典型表象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設計師可以在自己的專業水平上結合現代景觀的實際情況,為現代景觀創造出更多的藝術感和美感。
4.2 將原型形式作為創作的形式語言
大地藝術的形式語言追求簡單化,點、線、環、螺旋、金字塔是最頻繁使用的形式,大地藝術家認為這些基本幾何形的意義,根植在人類的集體意識之中,能夠通過無意識進行解讀。 在觀賞景觀的過程中,不同地理位置會體現不同層次的美感和藝術感,利用地形與景觀的相互融合顯現出不同的景觀空間序列,讓人們身臨其境并且流連忘返。
4.3 將時間因素作為創作的表達內容
在城市景觀空間設計中,大地藝術能夠達到拓展空間大小的效果,特別是在有限的土地范圍內進行現代景觀建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通過藝術化的地形可以給游客帶來一種時間、空間被無限放大的交錯感,還能夠減少施工中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和占用。
5 結語
本文通過對大地藝術相關文獻及案例的搜索與總結,研究了大地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并對現代藝術化地形的應用及表現手法進行分析,進而總結出今后藝術化地形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藝術化地形涉及的范圍非常廣,通過自然手法來將地形景觀的獨特內涵表現出來。除此之外,在進行藝術化地形設計過程中,應將自然環境、藝術形式及功能特性相結合,將人性關懷和土地功能體現出來,這才是景觀藝術化設計應用的完整表達。
參考文獻
[1] 劉楚佩.淺談大地藝術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05):110-114.
[2] 楊海蓉.春回大地萬物生福滿人間處處情一漫談“福滿大地組壺”的藝術效果[J].江蘇陶瓷,2015(02):66+69.
[3] 石聶.淺析大地藝術和風水思想的融匯 [J].江西建材,2014(17):19.
[4] 張紅衛.哈格里夫斯 [M].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92-93.
[5] (英)馬爾科姆 · 安德魯斯,大地成為風景與風景進入大地 [J].新美術,2004(4):6-27.
[6] 朱建寧.法國風景園林設計先驅雅克 · 西蒙 [J].中國園林,2002(2):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