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權
摘 要:在初中教學課堂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能夠很大程度地直接影響學生的道德觀念。但在學生傳統認知中,道德與法治是較為基礎和枯燥的課程內容,沒有數學科目的挑戰性,也沒有物理等知識的有趣性。因此,本文從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入手,提出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培養學生興趣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學習興趣 道德 法制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做課堂的主體,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傳統課堂中,教師通常會采用單一的講授制,學生經常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也通常以講授深奧的理論知識為主,沒有注重培養學生興趣。長此以往,學生也容易忽視自身道德與法治素養的提升。因此,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至關重要。
1 道德與法治學習中興趣的重要性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是課堂的核心,法制教育也是一大重要板塊。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將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能夠全面培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與法律邏輯思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在道德與法治學習中,學生可能認為,道德教育相關知識過于空談,枯燥無味,而法制教育又過于嚴肅,晦澀難懂,從而喪失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應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做課堂的主體,與學生討論時事熱點,開展情境化教學等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 道德與法治學習中增強學生興趣的策略
2.1 保障學生主體地位,活躍課堂氣氛
雖然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但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中并未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加快推進保障學生主體地位,活躍課堂氣氛的相關變革。
例如,在學習“維護公共利益”這節課時,可以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保障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一方面,可以邀請學生列舉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違反公共利益的行為,也可以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己想象力,從身邊小事列舉,提出自己關于“如何維護公共利益”的想法。學生既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注意到違反公共利益的行為,也可以展現自己的能力,為維護公共利益提出自己的建議。
2.2 結合時事熱點教學,創新教學內容
我國社會發展的速度之快,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結合時事熱點,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將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和時代發展要求。尤其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涉及到許多與國家、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內容,與時事熱點緊密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課堂意義。
比如,在學習“富起來、強起來”這節課程時,首先為學生介紹重點會議的召開,使我國開啟改革開放新時代,邁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接下來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討論關于我國現代的偉大發展成就。這不僅可以將課堂內容與時事熱點相結合,也可以培養學生愛國情懷。
2.3 設置情境化教學,增強學習興趣
無論是將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目標,還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任務,情境化教學方式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
例如,在學習“我參與、我奉獻”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如學生在去學校時遇到禮貌問路的外國友人,但學生因語言障礙與其溝通不暢時,應如何幫到路人?又如社區開展愛心衣物捐贈活動時,學生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呼吁大家進行愛心捐贈?這些情境的設置,既與學生日常生活關系密切,又能夠幫助學生主動思考:如何參與社會建設?如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社會是我們生活的地方,也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最佳素材。教師既可以為學生創設多樣化教學情境,也可以邀請學生自己列舉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培養學生觀察力,使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2.4 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道德觀
在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最易犯的錯誤就是空談道德素養、空談法律條文。要想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必須聯系現實生活,從身邊小事入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例如,在學習“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這節內容時,可以很容易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我們生活的當今時代,達到什么程度才是良好的公共秩序?與古代路不拾遺的良好秩序相比,當今社會良好秩序的標準在何處?其次,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觀察,我們應如何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如從公交車上禮讓老人、自覺撿起腳下垃圾等小事做起,是否可以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作為學生,又可以從實際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做起,幫助良好公共秩序的建立。
3 結語
當學生自身對課程產生興趣,自主、自發地探索知識,課堂效率將會得到顯著提升。發揮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能夠促進學生主動開放思維,活躍課堂氛圍;結合時事熱點教學,既能夠創新教學內容,又能與時俱進,了解我國各領域發展,增強學生愛國心和責任感;設置情境化教學,能夠在創新教學方式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趣味性;最后,課本教學也要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生活是最好的教學素材,生活可以幫助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道德與法治。
參考文獻:
[1] 代蕊華.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初中政治[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2).
[2] 盧建筠.有關初中政治課改形勢下的創新教學[J].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24).
[3] 黎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有效課堂教學策略[J].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