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依麗
【摘要】教育部提出“把愛黨愛國教育作為一項基本任務、長期任務,融入日常、融入經常。”《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和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因此,幼兒園要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如何將抽象的愛國主義具體化?本文結合汕頭市東方紅幼兒園(以下簡稱“我園”)“與新中國同齡”的文化積淀和“傳承、創新”的辦園理念,積極開展屬于園本紅色文化課程的愛國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構建紅色文化特色課程,在體育活動、早操編排、環境創設中自然融合紅色文化教育,積極開展愛國主義實踐活動。
【關鍵詞】汕頭市東方紅幼兒園;愛國主義;紅色文化;課程設計;體育活動;環境創設
一直以來,教育部都要求教育工作者應重視青少年愛黨愛國教育,并在教育系統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以“長短、深淺、內外、遠近”相結合為原則,構建大中小幼一體貫穿、循序漸進的教育體系,把愛國教育作為一項基本任務、長期任務,融入日常、融入經常。
3-6歲幼兒是培養其良好品德行為的關鍵期。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對幼兒進行愛國啟蒙教育,從小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具體談談我園在辦園理念基礎上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活動。
一、嘗試建設紅色文化特色課程,激發幼兒愛國主義意識
我園堅持立德樹人的原則,結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特點進行科學系統設計,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大、中、小班的課程中。筆者作為園課題“幼兒園紅色文化教育課程的探索和研究”“紅色文化視角下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探究”的核心成員,積極參與園本紅色文化特色課程的研發,以紅色文化為載體,將紅色文化有機地融入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初步形成了與五大領域相結合的幼兒園紅色文化教育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萌發愛國主義思想和情懷。各階段課程內容包括引導幼兒認識國旗、國歌;了解革命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熱愛家鄉和著名建筑;知道中國改革開放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受疫情防控和面對災難的感人事跡和大局意識……等紅色教育資源。通過一系列紅色文化活動的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讓幼兒潛移默化地接受愛國教育。
例如,在構建大班主題活動“我愛祖國媽媽”的紅色文化課程時,我們在藝術領域活動中,學習歌曲《祖國祖國我愛你》,打擊樂《大中國》;在社會領域活動中,了解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知道中國是一個傳承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在語言領域活動中,講述革命先烈的戰斗故事:《一袋干糧》《英雄王小二》,開展向為祖國建設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抗疫英雄學習等綜合活動;在科學領域活動中,普及幼兒航空航天航海的知識,了解我國科學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月背的故事》;在健康領域活動中通過體能游戲學習海陸空三軍戰士的動作訓練等。我們通過錄像資料、圖片、視頻的感知、欣賞和參觀活動的體驗、討論和講述活動等教育方法,讓幼兒在滲透紅色文化教育活動中積累知識和技能,使愛國主義意識在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
二、開展結合紅色文化的體育活動,從小培養幼兒愛國情感
開展“講好革命歷史故事,鍛煉健康體格”“傳承紅色文化,做個中國好兒童”等系列主題活動,發揮德育活動在培養幼兒愛國情感的重要作用。以“愛黨、愛國、愛家鄉、愛家人”為主線,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體能大循環等體育活動,做到德育的引導和實踐的養成。例如,我們開展大班幼兒體育大循環活動《勇敢的小戰士》,以紅色文化為切入口,根據著名的革命故事開發設計學習紅軍戰士“大渡河”(練習平衡能力)、“過草地”(練習鉆爬)、“送軍糧(練習快速跑和繞過障礙物)”“炸碉堡”(練習投擲)等體育游戲,寓教于樂,幼兒不僅有針對性地鍛煉相應的動作技能,還能在運動的同時學習堅持到底、不怕困難的“紅色”精神。另外,我們還組織幼兒參加“萌娃健身樂,實現強國夢”園慶元旦運動會,不僅鍛煉幼兒的體能,增加幼兒展示自我的機會,而且把紅色文化融合進運動中,讓幼兒體驗紅色文化的精神,從小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
三、創編紅色文化下的早操活動,鍛煉幼兒健康體魄
早操是幼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一日生活的重要環節。為了傳承紅色文化,培養幼兒愛國情感,同時增強幼兒體質,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技能,形成不怕困難、樂觀、合作的性格品質。在各年齡段早操活動的編排上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將紅色文化有機融合在早操中,在操節器械的選擇和韻律活動的創編無處不彰顯紅色文化的精氣神。例如,結合愛家鄉的主題,以紅色文化作為早操背景,創編了中班早操活動“木屐操”。我們選取具有潮汕特色的木屐作為器械,利用木屐敲打清脆響亮的聲音,配合時尚潮語歌曲《我愛潮汕的小吃》科學地設計出6個操節,包括上肢運動、體轉運動、俯背運動、全身運動、跳躍運動和整理運動;并將木屐作為小型運動器械,編排幼兒的走跑訓練和隊列隊形,引導幼兒進行跳躍、繞障礙跑跳等動作練習;運用木屐敲打表演潮汕童謠《打鉸刀》《紅燈籠》,以及結合本地傳統游戲《撈蝦洗衣玻璃刺著腳》進行追逐跑的訓練。整套早操趣味性強,音樂選取富有家鄉氣息,充分考慮幼兒的動作技能訓練、運動量和循序漸進的運動強度,讓幼兒感受本土文化早操活動的樂趣,激發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四、結合校園紅色文化教育環境的創設和節日氛圍的營造,鞏固愛國教育成果
幼兒愛國教育的實施應與幼兒園文化建設結相結合,與校園的環境創設相結合,與民族傳統節日、重大節慶日、紀念日等節日氛圍的營造和節日活動的設計相結合,強化思想引領、文化熏陶、榜樣帶動的育人功效。
環境是重要的德育資源,我園巧妙地把紅色文化滲透于環境創設中,將紅色基調作為幼兒園的文化建設的重點,通過在園舍的操場、樓道、走廊、教室內外墻面上布置了“汕頭市東方紅幼兒園發展史”“愛心育人,文明花開”“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玩傳統游戲學傳統文化”“中華百家姓”“我們都是追夢人”等主題墻,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通過環境的渲染和熏陶,在每個幼兒的心間播下愛國的種子。
各種節日慶祝活動也是愛國教育的主要形式。例如,為了讓幼兒了解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知道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圍繞“唱響紅歌拉拉賽,祖國媽媽我們愛”的主題,開展全園大、中、小班拉歌活動,通過紅歌傳唱,讓幼兒體驗紅色文化的魅力,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固化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的成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我覺得……,無論男女老少,都應當愛中國……”我園堅持傳承和創新紅色精神,利用紅色文化資源開展德育工作和愛國主義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堅持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為主線,以行為規范、學習規范、生活規范為重點,努力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筆者作為東方紅幼兒園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向陶行知先生學習,堅定理想立場、涵養德行、砥礪奮進,為新時代學前教育的發展作出更大努力。
參考文獻:
[1]李賢海,李文瑞.對“紅色資源”概念界定的思考[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2]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364/moe_302/moe_309/tnull_1506.html.
[3]吳惜春.淺談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和方法[J].中外交流.2019(26):25.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