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摘要】古詩詞是我國豐富的文化遺產,蘊藏著深刻的內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古詩詞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不但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小學階段古詩詞教學對語文以及其它學習活動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具體教學環節中,仍然會出現目標不夠明確,重視不夠等問題。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古詩詞教學現狀,然后提出具體的教學對策望能有效提升小學低年級古詩詞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生;低年級;古詩詞教學;改進策略
我國古詩詞因寓意深刻被應用于小學語文課本教學中,而小學低年級古詩詞教學影響著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想情感發展。針對當前我國小學低年級古詩詞教學現狀,針對諸多影響因素,探討古詩詞創新教學方法,從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出發,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索,并通過挖掘各種學習資源拓寬古詩詞學習領域,給古詩詞教學注入豐富的色彩,逐步提升古詩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古詩詞教學現狀
第一,缺乏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當前,普遍存在小學語文教師不重視古詩詞教學的現象,致使古詩詞教學過程只是要求學生背誦和默寫,缺乏對詩詞背景、詩句大意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詳細講解。古詩詞學習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任務,教師沒有帶領學生深入探索故事蘊藏的深刻寓意,更不了解詩詞作者所處的歷史背景及文化,致使小學生學古詩詞學習和理解得比較淺顯,不能透過古詩詞學習實現個人的情感升華,因此,也沒起到提升小學生文化素養的目的。
第二,不明確古詩詞的教學目標。小學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大分布語文教師的專業性都有待提高,而一般語文教學都采用報班制,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學校教研活動也相對較少,致使有的教師對教學目標缺乏明確的了解,更不會針對不同學齡的特點針對性進行古詩詞教學,致使在低年級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同時在實踐過程中,教學形式傳統、固化,沒有從學生角度出發,形成了學生不能高效地完成古詩詞學習的局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確定古詩詞教學目標,并制定有效的教學措施,發揮古詩詞應用的教育作用。
第三,教學模式缺乏趣味性。我國古詩詞文化歷史悠久,蘊意深刻,然而因古詩詞自身的特點,另外還有教師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致使小學語文教師不去深入了解和創新有效的教學方法,大部分教師還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而這種死記硬背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對枯燥,缺乏趣味性,不但不能激發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學生也體會不到詩句中作者所表達真實情感。因此,在低年級小學生眼中,盡管知道古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內容,然而古詩詞因學習過程枯燥乏味,讓許多小學生望而退步。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古詩詞教學策略
第一,通過誦讀激發古詩詞學習興趣。古詩詞誦讀是古詩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誦讀一些經典的古詩詞,探究我國豐富的歷史知識。因此,誦讀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自古以來,學生在幼年學習中通過熟練誦讀《弟子規》《百家姓》《三字經》等經典詩詞,激發學生古詩詞學習興趣。人們常說熟讀唐詩,即便不會作詩也會吟誦,可見誦讀在古詩詞學習中的重要地位。自古以來,誦讀都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故在小學語文低年級古詩詞學習過程中,我們仍要發揮誦讀的積極作用,借此激發小學生對古詩詞學習興趣。然而誦讀不等同于死記硬背,將誦讀做好日?;o形化,全面激發小學生古詩詞閱讀和學習興趣。例如,針對那些才深入一年級的小學生,因一時還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故可以每天早上堅持語文誦讀,可以在晨讀中加入一些簡單的古詩詞,通過晨讀讓學生體會我國古詩詞的獨特魅力,同時還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認知。在誦讀的同時,教師也可以播放一些經音樂,通過配樂朗誦,引導學生體會古詩詞的深層次內涵。
第二,提升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在小學階段,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社會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工作。然而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的專業素養還有待提前,因此,為了加強古詩詞教育改革力度,學校還要注重對語文教師專業知識以及文學素養的培養。首先,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通過學習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增加教師古詩詞知識積累量。在教師專業培訓中,要注重增強教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提升教師的文學素養,以便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能有效發揮教師的教育作用。其次,學校還要加強課堂監管力度。例如,學校領導以及相關教學管理人員可定期到班級聽課,通過監督和記錄教師的教學情況,并對其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在教學監督的過程中,要結合古詩詞文化的歷史性以及傳統性特點,從提升古詩詞趣味性出發,激發小學生古詩詞學習興趣,并根據教學情況不斷調整古詩詞教學方法,通過有效監督,確保古詩詞教學可以順利推進。
第三,拓展古詩詞教學,培養學生文學素養。小學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學習,還要要注重全面培養小學生文學素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拓寬古詩詞學習領域,給小學生創設優良的古詩詞學習環境。在教師的引導下,積累大量的經典的古詩詞,感受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提升個人古詩詞學習能力。古詩詞拓展教學不但能提升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還有助于提升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故可以將古詩詞教學領域拓展到作文寫作中,作文寫作需要一定的語文功底,可以很好地檢驗學生的語文素養水平,因此,小學生在作文寫作中,需要使用大量精美的語句,故在小學生作文寫作環節中,可以通過提升古詩詞積累量的方式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例如,在小學二年級《望廬山瀑布》古詩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后,可給學生布置一篇與此詩詞主題相關的論文,如在理解古詩文的基礎上,課后獨立完成以《我眼中的廬山瀑布》為題目的作文寫作,既可以督促學生全面理解古詩詞,還要在此基礎上運用已有的知識積累完成作文寫作。這種通過拓展古詩詞學習領域的方式,對提升小學生文學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積極開展各類古詩詞活動。在小學語文低年級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積極組織各種古詩詞文化活動的方式,將課本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中,通過古詩詞文化活動不但能強化古詩詞知識,讓小學生感受到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國學經典朗誦比賽,通過比賽的形式督促學生誦讀古詩詞文化經典,學習我國經典的文化精髓。另外,還可將《千字文》《弟子規》等經典古詩詞應用在學校的教育管理實踐中,提升學校古詩詞教育工作水平。同時,學校領導以及管理人員還要加強對古詩詞環境的建設工作,如學??梢酝ㄟ^開設古詩詞社團、設置古詩詞閱讀課程等形式給小學生提供鍛煉語文思維能力的能力。通過各類古詩詞實踐活動,不但能強化古詩詞學習效果,還能豐富古詩詞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提升小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活動參與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包含大量的古詩詞文章,不但能讓學生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還有助于積累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低年級古詩詞教學環節中,教師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結合古詩詞學習特點,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打造具有趣味性的古詩詞學習環境,全面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文學素養和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劉雨龍.小學低年級語文古詩文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18(A4):55.
[2]劉雨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8(A5):50.
[3]李海霞.小學低年級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8(9):11.
[4]陳玲.人教版小學古詩詞教學策略探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