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珠
(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醫院中醫內科,北京 102206)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類型,可由肥胖、缺乏運動、攝入過多糖分等因素誘發,常見癥狀有多飲、多食、消瘦、乏力等,而長期高血糖水平會損害臟器功能,甚至會威脅生命安全,導致死亡。臨床上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多采取藥物治療,并輔以飲食、運動控制等干預,西格列汀為臨床常用降糖藥物,可通過增加活性腸促胰島激素的水平改善血糖[1]。中醫認為,2型糖尿病屬“消渴”范疇,應遵循溫陽滋陰、補腎固澀的治療理念。六味地黃湯由山藥、當歸、茯苓等藥材組成,具有健脾、滋陰的功效,有利于降低血糖、血脂,提高機體免疫力[2]?,F就六味地黃湯聯合西格列汀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進行探討,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醫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兩組,每組54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3、21例;年齡60~76歲,平均(67.06±3.38)歲;病程6個月~13年,平均(6.34±2.31)年。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1、23例;年齡60~75歲,平均(67.22±3.15)歲;病程8個月~12年,平均(6.70±2.25)年。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納入標準: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與《糖尿病中醫防治指南》[4]中的中西醫診斷標準者;食量大、飲水多、尿多、心煩、易饑餓、畏熱喜寒,大便狀態干結,小便為黃赤色、舌紅、舌苔發黃者;未接受其他降糖治療者等。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涉及藥物存在禁忌證者;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切除胰腺者等。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本研究,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095,規格:100 mg/片)治療,100 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六味地黃湯治療,方劑組成:生地黃45 g,熟地黃、白芍、黃芪、山藥各20 g,當歸、太子參、茯苓各15 g,澤瀉12 g、丹皮、山萸肉、天花粉、桃仁各10 g,甘草6 g;藥方可依據患者病情進行加減,伴有皮膚瘙癢者可加10 g白鮮皮;伴有陰虛重者可加15 g石斛;合并高血壓者可加20 g葛根。上述藥方以水煎煮,去渣取汁400 mL,1劑/d,囑患者早晚溫服。兩組患者均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顯效: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下降至治療前的60%及以下,或恢復至正常水平;有效:FPG、2 h PG下降至治療前的61%~80%;無效:FPG、2 h PG下降至治療前的80%以上[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血糖指標。治療前后分別采集兩組患者空腹狀態下肘部靜脈血5 mL,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FPG、2 h 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③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血液采集同②,以3 5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清,使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超敏 -C反應蛋白(hs-CRP)、白介素 -17A(IL-17A)、白介素 -23(IL-23)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4.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使用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血糖 與治療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FPG、2 h PG、HbA1c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s)
注:相較于治療前,*P < 0.05。FP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
組別 例數 FPG(mmol/L) 2 h PG(mmoI/L) HbA1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4 10.45±2.63 6.35±0.34* 15.56±2.96 8.11±2.77* 9.07±2.58 6.18±2.29*觀察組 54 10.66±2.59 4.26±1.11* 15.43±2.89 6.46±2.66* 9.22±2.63 5.01±2.12*t值 0.418 13.230 0.231 3.157 0.299 2.755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3 炎性因子 與治療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hs-CRP、IL-17A、IL-23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相較于治療前,*P < 0.05。hs-CRP:超敏 -C反應蛋白;IL-17A:白介素 -17A;IL-23:白介素 -23。
組別 例數 hs-CRP(ng/L) IL-17A(pg/mL) IL-23(μ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4 6.10±0.95 4.77±0.56* 361.53±69.30 319.94±56.31* 38.91±9.94 16.72±4.21*觀察組 54 6.11±1.14 3.98±0.60* 359.82±65.32 281.03±51.52* 38.56±9.16 12.81±3.42*t值 0.050 7.073 0.132 3.746 0.190 5.297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型糖尿病發病原因復雜,胰島β細胞在機體血糖水平升高時通過分泌胰島素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但若患者的β細胞功能出現缺陷,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機體血糖水平又因此升高;而部分患者胰島素分泌雖然正常,但因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較低,從而出現胰島素抵抗,也會導致血糖升高。西格列汀是目前臨床上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藥物,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治療周期較長,且患者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治療的積極性,不利于控制患者機體血糖水平[5]。
中醫認為,2型糖尿病是因肺、胃、腎三臟燥熱陰虛,水谷輸布失常所致的,以口渴多飲、消谷善饑、尿頻量多、或尿濁而有甜味、身體逐漸消瘦為特征的疾病[6]。六味地黃湯中生地黃、天花粉具有生津養陰、清熱涼血的療效;熟地黃可益髓填精、養陰補血;白芍、黃芪可平抑肝陽、調經養血;山藥可滋補止瀉,健脾補腎;當歸、桃仁可潤燥通便、祛瘀活血;太子參、茯苓具有潤肺生津、寧心健脾的功效;澤瀉可散瘀行氣、泄腎中浮火;丹皮可利尿抗炎、解痙解熱;山萸肉具有滋補肝腎、固虛澀精的功效;而甘草可將諸藥調和,最終達到化瘀消濁、滋陰降火的功效。趙思怡等[7]研究結果也表明,六味地黃湯能夠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降低。在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且FP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六味地黃湯聯合西格列汀可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強治療效果。
研究表明,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和腎小球及入球小動脈的病變密切相關,上述病變同時還會導致機體炎性因子的產生,加重患者血管內皮的損傷[8]。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丹皮中含有芍藥苷,可通過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損傷血管的通透性,從而達到抗炎的作用;而天花粉中含有皂苷、多糖等多種活性成分,可直接抑制患者體內炎性因子的產生,促進病情好轉[9]。在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清hs-CRP、IL-17A、IL-23水平均較對照組低,提示六味地黃湯聯合西格列汀可減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炎癥反應,抑制病情進展。
綜上,六味地黃湯聯合西格列汀可有效減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炎癥反應,降低血糖水平,增強治療效果,從而抑制病情進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