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小莉
【摘? 要】我國傳統文化經歷了數千年的沉淀,所涵蓋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極為豐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對初中生來說受益匪淺。但在具體應用時,教師仍舊有必要考量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方向及結合措施,優化傳統文化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閱讀教學;傳統文化;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9-0111-03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Yuanyang Junior High School, Wushan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JIE Xiaoli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thousands of years of precipitation, and the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vered are extremely rich. The infilt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reading teaching has benefited a lot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ut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teachers still need to consider the combination direction and combination measure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optimize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Reading teaching; Traditional cultur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傳統文化是我國數千年文明演進所遺留的豐厚遺產,在漫長的歲月里,為后世創造了大量的精神財富、物質財富,相關的圖書典籍更是汗牛充棟,可以全方位、多層次地引領初中生的未來發展。但從現實條件來看,傳統文化中的諸多內涵仍舊存在時代局限性,初中生本身也不具備識別、判斷、認知、領悟的能力,因而,教師在將傳統文化滲透入初中生閱讀教學中時,應當依托學生條件,優化傳統文化應用措施。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方向
(一)重視學生條件
初中生知識儲備、認知能力、閱讀能力有限,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時,應當考量初中生本身的語文素養,若學生語文素養不能應對教學活動中所提問題,或是不能吃透某本書上的知識點,則初中生閱讀效力將大幅度下降,閱讀教學質量無法符合預期。
(二)傳統文化要素優化
傳統文化有著本身獨特的優勢,但傳統文化的時代局限性同樣不可忽視,在現代社會意識形態與古代意識形態具備較大差異的背景下,傳統文化要素在當下的運用,需要教師根據現代文明做出積極調整。
(三)閱讀教學內容優化
閱讀教學內容是教師展開閱讀教學時的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教學語言、教學素材等的綜合,對閱讀教學效率、質量具有較大影響,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時,應在考量傳統文化的背景下,積極思考課堂教學內容,制訂教學計劃,擺正教學心態。
(四)閱讀教學手段優化
教學手段可以客觀保障閱讀教學質量,教學手段的有效應用,可以在學生閱讀興趣、知識建構水平、閱讀水平、傳統文化興趣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因而,教師在展開閱讀教學時,應當積極思考如何閱讀教學手段,增強閱讀教學效率、質量。
(五)閱讀氛圍優化
閱讀氛圍可以從環境視角下對學生閱讀興趣、傳統文化興趣的形成產生積極影響,教師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應當善于從學生視角,改善學生周邊的閱讀環境,形成積極的閱讀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閱讀活動。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措施
(一)基于學生條件下的結合措施
初中生知識儲備、認知能力、閱讀能力有限,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傳統文化時,有必要對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行重視。從知識儲備的角度的來看,初中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淡薄,這與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較少存在較大關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首要做的便是讓學生能對傳統文化具備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是在把握傳統文化本身的魅力下,學生依托傳統文化,會對閱讀活動產生更高的興趣,教師展開閱讀教學活動時,還應當教育學生如何以正確的心態認知人物事跡、風俗習慣、詩詞歌賦等,從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閱讀能力是學生從書籍中汲取知識的橋梁,也是學生能從閱讀活動中取得成就感、滿足感的關鍵,因而,教師應當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閱讀能力鍛煉,教育學生掌握閱讀技巧,輔助學生參與閱讀活動中。
(二)基于傳統文化要素優化的結合措施
從道德素養來看,道德素養是學生參與集體活動、社會活動時,所應尊重的倫理規范、社會公德,對學生性格完善、健康成長、行為抉擇具有積極影響。教師在開展道德素養培養時,可以利用古代人物事跡為學生做出榜樣,鼓勵學生能以此為標桿,內化某種思想品質、道德觀念,激勵或限制自身行為,促進學生道德完善及健康成長。
從語文素養來看,語文作為重要的學科,是學生文學修養、學業進步的有力途徑,教師滲透傳統文化時,應當利用古代優秀的著作,為學生語文素養提供發展途徑,可以是詩詞歌賦,也可以話本、小說、札記、史書,教師在運用時,可以根據需要,結合學生接受能力,鼓勵學生閱讀相關書籍。
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學生人生發展依賴于理想及自我價值實現,學生學業發展依賴于各個科目成績的不斷提升,學生健康成長依賴于人格的健全完善,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時,應當根據學生未來發展,鼓勵學生向古人看齊,或是在某種哲理的啟迪下,合理規劃未來、設置理想目標、沉淀文學知識、糾正行為偏差、堅持艱苦奮斗,以此助推學生未來發展。
(三)基于閱讀教學內容優化的結合措施
閱讀內容的合理優化可以從教學方面確保閱讀教學質量,可以通過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教學語言、教學素材填充教學內容。
從教學目標來看,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當設置課堂教學目標,或階段性教學目標,以此指導教學活動,目標可以是傳統文化常識,也可以是能在學生思想觀念、行為表現有所體現的某些哲理。
從教學流程的角度來看,教學流程可以是素材展示、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討論、結論總結一系列步驟,教師應當重視教學流程規范化,綜合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從教學語言來看,教師的語言藝術可以輔助教學內容,保障教學質量,也可在改善課堂氛圍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因而,教師應當善于勾勒古代場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中所透露出的文學素養、人生哲理,也應當善于簡易化知識內容,降低理解難度,增強知識趣味性,改善課堂教學氛圍,一般可以較好地沖抵學習倦怠感,學生可以在閱讀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
從教學素材的角度來看,教學素材是應用傳統文化時的外在表現形式,教師可以結合語文課文選擇相關的素材,也可以在道德教育、班會開展等活動中,選擇適宜學生需要的傳統文化內容。教師可以結合《詠雪》課文,設置“修飾手法的多方面運用”的教學目標,鍛煉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教師組織語言時,可以勾勒大雪紛飛場景,學生通過想象大雪的場景,可以更容易理解文章內容,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從課外讀物中,觀察古人是如何修飾某種事物的,以此鍛煉學生寫作能力。
(四)基于閱讀教學手段優化的結合措施
閱讀教學手段可以客觀保障閱讀教學質量,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運用信息化教學、競賽式教學、目標驅動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手段。
從信息化教學來看,教師可以依托信息化教學,以更加全面、邏輯清晰、趣味性更佳、具象化效果更好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把握傳統文化知識體系,有助于讓學生在認知、理解、掌握的情況下,能認同傳統文化的價值,并將該種文化內化到個人知識體系、思維品質、道德觀念中。
從競賽式教學來看,競賽式教學是以競爭的形式,鼓勵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感悟寫作活動中,學生學習熱情得到強化,語文閱讀興趣、傳統文化愛好都可以得到鞏固、發展。
從目標驅動式教學來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鼓勵學生自發設置學習目標,以理想化的某個“質點”,引導學生積極完善語文知識體系,增強語文素養。
從探究式教學來看,探究式教學是以“問題”驅動學生學習行為,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活動時,應當根據語文素材,提出相關的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問題,仔細品讀教學素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概括素材內容,并從素材中發現某種人生哲理,既增加了探究樂趣,又保障教學效果,可以較好地增強閱讀教學效率、質量,另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平日的閱讀活動中,善于發現并探究問題,可以較好地輔助學生閱讀興趣的形成。
(五)基于閱讀氛圍優化的結合措施
閱讀氛圍可以從環境層面對閱讀教學質量產生影響,因而,教師在運用傳統文化時,可以用傳統文化塑造學生閱讀環境,增強閱讀教學效能,具體措施可以是興趣小組、筆記札記、共享書籍、寫作成果展示。
從興趣小組的角度來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形成傳統文化研究小組、語文閱讀愛好小組,鼓勵學生依托興趣小組,互勉互勵,沖抵語文閱讀的枯燥感,保障學生語文閱讀質量。
從筆記札記的角度來看,教室可以鼓勵學生從課文、課外讀物中摘錄名言警句、優美的辭藻,沉淀知識,同時運用札記的形式,加深對某些名著書籍的理解深度,沉淀語文素養,增強語文閱讀質量。
從共享書籍的角度來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課外讀物,既可以通過書籍分享,體會分享的樂趣,又可以在書籍流通的過程中,增強學生涉獵書籍的全面性、多層次性,培養學生語文閱讀愛好。
從寫作成果展示來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依托語文知識體系進行寫作,鍛煉學生語文知識實踐應用能力,又可以在寫作中讓學生統籌運用語文知識,不斷沉淀語文閱讀興趣。
三、結語
教師結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時,應當重視學生條件、傳統文化要素優化、閱讀教學內容優化、閱讀教學手段優化、閱讀氛圍優化。具體應用時,可參考初中生知識儲備、認知能力、閱讀能力、傳統文化與初中生的適宜要素以及優化傳統文化運用的具體內容,再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閱讀氛圍三方面,提高課堂、課下教學效能。
參考文獻:
[1]郭文昌.基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探究[J].中外交流,2019(40).
[2]唐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J].廣西教育,2016(33).
[3]李斌.怎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J].教師,2015(16).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