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草,馬彥華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 胸外科,青海 西寧)
肺包蟲病又稱肺棘球蚴病,是僅次于肝包蟲之外最常見的包蟲病,是由肺棘球蚴寄生于肺臟引起的一種慢性、可危及生命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1]。發病高峰為20~50歲的青壯年,病程長,治療難度大,費用高,如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10年病死率達94%以上,是農牧區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原因之一[2]。我國青藏高原所屬的西藏、四川和青海兩型包蟲病流行程度最重,特別是我省少數民族集聚的三江源地區,是包蟲病重點防控區域。主要與其海拔高,地理環境復雜,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發展滯后,生活條件差,交通不便,語言溝通障礙,科學文化知識普及率低有關,從而導致患病率高,就醫率低。其次,由于三江源地區傳染病防治機構和隊伍不健全,動物宿主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管理困難等因素造成疾病流行嚴重[3]。包蟲病手術創傷大、術后并發癥多,治療費用高等,嚴重威脅著人民健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水平[4]。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信息化”在醫療護理領域應用廣泛,尤其是在疾病知識傳播、信息獲取、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功能鍛煉及出院后的追蹤隨訪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5]。本文將探討信息化護理管理模式對肺包蟲病患者相關知識掌握方面所發揮的優勢,了解肺包蟲患者知識掌握程度,并采取相應對策,改變其不良認知行為、對動物性傳染源的管理、預防疾病感染、傳播。創新性地實現具有地區性、民族性特點的護理管理模式,以提升對地方病的護理管理水平,將其應用于肺包蟲患者護理管理中并根據患者不同的需求采取針對性的精準護理措施,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促進患者康復,減少復發,減輕患者及家庭的經濟負擔。
收集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療的肺包蟲患者32例,均為符合胸外科肺包蟲病診斷標準并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年齡16~60歲,男性19人,女性13人,所有患者均符合納入標準。其中,肺葉切除術21例,包蟲內囊摘除術11例。隨機將32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16人,男性10人,女性6人,平均年齡(43.25±2.52)歲。試驗組16人,男性9人,女性7人,平均年齡(38.06±2.2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均有農牧區生活及牛、羊、犬接觸史。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及出院時均采用我院自行設計藏漢雙語問卷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疾病傳染方式,個人衛生及注意事項,飲食及營養、包蟲病的預防措施,服藥注意事項、常規檢查的目的、呼吸功能鍛煉方式、康復鍛煉方式、術后臥位及注意事項。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了信息化護理管理模式。分析比較兩種不同護理管理模式下肺包蟲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及術后康復知識掌握程度。
對資料的收集采用問卷星在線問卷,用Excel對數據進行整理,統計學檢驗采用SPSS 18.0軟件,采用率對計數資料進行描述,率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比較,分別為:非常了解(14.375%VS0%),了解(84.375%VS78.125%),不了解(1.250%VS21.87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出院時兩組患者對肺包蟲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比較(%)
(2)兩組患者對術后康復知識掌握程度比較,分別為:非常清楚(15.275%VS0%),清楚(82.975%VS41.875%),不清楚(1.750%VS58.12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出院時兩組患者對肺包蟲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比較(%)
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了信息化的護理管理模式。通過信息化技術對患者進行全程管理,具體護理對策如下。
(1)通過建護患微信群在整個住院期間不定時推送藏漢雙語肺包蟲病系列科普知識講座及科普動漫視頻,內容如下。
①包蟲病的疾病知識:利用多種信息化宣教方式向患者及家屬宣傳肺包蟲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發病部位、對人體的危害、對家庭及社會的影響。
②包蟲病治療的方法:目前,肺包蟲病仍無特效治療手段,仍以手術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手術方法主要有包蟲內囊摘除及肺葉切除。
③術前及術后微信推送藏漢雙語的健康宣教指導及康復鍛煉視頻,包括呼吸功能訓練操、術后肢體功能鍛煉、康復訓練等內容。術后第1天,由專職護士一對一床旁協助取半臥位并進行四肢屈曲、關節活動等訓練,并進行床邊示范或視頻播放示范呼吸訓練操、咳嗽、咳痰訓練、吹氣球訓練等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方法。術后第2天,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康復護理指導,協助患者下床活動。
④飲食及服藥指導:肺包蟲患者多來自農牧區,飲食種類比較單一,缺乏營養,加之疾病影響,多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入院后向患者及家屬推送相關飲食知識,給予對應的飲食指導及服藥注意事項指導。飲食多樣化,注重營養,多進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鮮奶、蛋、瘦肉類及新鮮水果蔬菜等增強患者體質,促進傷口愈合,加速身體康復。術后堅持服用阿苯達唑3~6個月并定期復查。
⑤肺包蟲病的預防健康宣教:針對肺包蟲傳染方式,加強個人衛生,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堅持接觸牛、羊、犬后、飯前便后用肥皂和清潔水洗手,不用衣服圍裙擦手;飲食衛生,餐具洗干凈后再使用,吃熟食,不喝生水,不吃風干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牛、羊、犬管理,不玩狗,犬只拴養,集中屠宰,病畜肝、肺等內臟感染包蟲病者,采用集中焚燒、深埋等方法妥善進行無害化處理,切忌喂狗,定期給狗驅蟲,對驅蟲后5 d內的糞便進行深埋或焚燒等無害化處理,防止棘球絳蟲卵污染環境[6]。
(2)信息化護理管理平臺具備多種溝通模式,其直觀形像生動的示范方法和簡單通俗的語言,更易使患者接受及掌握。護理人員定期與患者互動交流,動態的了解患者的用藥情況、心理變化、病情進展及并發癥情況等,以便及時調整康復及護理方案。此外,患者家屬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反饋相關問題,有專業的懂少數民族語言的醫務人員進行相關問題解答。
(1)通過兩組患者出院時對肺包蟲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及對術后康復期知識的掌握情況比較、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實施信息化護理管理模式后患者對肺包蟲疾病知識的認知情況及術后康復期知識的掌握情況較傳統宣教效果好。
(2)目前,信息技術已在各行各業應用廣泛,將其引入到臨床護理管理中,加強了各項護理工作的無縫隙鏈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對護患溝通和交流及促進護患關系起到了很好作用,充分體現了護理工作“以人為本”的理念。
(3)通過信息化護理管理模式可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技術做好包蟲病的健康宣教、康復指導及呼吸功能鍛煉,提高宣教的有效性及患者對包蟲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肺包蟲患者尤其是少數民族患者健康行為認知能力,改善個人衛生和生活飲食習慣,對術后康復期知識、用藥知識掌握,出院后預防復發相關知識的認知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颊邔χ委熥o理的依從性提高,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從而縮短住院天數,達到快速康復的目的。
(4)信息化護理管理模式實現了個性化護理,特別對少數民族患者更具有針對性。微信視頻宣教不同于傳統的文字、圖片類宣教,可以更生動、更具體、更直觀地,真人示范及視頻通俗易懂,便于少數民族患者理解和接受,充分調動患者參與康復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實現了藏漢雙語的整合,將影像、視頻、微信的優勢發揮到了最大。由此可見,充分利用信息化優勢制定出較為完善的適合我省少數民族患者的護理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當前十分迫切的護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