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歡 李國玲


【摘要】? ? 針對人防指揮行動中人口疏散掩蔽的需求,本文設計了一套人口疏散掩蔽指揮系統。文中提出了系統的總體架構,明確了功能組成,最后提出了本系統涉及的關鍵技術,為人口疏散掩蔽指揮系統研發提供支撐。
【關鍵詞】? ? 系統設計? ? 疏散掩蔽? ? 指揮系統? ? 態勢顯示
引言:
人口疏散掩蔽是戰時減輕和避免城市空襲危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和戰爭潛力,奪取防空襲斗爭勝利的重要行動。組織城市人口疏散掩蔽是戰時城市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務之一,也是城市人民防空襲的主要行動。
現代戰爭形勢復雜多變,打擊方式和手段多樣,應急災害頻發,對組織城市人民防空指揮業務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特別在人口疏散掩蔽行動的組織開展中,信息傳達不通暢、不及時,信息獲取不準確、不實時,疏散掩蔽決策不科學、不實用,是現實中切實存在的難題。為適應信息化戰爭對城市人口疏散掩蔽組織指揮的要求,現設計人口疏散掩蔽指揮系統,建立信息化指揮結構,達到組織人員疏散掩蔽指揮能力的有效聚合和精確釋放,提高人口疏散掩蔽行動的效率。
一、需求概述
人口疏散掩蔽工作涉及的人口多、部門多、物資多,溝通協調、指揮調度工作量巨大,必須實時掌控人口分布、物資儲備、運力調配、交通情況、疏散接收地域、人防工程、城市綠地等瞬息萬變的多方面信息,并通過對這些海量信息的快速處理,形成各種正確指令,實現各種力量、各種資源、各個部門的配合達到精確無縫。城市人民防空襲疏散可分為早期疏散、臨戰疏散、緊急疏散三個階段。
1.1早期疏散
城市人民防空襲早期疏散,是指在國家宣布進入戰爭狀態之前所進行的疏散。城市人民防空襲早期疏散是將不能“三堅持”(堅持斗爭、生產和工作)的人員,及一些重要的設施、物資、器材等進行疏散撤離。通常包括老、弱、病、殘、孕、幼,初中以下學生及教師,無業人員,在押犯人,外來流動人員;雙套生產設備的工業設施,重要的科研機構及生產單位,容易產生次生災害的物資、設施等。
1.2臨戰疏散
城市人民防空襲臨戰疏散是發生在國家宣布戰爭狀態后,戰爭爆發前的疏散。城市防空襲臨戰疏散的特點是準備時間短,時效性強,要求2到3天內完成。城市人民防空襲臨戰疏散的重點是重要目標附近周邊的人員物資、設施設備。重要目標周邊范圍內的居民是疏散對象,通常包括高中以上學生及教師,科技人員,文藝團體以及其他“三堅持”的人員。
1.3緊急疏散
城市人民防空襲緊急疏散,是發生在發現空襲征候時的疏散。通常在首次空襲前24小時內,或在空襲間隙中。由于經過早期和臨戰疏散,緊急疏散的對象成分比較單純,組織性和紀律性較強,但疏散時間緊迫。
二、系統設計
2.1總體架構
人口疏散掩蔽指揮系統面向人防人口疏散掩蔽指揮業務流程,以人防共性軟件服務為支撐搭建人口疏散掩蔽的業務應用,具備疏散情報、疏散籌劃、疏散控制、輔助工具、疏散引導、系統管理等功能,滿足疏散掩蔽組織指揮要求。
人口疏散掩蔽指揮系統總體架構采用自下而上的設計方式,整套系統包括資源層、支撐層和業務應用層,具體如下圖所示:
2.1.1資源層
資源層指系統的數據資源、支撐軟件和設施資源。
數據資源指支撐系統業務應用的基礎數據,包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環境數據、算法庫等。
支撐軟件和設施資源包括包括服務器、客戶機、人防信息傳輸網等硬件平臺,操作系統、數據庫引擎、地理信息平臺等應用支撐軟件。
2.1.2支撐層
支撐層指支撐系統業務層實現所需要的服務,包括服務化應用支撐框架和共性服務。其中共性服務包括地理信息服務、流程服務、文件服務、可視化服務、系統管理服務、用戶管理服務、移動應用支撐服務、消息服務、通信服務、視頻服務和主數據服務等。
2.1.3業務應用層
業務應用層是需要實現的人口疏散掩蔽業務應用,是面向用戶、直接為用戶提供業務處理的基礎應用功能模塊,包括疏散情報、疏散籌劃、疏散控制、輔助工具、疏散引導、系統管理等功能。
2.2系統組成
人口疏散掩蔽指揮系統軟件功能包括疏散情報、疏散籌劃、疏散控制、輔助工具、疏散引導、系統管理。功能組成如下圖2所示。
2.2.1疏散情報
疏散情報是基于人防數據平臺,將疏散相關信息集成展示,可根據行政級別、用戶類型呈現不同的信息類別、信息豐富度,并進行靈活的統計分析,為用戶直觀掌握人防疏散情報提供準確數據支持。主要包括人口信息、疏散信息、力量信息。
人口信息展示區域內的人口分布情況,可以按照各行政級別展示。
疏散信息展示區域內的疏散場所、疏散路線、疏散地域、疏散基地情況。
力量信息展示區域內可以調動的力量情況。
2.2.2疏散籌劃
疏散籌劃是在組織疏散行動前進行組織行動的籌劃準備工作。包括指揮機構、方案推演、方案生成、方案管理、任務生成。
指揮機構是設置本次行動的指揮機構,從上到下進行設置。
方案管理是將歷史方案進行存儲,并可以處理成可以推演的方案。
方案生成是進行方案的制作,除了手工編輯外,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進行生成。
方案推演是通過后臺模擬,對當前方案進行順時推演。
任務生成是通過當前方案生成對應的力量的行動任務。
2.2.3疏散控制
疏散控制是針對疏散籌劃的結果進行跟蹤控制。包括任務下達、任務受領、任務監控、情況上報。
任務下達是將生成的行動任務按照執行力量,下達到對應的電腦或者智能終端上。
任務監控是通過系統隨時調看任務信息以及完成情況。
情況上報是通過電腦端或智能終端,上報任務完成情況。
2.2.4輔助工具
輔助工具是支撐疏散組織過程中的工作開展需要的各類通信或作業工具。包括即時通信、信息發布。
即時通信是在各終端之間進行即時消息的發送。
信息發布是對民眾進行預警、通知信息的發布。
2.2.5疏散引導
通過智能終端實現引導信息的維護和引導信息的推送。包括地域查詢、疏散導航、信息維護。
地域查詢可以查詢需要前往的疏散地域。
疏散導航是通過GIS服務查詢到前往目的地的路線并進行引導。
信息維護是通過后臺進行疏散地域等信息的維護。
2.2.6系統管理
提供系統的用戶、角色、應用的權限管理,并提供系統參數的相關設置。
三、關鍵技術
3.1移動端警報推送和疏散掩蔽導航技術
為了提高警報覆蓋率,在人防原有的警報發放基礎上新增移動端警報推送。移動端警報推送是針對原有廣播警報發放方式無法全面覆蓋的缺陷,采用移動端APP消息推送方式,實現點對點預警信息發送。移動端警報推送技術以發送服務器為中心,接收后臺加密指令,向指定區域范圍內的移動端發送警報,達到“分域發送、及時有效”的目的。疏散掩蔽導航是通過根據移動端所在位置,結合后臺服務器中周邊疏散區域的位置,綜合實時計算從移動端當前位置到達疏散區域的最優路線,并把疏散路線推送至移動端,實現“逐個分析、精準高效”的目標。
3.2基于物聯網的智能疏散技術
相較于的現有基于靜態數據的指揮信息系統,人口疏散掩蔽指揮系統結合疏散過程中實時變化的動態數據,包括地下人防工事的實時溫濕度、氣體濃度、人員流動等。通過安裝溫度、濕度傳感器等物聯網手段,在配合利用GIS可視化手段,動態渲染獲取的實時信息,將疏散場所以及疏散路徑中的各種態勢進行展現。通過物聯手段,可以獲取疏散途中以及場所的具體信息,從而幫助指揮員判斷疏散的方向和人數,智能決策是否需要進行人員的轉移以及物資的調配,從而在疏散過程中進一步提高疏散效率?;谖锫摼W的智能化疏散技術利用動靜態數據融合實現現場態勢多維度展現,使得人口疏散掩蔽情況更加直觀,幫助決策更加精準科學。
3.3預案數字化技術
系統采用了預案數字化技術,通過預案分解與功能模塊建立關聯。該技術特點體現在將傳統的預案內容按業務邏輯結構分解為若干業務階段及功能步驟,并通過樹狀結構直觀展現每個功能步驟分支節點。然后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預案內容按各業務階段逐步地關聯業務功能并自動執行。
預案數字化技術提高了系統模塊業務功能之間的關聯性及響應速度,有效提升預案執行的連貫性,有助于快速獲取多方重要信息及解決方案。
四、結束語
本系統是以人防人口疏散掩蔽行動為核心需求,實現人口疏散掩蔽指揮籌劃、命令下達、行動控制一體化,全面支撐人口疏散掩蔽行動的快速高效實施,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