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婷
(山東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山東 濟南)
血液透析能夠代替正常腎功能的排泄狀態,維持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血液透析中最常見的并發癥是感染,感染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3]。腎衰竭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受損,患者機體自身容易受到感染的風險,在透析過程中預防感染的發生能夠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及生活質量[4-5]。本文針對血液透析患者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探討,并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性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匯報如下。
抽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3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3和17例,年齡30~79歲,平均(47.1±6.2)歲。根據護理方案不同分為兩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信息無差異性(P>0.05),實驗具有可對比性。
1.2.1 對照組
此組研究對象均進行常規的護理,內容包括環境周圍的護理、血液透析以及儀器的檢測及護理。
1.2.2 觀察組
此組研究對象認真收集患者的治療資料,了解患者健康病史、既往史等,進行整體分析,對以往醫院感染的患者危險因素進行探討,采取預防感染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遵守操作流程:在血液透析的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保證醫護人員穿戴工作服,注意手衛生,環境保持清潔,定時通風,每日消毒1次。按照消毒隔離制度做好相關微生物學的監測。在對患者做任何操作時,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
(2)透析材料準備:注意保持消毒液及透析液的透析管路必須密閉式,透析器均為一次性耗材,使用前認真檢查[6]。保證透析機嚴格消毒,去除表面的血漬,并使用消毒液進行徹底的擦拭。
(3)健康教育指導: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血液透析的相關知識以及配合要點。①用藥方面的指導:了解患者是否服用抗生素、使用的劑量及方法,告知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項,降低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用量,盡量服用高效、低腎損害的抗生素藥物;②飲食方面的指導: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高蛋白飲食,保證健康飲食,加強飲食搭配,注意選擇牛奶以及雞蛋等高蛋白的食物,以免血液透析機體消耗大量能量;③運動及心理指導:針對患者采取正確的心理疏導,降低內心的焦慮、恐懼心理,適當進行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心理健康及適量的運動均能夠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的發生[7-9]。
根據感染的診斷標準,配合臨床化驗指標確定感染的患者。
兩組護理數據分別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計算,研究組間資料的檢驗方法選用t和χ2,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3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有5例發生相關感染,其中對照組感染的患者有4例,觀察組感染的患者有1例,兩組之間數據比較存在差異性(P<0.05),總感染率為16.7%,具體感染情況如表1。

表1 5例患者感染情況分布(n, %)
對感染因素進行系統的分析,其中觀察到感染與年齡、每周透析的次數、血清白蛋白以及血紅蛋白數值均有一定關系,各組數據之間比較存在差異性(P<0.05),詳見表2。

表2 感染因素分析表(n, %)
血液透析是維持腎衰竭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療手段,一旦發生感染,對透析效果帶來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威脅患者生命健康。一般規律的血液透析治療,患者需要每周進行2次或者2次以上的血液透析治療才能夠保證機體內的廢物代謝出去,為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保障[10-11]。血液透析治療期間患者常會出現消瘦、體重下降、食欲減退、貧血以及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癥狀[12-13]。因此,臨床治療的同時開展預防感染的護理措施是至關重要的。在患者透析前做好溝通,全面的健康指導及心理安慰能夠使患者在透析中全力配合。在各項操作時保證無菌操作技術,做好無菌規范流程;在透析治療后保護好透析血管通路;保持患者的皮膚清潔及個人衛生,避免自身感染的發生[14-15]。加強對易感染人群的保護,加強護理管理和預防手段,降低感染的發生。
本次研究可見,其中發生感染的患者有5例,其中觀察組1例,對照組4例,比較存在差異性,對感染的患者進行分析可見,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系統,感染因素與透析次數、年齡、自身機體免疫力均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對于血液透析的感染因素進行系統的分析,針對性地開展預防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降低感染的發生,提高血液透析治療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