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福祿
【摘要】? ? 為能提高小學生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效率,各校教師皆在教學手段上進行創新。而隨著教育資源的發達,許多老師在教學時都會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設備。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微課,能夠讓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都受到刺激,從而到達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目的。微課技術能夠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而本文將以借助微課情境創設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 ? 微課? ? 情境創設? ? 道德與法治
引言: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設,是為了學生能夠從小就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傳統的《道德與法治》授課過程中,老師會采用說教的方式去告訴學生道理。但這種教學手段過于枯燥,使得學生在面對《道德與法治》這一課程時,沒有自主性,不愿去進行自主學習。以微課技術去進行授課,則能夠讓學生從視覺與聽覺的感知中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現狀
1.1教學模式單調
許多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授課時,都會采用“灌輸式”的這種方法去進行教學。這樣單調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以至于他們對于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只是暫時的,他們并不會對老師所講的東西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教學模式的單調是導致教師教學效率不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故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使用創新的教學方法。
1.2學生沒有主動性
很多小學生在面對《道德與法治》這一課程時,并沒有主動性,他們不愿意自主的去進行學習,以至于學習成績并不理想。故教師要想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要使用適合當下學生心理發展的教學方法。而微課就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授課時借助微課這一教學手段,則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最終在降低教學難度的同時提高授課效率。
二、借助微課情境創設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意義
2.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學生的學習成績之所以不理想,是因為他們對某一課程毫無興趣可言。大部分小學生認為《道德與法治》是一個十分枯燥的課程,再加上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會采用“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去進行說教,以至于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這一課程提不起興趣。采用微課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則能夠將教材的內容以視頻的方式更加直觀的表現出來,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促進學生的自身發展
傳統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使得學生不僅不能完全的吸收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且在自身發展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他們不能對自我有更深的認識。借助微課情境創設的方法去進行教學,則能夠讓學生通過相關的微課視頻展開更深層次的思考,能夠讓他們更好的認識到自我,在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促進自身的發展,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
三、借助微課情境創設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3.1將微課情境創設應用到知識講授類型的課程中
很多教師在進行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授課時,會使用說教的這種方式去進行教學。這種形式較為簡單的教學方式,不僅會使課堂氛圍比較壓抑,還不利于學生吸收書本中的重點。使用微課去進行教學,則能夠通過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刺激讓小學生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內容有更深一層次的認識。當然,不同類型的課程應使用不同的微課情境創設方法。
例如,在進行《這些都是大家的》這一課的微課教學時,教師可站在未成年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通過短短十幾分鐘的微課教學去講解愛護公物的重要性。讓大家明白公物與個人是息息相關的,每個人都有保護公物的義務。這類知識講授型的課程相對有些枯燥,故教師可以在完成最初的講解以后,與同學們一起進行討論交流,通過討論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氛圍。在討論的過程中融入相關的情境,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對課程能夠有更深的印象,也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去理解課程,將課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類似的知識講授類型的微課也應注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量避免讓學生覺得課程枯燥無比。在進行微課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可播放一些可愛的動畫或者相關的音頻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夠學會主動學習。
3.2在微課情境創設中融入與課程相關的電影或視頻
很多學生一提到《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第一反應就是枯燥,畢竟《道德與法治》本身就是一門講理的課程,在整個授課的過程中教師稍微不注意方法,就會讓整個課堂死氣沉沉。
故在《道德與法治》的授課過程中,利用微課更便于學生學習。在微課中融入相關的視頻或者電影,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微課開始之前,給學生播放一些與課程相關的電影或者有趣的視頻將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我愛家鄉山和水》這一課的教學之前,老師可以先給學生們播放一些與所在地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們通過視頻感受到自己所生長的地方的魅力。這樣的方法不僅不會讓學生覺得課堂枯燥無比,還能夠激起學生的自豪感,也能讓大家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熱愛自己所生長的地方。同時,利用微課信息技術手段將當地歷史講給學生聽,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果教師能夠將微課情境創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那么一節課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書本中相關的道德知識,還能起到塑造學生良好人格的作用。微課情境創設與《道德與法治》課本知識的結合,能夠為小學生思想道德的建設打下基礎,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在微課情境創設中融入相關的電影或視頻,可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并積極的展開思想和討論,將自己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
3.3利用微課情境創設來營造自主開放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的好壞是課堂質量的關鍵,自主開放的課堂氛圍能夠起到更好的教學作用。如果教師要想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效率,那么就必須要通過有效的手段來營造輕松開放的課堂氛圍。課堂氛圍的輕松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整個課程能否高效展開的關鍵。
故教室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授課時,可利用微課情境創設來營造自主開放的課堂氛圍,并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多交流。應拋下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式,利用微課情境創設來將課堂變成激情活潑的課堂,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課堂中去。
例如,在進行《我愛我們班》這一課的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微課情境教學讓學生展開相關的討論。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于班集體的感情以及是否喜歡自己所在的班級,不論喜歡與否,都應讓學生說出理由。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積極的參與進去,讓學生覺得教師也是這個班級的一份子,而并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改變。同時,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有關于班集體榮譽的短視頻,讓學生在通過微課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意識到班級的重要性。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課本中的內容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還能夠讓增進同學們之間的感情,讓他們能夠有更強的集體榮譽感,并在日后的生活中為班集體的榮譽而努力。利用微課情景創設能夠構成自主開放的課堂氛圍,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微課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全方面的去發展。
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授課過程中,以微課技術來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活躍,能夠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同時起到震撼學生心靈的作用。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多種感知中去消化所學習的課程內容,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明白做人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的修養,最終成為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
3.4利用微課情境創設來進行知識拓展
對于一個教師而言,在進行某一科目的授課時,應做的不僅僅是傳授相關的知識,還應對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發展。而利用微課情境創設的方法來授課,則能夠很好的進行知識拓展,讓學生除了學習本科目以外的知識以外,還能了解到更多知識。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這樣的情況會導致班級的整體成績存在差異,有些同學學習成績較好,學習效率較高,而有些同學則相反。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來調整教學方案。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會兼顧學習進度慢的同學,以至于在教師教學完畢以后,沒有時間對其余的內容進行拓展。而微課則可以將相關課程進行回放,不僅可以讓學習進度慢的同學再次學習,還能讓教師合理的利用課堂時間對所要講的知識進行拓展,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進行《安全記心上》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在講解完課本上的相關安全知識以后,還可以對其余的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們學會更多的安全知識,降低日常安全隱患。倘若擔心有些同學對課本上知識學習的不夠透徹,了解的不夠完全,那么可以再次將微課進行回放。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還能夠使學生們的知識面得到更寬的擴展。微課能夠起到增大課堂容量的作用,也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值得小學教師去嘗試的。
在進行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育過程中,將微課情境創設很好地融入進去能夠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故各小學《道德與法治》老師在進行授課時應多嘗試使用微課進行教學。
總而言之,教師需要明白微課的優勢以及特點,并根據所在班級的學生學習情況以及發展心理發展和認知能力來展開教學,才能讓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融入于生活,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以后立足于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相比傳統教學,微課教學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情境創設能夠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夠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是值得廣大教師去嘗試的。但教師在使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也應先對微課有具體的了解,明白微課的優勢和特點,并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展開教學,才能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將微課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讓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 考? 文? 獻
[1]王瑛.關于情境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的探究[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中),2018(05):49
[2]劉麗媛.道德與法治教材:融入生活與情境,不再“說教”[J].基礎教育課程,2017(24):9-10
[3]李文德.情境微課開發[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4]孫曉礪.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7(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