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興盼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人們都在感嘆現代通信工具給我們帶來便捷,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出現了一個讓我們頭疼的問題,作為家長,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都離不開手機,孩子們手中也都有了手機,學生手機的管理問題就應時而生。手機一旦進入校園,就像毒品一樣,帶來的問題將會層出不窮,影響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接下來我會根據我碰到與學生手機有關的情況,淺談如何控制管理好學生手機。
首先介紹一下我們學校的情況。我們學校是一所縣城寄宿制普通高中,學生大部分來自下面鄉鎮,很多學生家住的較遠,并且學校兩周才休息一次。學生有手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家長為了方便聯系孩子而給孩子配了手機;疫情期間上網課需要用到手機;手機如此普及的時代,很多學生就認為手機是他們理所應當該有的。但是,憑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我,手機一旦進入校園,不加控制的使用就會滋生很多問題,比如:同學間的攀比,宿舍上網打游戲、聊天、看小說、利用交友軟件談戀愛、瀏覽不健康網站、晚上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導致第二天上課無精打采、上課睡覺、精神恍惚等。相信這些問題很多初高中的班主任都碰到過。影響了學習的同時還浪費了大好的青春年華,甚至有的學生可能會因為一些錯誤的引導而誤入歧途。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談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做法,分享給需要的老師們。
一、思想工作很重要
記得在剛接班主任工作的時候手機問題就是一些老班主任們老生常談的話題。我是一邊學習,一邊創新。我覺得行動收思想的支配,先統一思想,做好思想工作是首要。
(1)利用好第一次家長會,表明學校的立場,自己的態度。上級已經規定禁止手機進入校園,以前私帶手機屬于違規,現在屬于“違法”行為,使家長從思想上認識的事情的重要性。
(2)每班都有自己班的家長微信群,及時做好必要的溝通和解釋,每周發一些與手機有關的文章,把學生的在校狀態及時對家長進行更新。
(3)利用班會做足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知學生禁止帶手機到學校的原因,手機引起的一些負面效應,使學生們從思想上認識學校這么做的原因是在實實在在的為了他們好。
二、嚴格的班級公約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保證工作正常運轉的前提。一般情況下,學校都有學校的制度,班級內部有班主任或者學生自己制定的班內公約,學生對大小規定都得遵守。我的班級在剛成立之初的家長會上,我就對所有的家長及學生一起學習了校規和本班的班級公約。并對手機這一條就行了反復的強調,并且得到家長們和學生們的一致同意。讓所有的家長和學生都知道,私帶手機在這個學校,在這個班級是絕對不允許的,是一定要受到嚴格的懲罰的。這樣一來,家長不僅知道了學校制度的嚴格,更是了解到了我的性格脾氣。同時,對于一些學生提出的不正當的攜帶手機的借口也能有更好的理由拒絕,學生也不輕易敢張口給家長提出帶手機入校的事!
有了制度作為保障,下面的事就是對存在僥幸心理的違紀學生的處理力度了。我認為只要能做到一點:公平公正,家長和學生都能接受。并且對于第一個觸及紅線的同學,一定要給予分量足夠重的懲罰,要起到“殺雞給猴看”的效果。對違規者絕不手軟,既要在班上也要公布具體的事件的經過和處理辦法,還要私底下安撫說教為主,讓其理解老師的作法,配合老師的工作,守著家長和全體學生的面做好保證,留下相應的材料。
三、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每個班內總會有一些自認為很“聰明”、很“大膽”的糊涂學生,這些學生會想盡辦法的達到自己的目的,與班主任斗智斗勇,方法多、理由足。對這部分學生也是最叫我們頭疼的,對這些學生,我們該怎么接受他的挑戰呢?我是這么做的:
(1)利用自己的手機監控學生的手機。班級成立之初,我會將所有學生及家長的電話都一一統計下來,在學生在校期間,對于上課經常沒有精神的同學,我會重點監控,在午休和晚修期間撥打他的電話,或者用QQ、微信與其語音聊天,看看其是否正在使用手機,如果學生沒帶手機來,手機是關機狀態的,如果開著機,那就說明他私帶手機來的可能性很大,接下來在進行撒網式的、針對性的搜查。
(2)深入學生內部,安插“自己人”。有的學生確實很聰明,他不僅僅會有一個手機,在家里放一個,來學校交給老師保管一個,真正能用的那個私自藏著。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們查起來可能會費勁,我呢,會專門安插一些“間諜”,用學生來對付學生,這樣,效果很明顯而且信息很準確。
四、充實校園生活,轉移學生對手機的注意力
學校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同時,班內可以找合適的時間點,組織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文體活動,比如籃球賽、演講比賽、書法比賽等等,每周一小活動,每月一大活動。手機的吸引力會逐漸淡化,因為它遠比不上集體活動的樂趣,學生也會喜歡自己的自己的班集體。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小辦法,分享出來給需要的“老板們”,我們的目的都是只有一個,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在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不辜負這大好年華,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