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雪艷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思政課逐漸成為高中教學中的重點學科。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要將高中政治課的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并積極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實現理論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教師在課程中要將課程的主體歸還給學生,并且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指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展開相關探討,希望對接下來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學法指導;有效研究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高中政治課逐步引導學生將政治與哲學融入到日常的學習與生活當中。教學作為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的活動,如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以及發展,成為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關注的主要話題。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兩者共同發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進而推進核心素質教育。
一、促進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預習對于高中學生學習而言,是一種高校的自學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能夠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形成自主思考能力。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及時調整授課內容以及方式,使課程內容更加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問題,避免課程總是重復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逐步促進學生養成全面、高效的學習習慣[1]。
以“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一課為例,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自由的學習空間,并且將自己認為的重點內容進行標記,并且也要把學習中的疑點記錄下來。例如,學生在進行預習時沒有明白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和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學生可將題目在書中圈畫出來或記錄在筆記本當中,在實際的課堂學習當中進行重點學習。其次,教師也可引導的學生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等記錄下來,方便在課堂上與其他學生進行研究,逐步提升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進行課前預習時,教師可將自己記筆記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例如,要求學生將重難點、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分別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在復習時能夠進行有效區分。課前預習是手腦結合的學習方式,能夠調動兩部分感官進行感知以及思考,全方面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質量。
二、構建系統的高中政治知識體系
高中的思想政治課程能夠帶領學生及時了解國家動態,及時利用所學內容分析當前的時政新聞[2]。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帶領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了解。無論是在課堂中還是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將本課的知識內容進行整理,建立起高中政治課程的知識框架,從而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歸納能力的提升。
以“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一課為例,本課中主要講述計劃和市場是配置資源的兩種基本手段,從而對我國當前的經濟體制進行講解。根據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本課重點在課下進行復習。復習是學生對知識再理解的過程,同時也是建構高中政治知識體系的方式之一。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付息方式,做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例如,教師可教授學生“自我梳理法”,引導學生將自己認為重要的只是進行梳理、歸納,制成符合自己思維方式的筆記或思維體系。學生在逐步熟悉付息方式之后,教師可適當對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要求,進一步對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中的學法進行指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解程度。
三、著重理解高中政治課程知識內涵
政治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涵蓋了較多的術語,對于學生學習以及理解帶來了較多的困難,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對政治內容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實踐或社會實踐,促進學生將當前所學的政治知識與實際進行聯合,對高中政治課程的內涵進行深化。
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課為例,學生可以結合當前的企業營銷案例等,全面分析影響企業發展的內外部因素,并利用課本知識提出一定的建議。例如,學生可根據該企業的誠信情況提出樹立企業誠信意識、自覺遵守市場秩序等建議,既能做到課本與實際進行有效整合,也能對書本知識深入了解。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將學生的閱讀理解、課外實踐進行結合,通過課內外聯系的形式,實現課本內容再深化的教學目標,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學生課業調研商品的成產以及銷售情況,了解資源配置對于企業的作用,進一步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轉向生活化,從而對學生的高中政治整體學習帶來一定的指導意義。學生也可將社會實踐撰寫成相關實踐報告,二次促進對于內涵的理解與吸收。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法指導作為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教學方式,對于學生能否掌握好學習內容,以及能否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有著一定的聯系。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從多方面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不斷平衡多方面的需求,從而培養出符合當前時代發展的創新實踐人才。
參考文獻:
[1]趙琦.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家長,2020(28):121-122.
[2]沈明禮.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文教資料,2011(2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