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琴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學 363200)
1.平拋運動與能量結(jié)合
17.如圖1, 足夠長的水平地面AB與斜面AC連接,其中θ=30°,且AD=DC點.現(xiàn)將一物體從D點水平拋出,物體將落到地面上,物體的初動能為4 J,末動能為8 J.若將這個物體從C點以動能Ek0水平拋出,要使其恰好能落在A點,則Ek0應為( B ).
A.4 J

B.6 J
C.8 J
D.10 J

本題是單選題,全年段參與考試的學生704人,答對296人,得分率41.87%,相對比較低,錯選最多的是C選項.主要考查的基本概念有:平拋運動、動能,考查的基本規(guī)律有: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機械能守恒定律.把平拋運動分解為水平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的自由落體運動,根據(jù)落點相同求出水平和豎直位移關系,結(jié)合能量觀點即可求解.
2.運動學中圖像的考查
14.如圖2為“蛟龍?zhí)枴痹谑褂们暗臏y試v-t圖像,深潛器從水面下潛到到返回水面的的時間為10min,根據(jù)圖像可知( C ).
A.在3~5min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0m/s
B.深潛器下潛的最大深度為6.0m
D.深潛器在0~1min內(nèi)處于超重狀態(tài)


本題是單選題,全年段參與考試的學生692人,答對385人,年段平均分3.33,得分率55.56%,難度系數(shù)0.56,錯選最多的是B選項.主要考查的基本概念有:平均速度、加速度、超(失)重,側(cè)重考查的維度是: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中的 “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對于解決圖象問題,關鍵是理解圖像的物理意義,充分利用圖像與其所對應的物理量的函數(shù)關系,識圖方法是:一軸、二線、三斜率、四面積、五截距、六交點.
19.水平地面上有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兩物體碰撞前后的速度一時間圖象如圖3所示(其中一個物體碰后速度變?yōu)?).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C )

A.t=0時,兩物體的距離為1 m
B.t=2.5 s時,兩物體的距離為4.5 m
C.兩物體間的碰撞為完全彈性碰撞
D.碰撞前,地面對兩個物體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本題是多選題,全年段參與考試的學生707人,答對150人,年段平均分1.77,得分率29.42%,難度系數(shù)0.295,錯選最多的是BD選項.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說明學生對什么是“彈性碰撞”和如何判斷“彈性碰撞”這個環(huán)節(jié)掌握得不好;同時也暴露出大部分學生審題不清楚,錯選D的同學大多以為兩物體的質(zhì)量相同.
本模塊在考查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礎上,以圖像為依托,立足基礎,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科技前沿信息.這類題型突出情境的時代性,需要引導學生由“理解”向“解決實際問題”轉(zhuǎn)變,引導學生在總復習中重視教材的回歸復習,打好基礎關.
3.力學部分綜合考查

16.圖4為三個帶電的小球a、b、c,三個小球靜止在光滑絕緣水平面上,且位于的邊長為l正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a、b帶正電,電荷量均為q,c帶負電.若水平方向存在勻強電場,且小球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k為靜電力常量,則勻強電場場強的大小為( B ).

本題是單選題,全年段參與考試的學生681人,答對573人,年段平均分1.35,得分率24.42%,難度系數(shù)0.225,錯選最多的是選項D.主要考查的內(nèi)容有庫侖定律、平行四邊形定則、平衡條件的應用及多個點電荷的平衡.三個小球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以整個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平衡條件得出c的電荷量,再以c電荷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求解.
力學部分內(nèi)容在高考考查中所占比例重大,同時又是物理學的基礎,涉及本部分的知識在平時教學中除了立足基礎教學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受力分析,引導學生學會“建模”,在復習總通過講解和評析達到“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的目的.
通過課堂知識點講評復習及理綜測試,可以很好的檢測學生對物理概念、規(guī)律和方法的掌握情況,本步驟是通過“平時學生對老師的提問”,“輔導課上學生的問題”、“教師對部分學生開展座談調(diào)查”等環(huán)節(jié)展開研究.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不斷的引導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重在理解,引導學生要重視對物理現(xiàn)象的觀察,使學生明白:分析能使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具有深刻“物”的基礎.教會學生重視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過程,重視推導出新的物理概念、定理和結(jié)論的過程,只有把道理弄明白,學會追溯根源,才能真正的理解.
通過前幾屆高三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jié),認真學習今天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在接下來的高三總復習中,我們物理教師應當把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如何考查”及“學生的關鍵能力如何培養(yǎng)”融入到復習課中來.若是希望學生能較好掌握“物理學科的基本概念、規(guī)律和方法”,我們教師平時講題、選題都必須經(jīng)過“精加工”和“深加工”,因此我們要盡量做到的有:一是廣泛涉獵,精選習題,引導高三學生定時定量完成精選題,教師及時作出診斷和評析;二是分類組合,加工問題,教師精耕細作,對習題進行必要的“知識、方法、能力”的歸類,通過課前調(diào)查(如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區(qū)別講解,詳略處理,以點帶面.三是研究歸納,統(tǒng)領習題,可以通過“一題多變”和“多題歸類”相結(jié)合,講解過程中注重解題方法的指導和學生思維的訓練,帶領學生跳出“題海”.四是體驗強化,回歸習題,在復習課中可以采用“依法練題”,對突出的問題進行補償訓練,采用“跟蹤強化”的手段,達到“將口頭要求落實到手頭操作”的目的,使學生真正從“聽明白”到“寫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