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鑫 陶旭東 呂春梅 朱 斌 徐龍雨 付鳳環 郭 悅 王 娜 姚龍山
1.國家癌癥中心 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工會,北京 100021;2.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工會,北京 100730;3.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工會,北京 100730;4.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工會,北京 100037
高校附屬醫院是我國公立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醫療健康服務、開展醫學研究、培育醫學人才的重要職責[1-2],是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環,其所從事的工作關系到人民健康和祖國未來,其根本屬性更決定了高校附屬醫院具有政治性、服務性和公益性的特點[3]。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的職業滿意度更是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中的考核標準和檢驗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強基層”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2018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中對加強公立醫院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明確了堅持黨建帶群建,健全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群團組織作用[4-5]。作為新時代的高校附屬醫院工會應當主動承擔為黨分憂、為民謀福、為院助力的職責,更要發揮好群團組織自身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在提升醫護人員職業滿意度和幸福感、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增強醫院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方面有所作為。本研究對某高校4 所附屬三甲公立醫院進行調研,了解一線醫護人員的職業滿意度影響因素及與工會認可度的相關性,為進一步明確在加強公立醫院黨建背景下醫院工會的工作定位和工作方向提供參考和依據。
2020 年5 月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兼顧不同科室、年齡層次和職稱結構,對某高校北京市4 所附屬醫院一線臨床醫生和護士進行匿名調查,其中綜合醫院1 所,專科醫院3 所,通過問卷星調查軟件按照每所醫院105 份調查問卷進行發放,其中每所醫院調查醫生45 名,護士60 名,共發放調查問卷420 份。經過邏輯審核后最終收回有效問卷408 份,其中醫生180 名,護士228 名,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7.14%。
為保證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采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統一發布的《當前公立醫院一線醫護人員工作生活狀況和勞動關系情況調查問卷》[5]。問卷由3 個部分13 個條目組成,第1 部分為基本人口學信息,主要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編制情況等;第2 部分為工作生活狀況調查,主要包括職業滿意度和福利待遇等;第3 部分為對工會認可程度調查,主要包括工會發揮作用情況、參與工會活動頻率情況和權益維護意識。經過課題組前期預調查,量表的信度系數為0.699,Bartlett’s 球型檢驗拒絕原假設,提示問卷信效度可接受。
在征得各醫院領導充分支持的前提下,由各醫院工會選派1 名人負責調查工作且參加課題組統一培訓,問卷電子版鏈接由各醫院工會發放到一線醫護人員,匿名填寫并講清楚調查的目的和意義。本研究中以“您對當前職業滿意度情況如何”測量醫護人員的職業滿意度,以“您認為本單位工會作用發揮如何”“您是否經常參加工會活動”“如果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傷害是否愿意尋求工會幫助”,共3 個條目測量對工會的認可程度,針對結局變量和解釋變量中,將“非常滿意/好”和“滿意/較好”定義為“滿意/好”,賦值為1,將“一般”和“不滿意/不好”定義為“不滿意/不好”,賦值為0。數據收集后,采用Excel 2016 進行數據導出并建立數據庫。
全部數據核查無誤后通過SPSS 22.0 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職業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采用二分類logistic 回歸分析,職業滿意度對工會發揮作用情況的認可、參與工會活動頻率、權益保護意識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 相關分析,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不同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和福利待遇醫護人員的職業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被調查醫護人員特征及職業滿意度單因素分析[例(%)]
以職業滿意度為因變量,取值設定為滿意和不滿意2 個類別,將職業、性別、年齡、工作時限、學歷、職稱、編制情況、福利待遇和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自變量納入logistic 回歸模型中。結果顯示,工作年限>1~5 年(OR=2.730)和工作年限>10~20 年(OR=1.843)、正高級職稱(OR=6.318)、對福利待遇滿意度(OR=7.067)是職業滿意度的影響因素(P <0.05)。見表2。

表2 醫院醫護人員職業滿意度影響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Spearman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職業滿意度與對工會發揮作用情況的認可、參與工會活動頻率和權益保護意識呈正相關,工會發揮作用情況認可度各維度間呈正相關(r >0,P <0.01)。見表3。

表3 醫院醫護人員職業滿意度與工會認可度各維度相關性分析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新時代工會工作的初心和使命[6]。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福利待遇滿意的醫護人員其職業滿意度高于不滿意者,提示福利待遇是影響醫護人員職業滿意度的關鍵因素之一,這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7-12]。同時研究還顯示正高級職稱醫護人員其職業滿意度高于初級職稱者,這可能是因為正高級職稱醫護人員在薪資待遇、社會地位和職業認同感方面均有較高的優勢,而初級職稱人員相對而言處于劣勢[13]。作為高校附屬醫院工會雖然不能直接參與醫護人員薪酬的分配和職稱晉升評定工作,但是作為職工權益的維護者需要及時傾聽職工心聲、反映職工訴求、當好傾聽者和代言人[14]??梢酝ㄟ^職工代表提案、建言獻策和職工代表大會等民主管理形式,為醫院創造性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允許”的重要指示[15-16],貢獻群眾智慧和力量,實現按勞分配、優勞優酬。同時高校附屬醫院工會要主動向上級工會匯報醫院一線醫護人員的思想動態和迫切需求,在高校層面下發揮集體協商的優勢[17],通過頂層設計和政策解讀的優勢進一步提升附屬醫院醫護人員的獲得感,并可通過醫護座談會、職業滿意度監測和工會理論研究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了解醫護人員訴求,及時向醫院管理層和行政主管部門反映,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讓醫護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強滿足,真正做到有為有位[18]。
本研究結果顯示,工作年限>1~5 年和>10~20 年的醫護人員職業滿意度高于工作年限<1 年的醫護人員,可能是由于剛入職的醫護人員還未適應醫院的快節奏、高強度工作,并且此階段的醫護人員一般處于規培或輪轉階段,進入了職業“彷徨和焦慮期”[19],進而影響到職業滿意度。而1~5 年醫護人員基本已經適應了工作狀態,且輪轉和規培結束后回歸了的科室,歸屬感進一步增強。同時>10~20 年工齡的醫護人員此階段一般為科室的中堅力量,部分成員已經成為科室副職、主任助理或帶教老師,可能相對而言職業認同感和滿意度較高。因此,作為高校附屬醫院工會要善于發揮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增強解決群眾問題的能力,對于青年醫護人員要在精神、工作和生活上給予幫助和支持[20-21],可以聯合黨團組織通過開展青年醫護拜師會、青年聯誼會和青年醫護基本功比賽等形式,為青年醫護人員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提升職業認同感進而提升職業滿意度。同時還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5],引導青年職工崗位成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工會在勞動教育中的獨特作用,通過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職業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深化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改革,提升職工創新創造活力,進而持續深化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能力,當好職工群眾的娘家人和貼心人。
既往研究顯示,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具有高風險、高技術和高付出、低回報的職業特征,是職業倦怠的高危群體,長此以往將影響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進而影響到醫療質量和醫患關系,而北京市三甲公立醫院的醫護職業倦怠情況呈現出較高水平[19]。本研究發現,4 所高校附屬醫院醫護人員對工會發揮作用的認可、參與工會活動頻率和權益保護意識與職業滿意度呈正相關,提示醫院的工會工作得到了職工的認可,進一步提升了職業滿意度。因此,建議在今后的工作中,工會繼續發揮“減壓閥”和“調節器”的職能[22],通過開展各類文體活動緩解職業壓力,提升職業滿意度。同時可以通過“互聯網+工會”服務模式,嘗試開展對本高校系統內醫務人員文化體育需求的調研和各單位面臨的問題進行調研,根據調研結果,以需求為導向,以問題為抓手[23-25],對高校附屬醫院間的文化體育資源統一規劃、整合和調配,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優化和最大化、提供的服務個性化和差異化,提升工會活動覆蓋面和參與度,進一步提高職工的認可度和職業滿意度。同時高校附屬醫院工會可以嘗試與專業心理服務機構合作建立“員工心理援助計劃”[26],并設立職工心理減壓室或采用在線“巴林特小組”等[27]形式加強對醫務人員心理疏導,增強心理彈性,提升抗壓能力,進而促進提升職業滿意度。
本研究顯示,工作年限、職稱和福利待遇是影響醫護人員職業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并且高校附屬醫院工會在提升醫護人員職業滿意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醫院工會要主動接受黨委領導,積極發揮參與和建設職能,不斷提升履職能力,當好新時期職工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