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利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以及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的競爭也在逐漸加劇,從當前的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無論是監理方還是建筑施工方,對于合同的精細化管理意識都在逐漸增強。在實際的施工環節,施工企業要在簽訂合同前后注重管理形式,以此保證企業在施工階段的經濟效益。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雖然施工企業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但是受到傳統建筑施工理念的影響,很多企業在合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施工企業的發展。甚至有的施工企業沒有給予合同相應的重視程度,在制定以及簽署方面都缺乏相應規范性,也沒有聘用相應的法律人才,導致合同內容可能存在漏洞,這也給施工企業的發展帶來阻礙。施工企業與其他企業不同,對于合同的要求應該更加嚴格。論文基于施工企業工程合同精細化管理策略,從多方面對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旨在維護合同精細化管理,在保證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可以促進社會經濟平穩發展,希望對今后的合同精細化管理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保證后續正常發展。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urban construction, the competition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lso become gradually intensified. From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whether the supervisor or the construction party, the awareness of refined management of the contract has been gradually enhanced.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link,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form before and after signing the contract, so as to ensur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lthough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ave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concept, many enterprises have some problems in contract management, 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a certain extent. Even som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do not give corresponding attention to the contract, lack of corresponding standardization in the formulation and signing, and do not employ corresponding legal personnel, which may lead to loopholes in the content of the contract, which also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Different from other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hould be more strict with contract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contract refined manage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from many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iming to maintain the contract refined management, ensur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Hoping to bring some reference to the future contract refined management, and ensure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follow-up.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合同精細化管理;策略
【Keyw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ntract refined management;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TU71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9-0025-03
1 引言
施工企業在市場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對于內部的管理也逐漸細致,管理人員逐漸意識到合同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合同精細化管理不僅有助于企業的正常運行,也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對于企業的長久發展有著直接影響。我國已經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但是人們的意識依然會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沒有意識到合同對于當前企業活動的重要性,也有不少企業在簽訂合時過于隨意,甚至管理不規范等已經成為基本現象,這也給施工企業帶來較大的挑戰。如何將合同精細化管理發揮出相應的作用,成為眾多合同管理人員首要考慮的內容,只有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當中占據一席之地。
2 施工企業工程合同精細化管理現狀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對于提升員工職業素養,強化企業內控機制等方面都有著積極影響,但是一些企業盡管制定了相關的管理制度,但是依然沒有達到相應的目標,主要還是由于當前的管理機制不夠規范,導致管理人員在執行時缺乏系統化管理理念,即使是資歷較老的企業也可能無法做到合同精細化管理。施工企業中的合同歸屬于經濟當中,而經濟發展離不開法律的管控,因此,“合同”便是保證建筑施工企業與承包企業雙方合法利益的支撐,也成為施工企業監督各項建設環節的主要依據,企業的經濟往來都離不開“合同”的身影。在企業簽訂相應的合同之后,施工項目中的各項計劃以及驗收指標都要嚴格執行合同內的條款,以此保證工程質量。企業對于合同精細化管理的程度,可以側面反映出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在企業的后續發展當中也起到一定的影響,保證施工企業可以處于平穩發展當中[1]。
從現代管理學角度來看,科學化管理主要從規范化、個性化、精細化3個方面著手,其中,精細化管理在規范化管理的角度上逐步注重程序化以及信息數字化,運用更加規范的形式管理施工企業中的合同,降低企業需要支付的管理成本,提升資源利用率,以此實現企業協同管理,為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合同精細化管理在施工企業發展管理中占據著主要地位,工程項目在推進的過程中,勢必會與政府、業主、監理方等方面相互溝通,形成緊密的社會聯系。而在這一過程當中,“合同”就成了一種“契約”,以此來保證相關方面的權益。施工企業與其他企業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管理人員在制定合同時,要考慮到合同涉及的內容是否具有涵蓋面廣、綜合性較強等特征,以此判斷施工企業合同制定是否符合精細化管理需求,為后續的企業發展奠定基礎[2]。
3 施工企業工程合同精細化管理容易出現的問題
精細化管理與現代企業管理發展趨勢有著緊密的聯系,建筑企業并非脫離于社會生存或發展的個體,而是受市場、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但建筑企業在制定合同時,往往忽視了企業的長期發展,在制定合同時可能存在溝通、合同內容不嚴謹等問題,導致工程合同缺少了原本的效益,從而給企業后續的精細化管理帶來一定隱患,甚至可能阻礙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發展進程。
首先,項目的經濟效益沒有得到有效保障。經濟效益是維持施工企業發展的重要部分,但是一些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一味追求企業所承包項目的數量,或者競標規模較大的項目,在投標當中只關注工程規模,沒有考慮到項目后期的經濟效益。而且當前大多數的施工企業采用較為單一的業績考核形式,一些工作人員為了在短時間內完成指標,可能會片面、盲目選擇工程項目,沒有從經濟效益、綜合情況等方面對項目進行考核,也沒有考慮項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可能在多個方面都欠缺考慮,將“中標”設立為唯一的“工作任務”,從而導致所制定的合同沒有從當前的市場發展情況、人力等因素著手,忽視了合同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給后期的工程施工埋下隱患。這種企業管理形式可能造成企業管理的項目出現虧損情況,相關的利潤也在大幅降低,從根本上影響到施工企業的正常發展,也背離了合同精細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其次,合同制定初期存在問題,再次修正出現溝通問題。一部分企業在制定合同內容時,只是根據相關法律條款制定施工合同,并沒有深度研讀或者分析相關內容,導致合同內容沒有完全表現出基本訴求,因此,在制定合同時可能存在歧義。這一行為又會導致施工企業對合同進行改正,但是在與對方企業溝通時也可能存在問題,導致實際企業在合同管理上管理質量低下或者溝通不暢,甚至一些企業將修改過的計劃直接交由施工人員,施工人員按照已經修改過的數據進行施工,但是計量部門卻沒有得到相關的書面報告或者消息,經常出現后續補簽相關資料的情況,這不僅導致合同管理成本大幅加大,而且施工項目也可能面臨著延長工期等問題,最嚴重的還需要支付巨額賠償,給企業的發展帶來較大的隱患,也在無形當中加大了施工工程的管理難度[3]。
再次,施工企業當中缺乏具有法律素養的合同管理人員。企業在制定以及審查合同時,必須請具備法律素質的管理人員到場,合同的簽訂以及管理人員會成為相關制度的直接實施者。這也促使建筑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招聘或培養具有良好法律觀念的人才。有的企業為了降低支出成本,很少單獨聘請法律專員,一般是請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身兼多職,在簽署或者審查合同時粗略翻看其中內容,但是自身卻沒有能力對內容進行評判;也有的企業沒有對制定或審查工程合同的人員進行資質審核,由于這類人員本身專業能力不足,很容易導致工程合同內容喪失法律效力,無法保證工程企業相應的利益,這對于施工企業的發展而言帶來巨大的潛在風險,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最后,合同條款存在漏洞,不夠嚴謹。很多施工企業在制定合同時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導致合同內容不夠嚴謹,履行期限不明確,這不僅導致合同失去了原本的約束效力,也會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潛在隱患。合同內容當中對于質量驗收標準以及基礎要求缺乏明確性,也有的合同當中雖然有明確條款,但是不夠具體,缺乏一定的可執行性。還有的合同條款可能對于違約情況的表述較為模糊,從而導致一方受到合同的約束程度較低,即使違約也不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除此之外,甚至在一些項目中,材料供應商與承包施工隊沒有在材料價格上達成一致,或者對計量單位沒有進行進一步明確,導致雙方理解的內容出現不一致等情況,嚴重影響到項目的正常推進,也影響到合同精細化管理水平。
4 施工企業工程合同精細化管理建議
4.1 建立精細化合同管理體系
從當前的施工企業工程合同精細化管理情況來看,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方面。針對當前施工企業工程合同中存在的問題,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方向以及實際情況,在整合企業內部資源的同時,關注合同的精細化管理,規范正在進行項目的操作細則,規避因合同方面帶來的問題,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的管理人員首先全面了解工程項目的情況,并且建立可以保證其正常運行的精細化合同管理體系,企業內部也要建立管理合同的相關部門,并且采用精細化管理機制,保證企業內部的合同有專人專處看管。與此同時,企業在執行合同時,也要注重將精細化理念貫徹到實際工作當中,將合同整體的管理內容進行“拆分”從而運用到實際的工程項目當中,為其運轉提供方向。除此之外,施工企業要將所有的合同落實到書面上,方便管理人員進行記錄和保存,確保工程中的各項活動都可以在相關規定中執行,管理人員在遇到相關合同事宜時,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在精細化合同管理上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幫助,企業除了吸納法律人才,也要為其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或者鼓勵這部分人才通過自學或繼續教育等形式,逐步完善自身的法律知識,并且結合施工企業當前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識,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除上述內容,工程合同當中也要注重施工設備、采購等內容的制定,并且請具有法律知識的人員對合同執行人進行相應培訓,強化合同中重要條款的解讀程度。管理人員需要將授權文件及時蓋章或簽字,并將此作為書面文件存儲到企業中,保證所有文件都有據可查。有條件的施工企業也可以采用數字化管理形式,將所有材料都收錄到計算機當中,這種管理方式更有利于資料的查詢以及提取,大大提升辦公效率,更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
施工企業需要簽訂合同的方面較多,每一份合同都有其相應的法律效力。例如,在簽署勘察設計合同時,需要請業主與承包主共同到場,明確自身權利以及需要履行的義務,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預期質量要求,并且按期支付相關費用。針對不同方面的實際需求,施工企業要積極制定相應的合同,并且在其中明確工程范圍、工期、自身職責、對方職責等內容,充分保證雙方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保證施工項目的順利開展。
4.2 完善相關制度,推行權責利項目合同管理模式
在簽訂合同時需要對雙方企業的從業資質進行審查,保證雙方有能力按照合同內容履行自身職責,而且合同內容要充分遵守當前的國家有關規定,不得涵蓋任何強制性內容。最重要的是,合同內容要更加規范,具有高度的參考性,切忌用詞模棱兩可,以免在后期施工中產生爭執,給施工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影響。從施工企業合同管理上來看,企業首先需要將項目經常產生的利潤作為首要管理目標,并且及時設立相關的管理人員,以此為中心落實合同精細化管理體系,按照項目實際的責任劃分,將原本的“權利”拆分成“權”和“利”,明確各部門管理人員自身職責。與此同時,合同精細化管理也要按照項目合同責任制內容進行劃分,實行動態項目管理機制,保證施工項目時刻處于監管狀態當中。建筑施工企業與其他企業有著本質性的差異,雖然施工企業在合同公正等方面沒有強制要求,但是為了進一步維護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施工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經濟效益,企業應該在合同精細化管理的同時,及時對合同內容進行更正,以此保證合同精細化管理處于正常運行狀態。管理人員除了要推行權責利項目合同管理模式,也要重視招投標相關的工作,全面落實管理內容。這種多角度、全方位的管理形式下,施工企業可以進行動態管理,以此保證施工企業合同管理的有效性。
4.3 加強合同風險規避,實施合同內容審核制度
建筑工程的工作環境以室外為主,受到的影響也會比其他企業多,因此,施工企業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可能會由于自然天氣、地質災害等影響,導致建筑施工無法如期開展。這一問題也導致實際的施工工期延長或長時間停工等現象,這也導致施工合同內容與實際產生較大出入,施工企業為了可以繼續履行合同內容,在行政管理等方面帶來一定的壓力。雖然在當前的建筑工程項目當中,對于這部分內容沒有做出強制管理,但是對于施工企業來講,為了可以保證企業在項目當中的合法權益,就需要保證合同在項目期間可以得到執行。如果施工企業的相關責任人在施工過程中決定變更合同,或者更換設計圖紙等,施工企業首先需要將需要變更合同的原因以及實際情況上報給相關管理部門,待管理部門審批通過后及時簽訂相關手續,如果工程存在賠付等情況,也要及時收集相關資料以及證據,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出賠償申請,降低企業需要承擔的賠付風險,如果需要停工,雙方也要及時簽署書面合同,明確停工原因,并且按照法律程序進入后續的流程。在開始施工前會與相關的保險機構簽訂保險合同,并將其納入合同精細化管理工作當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降低施工當中的風險程度。
4.4 加強項目施工分包合同管理
施工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在分包合同管理上也要基于企業的實際情況,并且結合合同涉及的主要內容,及時明確分包合同中各方的責任,以此將合同當中 的內容進行精細劃分。在當前市場經濟的背景下,任何一項施工項目都需要簽訂相應的承包以及發包合同,如果管理人員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管控,或者忽視其管控作用,就可能導致工程項目的建設進度、人力資源等出現問題,不利于后續的合同精細化管理,為企業的發展埋下隱患。針對這種情況,施工企業首先要嚴格篩選分包企業的資質,并注重管理人員的從業資格,篩選出更適合當前項目的管理人員。此外,合同管理人員要對分包合同及時歸檔,方便后續的跟蹤管理,以此提升建筑施工項目合同精細化管理程度。
5 結語
綜上所述,從施工企業角度來看,為了解決合同精細化管理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企業內部首先需要設立相關的合同管理部門,進一步規范合同管理流程,與此同時,企業也要采用相應的管控措施,防止合同在制定過程中出現紕漏,為施工企業的后續發展帶來隱患。從當前的施工企業發展來看,合同精細化管理已經成為管理工作當中重點內容,企業要時刻關注社會發展方向,不斷調整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除此之外,企業也可以結合新的管理方式,提升合同精細化管理水平,降低施工企業因合同問題帶來的風險,保障企業各項事宜平穩運行,并且為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美蓮.施工企業建設工程合同財務風險管理[J].質量與市場,2020(17):16-18.
【2】王英燕.建筑施工企業的合同管理與風險控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09):295-296+299.
【3】劉海洋.加強電網企業工程施工合同履約管理的措施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1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