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
(新疆醫科大學附屬哈密市中心醫院,新疆 哈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多發于中老年人群,且男性占比更大,有研究表明,該病癥的誘發與患者的體型肥胖、生活習慣、家族史都有一定關聯[1]。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者在睡眠時會出現打鼾、呼吸驟停,并且白天會常常嗜睡,患者在睡眠時會反復出現上氣道塌陷、阻塞等情況,從而導致通氣不暢,引發間隙性缺氧、睡眠結構絮亂等情況,嚴重者將會導致患者出現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器官系統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有研究表明上氣道阻力增加是導致OSAHS的重要因素之一[2]。但目前對于呼吸道阻力變化的相關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選取400例OSAH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呼吸道助力變化以及臨床意義做分析,旨在為后續OSAHS患者的治療提供借鑒及參考。
選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400例OSAH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嚴重程度將患者分為輕度組和中、重度組。AHI:5~15次/h為輕度組,男性123例,女性77例,共200例,年齡28~65歲,平均(47.50±17.50)歲;AHI>15次/h為中、重度組,男性107例,女性93例,共200例,年齡31~64歲,平均(47.50±16.50)歲。兩組患者就一般資料進行對比,不具備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經過本院醫學倫理會同意。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基層版)》中關于OSAHS診斷標準,并根據其對患者進行分級[3];②年齡18~75周歲的患者;③入組前1個月內未進行過相關治療的患者;④住院以及病理資料保存完整的患者。
排除標準:①伴有心、腦、腎、肺等重要器官存在重疾的患者;②存在精神類疾病、智力障礙,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③伴有存在血液系統以及機能免疫系統重大疾病的患者。
兩組患者均采用脈沖振蕩技術(Master Screen IOS)將氣道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中央氣道和周圍氣道,利用不同的振蕩頻率對測量靜息呼吸下所產生氣道壓力、呼氣流速的數值進行記錄,并對患者靜息呼吸時所產生的肺通氣功能指標、氣道阻力進行測量。使用多導睡眠呼吸監測系統(Alice5型)對患者進行PSG檢查,并對其睡眠參數進行記錄。
對兩組患者氣道阻抗指標進行對比,具體為:對兩組患者的總呼吸阻抗(Z5)、總氣道阻力(R5)、中心氣道阻力(R20)、彈性阻力(X5)、中段用力呼氣流速(MMEF)、50% 用力呼氣流速(FEF50%)進行分析。
對兩組患者睡眠參數進行對比,具體為:對兩組患者的最低血氧飽和度指數(LSaO2)、微覺醒指數(ArI)、呼吸暫停指數(AI)、低通氣指數(HI)進行分析。
對呼吸阻抗指標與AHI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研究數據的處理由軟件SPSS 20.0執行,采用t和r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氣道阻抗指標進行對比,可以發現輕度組的Z5、R5、R20、MMEF以及FEF50%指標均低于中、重度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對比X5不具備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氣道阻抗指標進行對比(±s, kPa·L-1·s-1)

表1 對兩組患者氣道阻抗指標進行對比(±s, kPa·L-1·s-1)
組別 例數 Z5 R5 R20 X5 MMEF FEF50%輕度組 200 0.36±0.06 0.32±0.10 0.28±0.05 -0.12±0.0375.45±9.7178.49±10.36中、重度組 200 0.45±0.10 0.48±0.12 0.35±0.09 -0.12±0.0487.65±9.3199.35±12.56 t 10.914 14.486 9.615 0.000 12.826 18.119 P 0.000 0.000 0.000 1.000 0.000 0.000
對兩組患者睡眠參數進行對比,可以發現輕度組AI、ArI均低于中、重度組;輕度組HI、LSaO2均高于中、重度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者睡眠參數進行對比(±s)

表2 對兩組患者睡眠參數進行對比(±s)
組別 例數 AI HI ArI LSaO2(%)輕度組 200 41.33±7.69 17.67±5.40 23.16±9.76 71.40±11.84中、重度組 200 57.71±12.55 12.31±3.17 37.45±12.58 61.34±10.55 t 15.738 12.106 12.693 8.971 P 0.000 0.000 0.000 0.000
將AHI與呼吸阻抗指標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可見指標Z5、R5R20以及 FEF50%與AHI呈現正相關,且(P<0.05),而X5、MMEF未出現相關性(P>0.05),詳見表3。

表3 呼吸阻抗指標與AHI 的相關性進行分析(kPa·L-1·s-1)
OSAHS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該疾病會在患者睡眠狀況下時會出現打鼾、呼吸驟停等情況,常在晨起后會出現頭疼、口干、白天嗜睡、焦慮、抑郁、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若患者長期以往未得到有效控制,會誘發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多種繼發性系統損傷疾病[4]。有研究表明OSAHS時由于上氣道狹窄或患者維持上氣道開發功能的能力下降而導致的睡眠呼吸暫停,肥胖患者更易出現該病癥[5]。而OSAHS的發病較為隱蔽,且癥狀容易被忽視,病程較長,通常無法引起患者及其家屬的重視,使得患者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若患者出現7 h睡眠過程中,呼吸驟停情況反復發作數量至30次以上,或呼吸暫停指數AHI≥5次/h,且伴隨打鼾、嗜睡等主要癥狀則可初步判定為OSAHS,進行進一步檢查確診。IOS技術可對患者氣道阻力進行測定,對不同嚴重程度的OSAHS患者呼吸道阻力的變化進行分析研究[6]。
本研究結果顯示,輕度組Z5、R5、R20、MMEF以 及FEF50%指標低于中、重度組(P<0.05);兩組對比X5不具備顯著差異(P>0.05);輕度組睡眠參數中AI、ArI均低于中、重度組(P<0.05);輕度組睡眠參數中HI、LSaO2均高于中、重度組(P<0.05)。AHI與呼吸阻抗指標Z5、R5、R20以及FEF50%呈現正相關(P<0.05),而 X5、MMEF 未出現相關性(P>0.05)。
綜上所述,不同嚴重程度OSAHS患者氣道阻抗指標及睡眠參數存在較大差異,AHI與氣道阻力指標Z5、R5、R20以及FEF50%呈明顯正相關,可見不同嚴重程度的OSAHS患者病程與氣道阻抗力變化有一定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