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春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初中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讓學生通過教學掌握體育知識、提高身體素質,而且要積極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轉變教學觀念,強化道德學習榜樣;創新教學設計,將德育融入體育活動;利用現代化技術促進體育教學和德育融合發展;通過分層教學的形式滲透德育理念,這些都是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有效實施路徑。
【關鍵詞】初中體育;德育;實施路徑
一、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實踐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學生從小學步入中學以后會有一定的適應過程,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課業負擔以及升學壓力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礙。而通過體育鍛煉可以讓學生的壓力得到充分的發泄,身心得到放松。而將德育滲透其中,可以讓學生在身體素質加強的同時得到心理方面的有效疏導,保持積極樂觀的良好心態,從而減輕學習壓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由于學生正處于身心不斷發展的階段,他們的可塑性非常強,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約束和學生的自我規范,促使其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通過體育鍛煉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通過教學中的道德素養引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體育教學中,強化體育精神的培養能錘煉品格意志,比如,體育學習中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頑強意志等的形成,都是德育的有效體現,且對學生其它學科的正確學習習慣養成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由于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因此導致學生的活動參與積極性不高。而將道德教學的內容與體育課程進行充分融合可以改變原有的教學手段,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更加突出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自主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課堂的需求,在游戲自編環節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教學資源進行大膽創設,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為構建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提供重要的幫助。比如,在體育游戲創編中,教師引導學生用廢棄的礦泉水瓶裝上沙子制作成“釣魚跑”和“趣味保齡球”的工具,結合課堂開展綠色環保教育。這也是在體育教學中結合德育的體現。
二、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有效實施路徑
(一)轉變教學觀念,強化道德學習榜樣
為了使德育的理念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德育意識,幫助學生增強對道德素養學習的準確認知。而教師作為課堂的主要引導者、參與者與設計者,首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比如,可以定期參加學校組織的教育教學培訓活動,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提高業務能力。俗話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育是教師用已有的知識為未來培養人才。所以,教師必須不斷感知和吸收新知識、新思想,并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才有可能更好地履行“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也才有可能一直勝任這份使命神圣的工作,也才可以在教學當中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比如,在教學技術動作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親身的示范,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成為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的榜樣。這對促進學生的道德素養起到榜樣的作用。
(二)創新教學設計,將德育融入體育活動
為了增強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教師要不斷地開展多樣性的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自覺參與其中。體育競賽作為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可以在競賽當中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例如,接力跑的競賽就十分考驗學生的合作能力。只有通過小組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奪取競賽中的勝利。但在體育教學中也會出現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因此,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以更加文明正確的態度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比如,在足球教學比賽中,隊員之間經常會出現碰撞、小摩擦的情況,這會致使學生之間的矛盾加深。這時,教師就應該進行及時的道德教育,引導學生在體育競賽中要良性競爭和文明體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可以增強學生的整體道德素養。且通過良性的體育競賽,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從根源處促進德育與體育教學的充分融合。另外,為了使德育更好地融入到體育活動當中,教師還要可以創設情境化的環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氛圍之下進行鍛煉與學習。例如,在進行長、短跑的體育訓練時,為了增強訓練效果,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時間讓學生進行生活化的訓練,在回家的路上或者課間活動中都可以進行練習,以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并且將訓練內容進行生活化的探索,有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
(三)利用現代化技術促進體育教學和德育融合發展
隨著教育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在各個階段的教學當中都融入了信息化元素。為了更好地將體育教學與道德教育融合,教師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形式。而體育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的教學內容,不僅需要具體的動作指導,而且要通過更加形象的技術分析來進行理論化的知識引導。同時,還需將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融入到課堂當中,使學生進行有效的實踐訓練。例如,在教籃球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具體地掌握籃球動作的要領,教師可以將教學場地轉移到室內,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關于籃球分解動作的技術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體育知識;也可以通過拍攝學生的練習動作,然后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自己的肢體動作和上課狀態。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另外,可以通過更加深入的課外拓展,挖掘體育課程當中的德育內容,提高學生的活動參與積極性,進一步為二者的結合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通過分層教學的形式滲透德育理念
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學習能力不同,所以,在體育訓練當中所產生的效果也有所差異。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進行分層教學,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道德教學目標。如,在體操訓練當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肢體協調性進行隊形的排列,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隊伍前列示范。而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則要促使其積極參與其中,并充分發揮團隊精神。這樣不僅可以使全體學生都可以進行體育練習,而且還可以通過團隊協作、互幫互助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立德樹人是體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初中階段是學生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階段。由于學生的身心尚未成熟,這就需要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有效引導,促進德育的有效滲透。初中體育教學不僅要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而且還要將二者進行充分地融合,幫助學生在體育技能和道德素養層次實現共同提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葛敏庭.德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2018(15).
[2]朱靈芝.德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23):119-120.
[3]徐寒松.淺談德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融合[J].好家長,2019(8):5.
[4]張洪濤.對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工作有效結合的思考[J].青少年體育,2015,32 (12):83-84.
[5]于美霞.教師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bf5247100102ys0m.html.
責任編輯 ?鐘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