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暉
(新疆喀什第六中學 844000)
高一數學《三角函數》一章,學生感覺內容龐雜,知識點眾多,知識間關系錯綜復雜,難以掌握.還有一個大難題:公式多.學生準確記憶、正確運用有一定的難度.問題最典型的是三角函數誘導公式這一節,很多教師在教授時,都要求學生先背公式,再強行套用公式,勉強完成計算.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當一個知識沒有被學習者完全理解,對它的記憶是不穩定的.因為不理解,一方面會在使用過程中過于拘謹,表現出僵化教條;另一方面隨著學習的推進、新知識的不斷涌現,會出現記憶偏差,使得計算錯誤不斷.死記硬背的辛苦,記憶不準確,導致解題失敗,消減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如何讓學生脫離記憶公式的痛苦,輕松快速地記住,并靈活應用誘導公式,就成為了一線教師的一項課題.
新課標下,三角函數概念是在單位圓中定義的.為此,誘導公式的推導,是借助單位圓,利用“角的終邊的對稱關系”來進行的.初學時,經歷直觀形象的推導過程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公式.如圖1,角α終邊交單位圓于點P(x,y),由對稱關系知,角 2kπ+α,π-α,π+α,-α的終邊與單位圓交點為P1(x,y),P2(-x,y),P3(-x,-y),P4(x,-y).
進而,由任意角三角函數定義可得4組公式:





記憶口訣:函數名不變,符號看象限.



記憶口訣:函數名稱變,符號看象限.
只要理解到位,結合這兩個坐標圖去記憶誘導公式組,不失是一種快捷方法.
1.口訣記憶法

口訣說起來簡單,但學生在應用時,還是常常有人不知所措,不會用.調查發現,是學生不明白口訣的真正含義所致.于是將公式直觀化,列在坐標系中,演變出如下記憶法.
2.圖象記憶法

在圖2,3中,能夠直觀地看到各形式的角應處的象限,確定符號很方便,很準確.學生有了這個圖,誘導公式計算化簡問題的準確率大大地提高了.
簡單的誘導公式計算題學生都能夠看著圖計算正確,但遇到復雜些、綜合性強的計算,學生還會敗下陣來.如教材上的這道題:
例1 化簡
即使是熟記口訣,熟悉圖象的學生,也往往顧此失彼、錯誤不斷.究其原因,如何準確看待這些角,以及化簡時使用誘導公式的先后順序,都影響著結果.
教材上思路是“負化正,正化銳”,把每個因式先統一成誘導公式中的某一形式,再套用誘導公式往下計算.如sin(-π-α)=sin[-(π+α)]=-sin(π+α)=sinα.這種做法,連續多次使用誘導公式,中間環節多,自然增加了學生計算的失誤率.
遇到這類題,我教學生這樣處理:如圖5,先畫一個直角坐標系,再把特殊的軸線角標記在對應軸線上,并記住在x軸上則“名不變,符號看象限”,在y軸上則“名稱變,符號看象限”.這樣原本要多次用誘導公式化簡的,只需用一次即完成,大大縮減中間環節.
sin(3π-α)=sinα;sin(-π-α)=sinα;
于是依靠坐標軸,一步就到位.

此法使學生既快又準地得出結果,體驗到解題的樂趣.這樣對誘導公式進行靈活拓展處理,每一個式子都可以直接用誘導公式口訣化簡,大大減輕了計算量,提高了準確率.




sin(α-2π)=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于是可以口算,原式=sin2α.
再看兩個模考或高考例子:


此題后面部分的化簡避不開誘導公式的使用,掌握了巧記方法,則可輕松完成.

分析由題意知,函數y=ax+1+2的圖象過定點A(-1,3),則tanα=-3.
誘導公式在三角函數有關計算中應用廣泛.苦于對繁多的誘導公式記憶不準,學生解三角函數題,難以圓滿.巧妙利用畫坐標系來記憶公式組,既準確,又方便,還快捷.相比機械的“口訣記憶法”,圖象法記憶形象直觀,經歷的中間過程更少、失誤率更低.其中也體現了數形結合、等價轉化等重要思想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