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芳


摘?要:核心素養被提出以后,高中物理教學有了新的教育目標,這也為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推進提供了良好保障。從當前高中物理教學實際看,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對此,在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立足于核心素養的視角,對物理教學活動進行優化調整,最大限度激活學生的學習愿望,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教學
一、 引言
物理學科是高中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要的課程,備受各界關注。部分高中生認為物理學科是一門難度極大的課程,學習主動性不強,不愿意學習物理知識,這就會進一步加大學生的學習難度,學生會更加不愿意學習,形成了惡性循環。鑒于此,高中物理教師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必須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入手,對物理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調整,最大限度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二、 物理核心素養及有效教學內涵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品格、能力,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1. 物理觀念
其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可以從物理學的角度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行認知,并且可以在大腦中提煉、形成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規律、機理。
2. 科學思維
其主要是學生學習中,可以對物理過程、物理現象、物理事件本質的相互作用進行認知的表現。科學思維可以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內在關聯,并對其進行思考、批判,同時是還能強化學生的創造力。
3. 科學探究
主要是通過科學的規律、方法,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究、揭示。科學探究素養可以在很大程度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手腦并用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4. 科學態度與責任
其主要是學生在認知物理學科本質的基礎上,可以形成對科學技術的正確的責任、態度,能樹立利用科學技術為社會、人類提供服務的思想觀念。
(二)有效教學的內涵
有效教學強調的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核心,充分尊重學生的表現、思想觀念、個體差異,從學生的視角看待問題、接觸學生,讓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可以在學生身上發揮作用,以此改變過去片面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有效教學強調的是在教學中,學生可以得到具體的進步、發展。是否有效教學指的是學生有沒有學到知識,或者是學得好不好,而不是教師有沒有教或者是教得多不多,如果學生在學習中沒有收獲,那么教師的教學活動就是無效的。在有效教學下,教師要樹立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教師必須綜合考慮到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果,并注重定量與質量、過程與結果測量的結合,以此更好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成果。對高中物理教師而言,要想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做到課前進行有效準備,課上進行有效組織,課后開展有效練習。
三、 核心素養對高中物理教師的要求
高中物理教師本身的綜合素養將會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情況帶來直接影響。新時期,高中物理教師首先應該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不僅要對物理知識有全面了解,同時需要認真歸納總結新高考、新課標對物理教學的要求,用全新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此外,高中物理教師還應該具備復合的知識結構。新時期,高中物理教師要想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教師,就需要做到與時俱進,要不斷充實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成為一個合格的復合型人才。具體來說,高中物理教師不僅要掌握專業的物理學科知識,還應該掌握心理學知識、現代教育理論等知識,同時高中物理教師也需要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識,如數學知識、技術科學知識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開展多學科融合教育,促使學生可以學會用其他學科知識來解決物理問題。
四、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一)明確物理觀念
物理觀念是物理核心素養的初始層次,也是學生學習物理的關鍵、基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通過科學的手段來引導學生明確物理觀念,使得學生能對物理世界有更加深入的認知,以此強化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在實際中,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充分把握物理觀念的度,促使學生可以靈活地借助物理知識對自然現象進行解釋,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聯。在課堂教學中,高中物理教師要注意將物理觀念滲透于課堂的每個環節。
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自由落體運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用簡單的器材,為學生示范自由落體運動實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歸納物體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并在此過程中明確加速度的知識,促使學生可以對自由落體運動規律有更深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用自由落體運動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又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摩擦力”的知識時,為了引導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相關因素,可以組織學生用彈簧測木塊等進行實驗,學生通過這樣的實驗會對知識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學生也會在實驗過程中形成物理觀念,這對于學生后續學習物理知識有很大幫助。
(二)深化科學思維
深化科學思維對于高中生物理學習會帶來極大幫助,同時科學思維也是高中生學習物理知識必須具備的思維能力,其可以幫助學生全面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應用。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指引學生可以具備構建物理模型的意識、能力,使得學生能通過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推理、聯想,并得出相應的結論。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引學生發揮出自身的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來理解知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深化學生的科學思維是一個漫長、持續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有意識地引導滲透。
如教師在指引學生學習“平拋運動”的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平拋運動的本質,在進入課堂后,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并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開展小鋼球平拋運動,并對整個平拋過程進行認真觀察、記錄對平拋豎落儀、平拋水平儀的特點進行分析,以此更好地加深學生對平拋運動的理解。對學生來說,通過小組活動及實驗探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學生物理思維,這對于學生物理意識、科學評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