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
【摘要】初中文言文復習普遍存在課堂低效的問題,如,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知識遷移拓展不深入等。主要原因就在于初中階段學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識仍不夠系統(tǒng),學生復習文言文知識也不夠主動等。因此,筆者經過多年中考文言文備考經驗對文言文備考措施進行總結,旨在探討如何調動起學生在初中文言文備考中的主動性,發(fā)揮學生在文言文復習課中的主體地位。希望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文言文備考措施,提高學生對文言文復習課的興趣,增強學生對所學文言文的把握能力。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中考備考;主體作用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校進行新一輪課改之后,更加要求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同時,這也是當今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旋律,也是語文教學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和當務之急是正確處理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的關系,切實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從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根據多年廣東課內文言文考查的知識點來看,文言文的考點仍舊是“穩(wěn)”。字詞解釋重點關注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的現(xiàn)象。句子翻譯關注有常見文言現(xiàn)象和特殊句式的句子,復習時有目的地進行摘抄歸納。綜合分析選擇題依舊考查內容理解、手法判斷、寫作順序、表達方式、主題思想等。內容很多、很細,單純地依靠教師講、學生聽,備考的效果達不到預期的成效。
因此,筆者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文言文備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合作中體會學習的快樂與充實。筆者在文言文備考教學中做出了以下嘗試:一是發(fā)揮組長之力,齊心協(xié)力合作抓文言文及注釋的背誦;二是通過畫思維導圖形式,引導學生歸納課文的核心內容,圖文結合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三是訓練學生結合文言文中考題知識來自主命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對常見文言知識的鞏固。
一、組建梯級背記跟蹤體系,緊抓文言基礎考點
筆者將全班分為四大組,每個大組分別安排一個大組長,一個大組又有三個小組,每個小組一個小組長。形成了組員到小組長處背誦,小組長去大組長處背誦,大組長去語文教師處背誦的背記梯級。重點背誦內容包括文言文全篇、書下所有字詞的翻譯、重點句子的翻譯。兩天背一課,爭取人人過關。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fā)現(xiàn),“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短暫記憶過后,知識點容易被遺忘,所以學習要勤于復習。只有記憶的理解效果越好,遺忘的也就會越慢。因此,文言文的背誦過關靠的是反復記憶。
我們還可以在班級公布欄張貼背誦進度表,全體師生共同監(jiān)督。基本上,在進入總復習后,我們可以背記二至三輪。
二、采用畫思維導圖的形式,歸納課文核心內容
初中文言文背誦篇目較多,有的課文篇幅較長。在文言文備考階段,如果教師逐一檢查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情況并一一更正,勢必會耗費過多的時間。心理學研究表明,圖像記憶要比單一的文字記憶更加直觀有效。“把知識用綱目的形式加以概括和提煉,化繁為簡,化多為少,便于掌握和記憶,這就是列圖表法。這種方法更直觀、簡明易懂。”我們可以通過列圖表或者用不同顏色來區(qū)分重點和非重點,這是有利于提高記憶效果的。
因此,我們可以把晦澀難懂的文言字詞等知識轉化成思維導圖進行記憶。如果教師教會學生畫思維導圖的辦法,將文章知識點進行形象的歸納與整理,梳理文章結構,就能使學生對文言文的復習更加有興趣,對文言文知識的記憶也更加牢固。
一般,我們要求文言文思維導圖的歸納,其內容包括課文理解、文言常識、藝術手法、文章結構,等等。總而言之,一就是要實現(xiàn)“一張圖讀懂全篇”的目標。以《小石潭記》為例,其思維結構圖可以如此呈現(xiàn):
學生完成畫思維導圖的作業(yè)后,教師會在課堂上展示部分優(yōu)秀作業(yè),并讓學生走上講臺對本篇文言文進行解讀。通過學生與學生分享交流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進行思想的碰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
大量的實踐反饋證明,通過畫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加深學生對文言文的認識和理解,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這也大大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
三、推廣學生自主命題方式,鞏固核心文言知識
根據美國學者、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提出的學習金字塔理論,可以將學習分為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兩類。其中,“實踐”和“教授給他人”是主動學習最重要的組成,它可以讓人記住90%的學習內容。這也是學習當中效率最高的一個層級。這個研究正是驗證了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教育理論“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的創(chuàng)造。”
因此,光讓學生學會知識還不夠,還要讓學生根據文言文所學內容,抽取關鍵信息進行自主命題,并做好參考答案,在學生之間進行互考互答。學生可以利用每天的早讀或者語文課前的5 分鐘進行一次短暫的小組內的互考互答。這使得學生將所學知識教給身邊的同學,實現(xiàn)學習效果的最大化。當然,由于學生的時間有限,不需要出整份試卷。學生只要抓住自己理解到的、最關鍵的、最重要的知識點,或者認為同學容易出錯的知識點出題即可。學生每天出2道文言文選擇題,力求語言組織新穎,內容重點突出。如,下文《曹劌論戰(zhàn)》示例:
得選擇者得天下(6分)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以鄉(xiāng)人怨天尤人的冷漠來反襯出了曹劌為國解優(yōu)的擔當。
B.文章采用了備戰(zhàn)—迎戰(zhàn)—勝戰(zhàn)—評戰(zhàn),以及請見—論戰(zhàn)—參戰(zhàn)—釋疑這兩條行文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