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文倩 魯文婠
摘 要:如今,全民健身理念貫穿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于身體健康愈加關注。中小學的健身操以及各種健身操的普及,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高校舞蹈訓練的發展。文章分析了民族健身操和高校舞蹈訓練的異同,提出將民族健身操融入高校舞蹈訓練的方案,促使民族健身操融入高校舞蹈訓練中,以實現二者的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民族健身操;高校舞蹈訓練;動作結構
民族健身操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舞蹈,大致分為徒手和簡單器械兩類。徒手健身操是指人們通過肢體關節的簡單運動實現健身目的,例如藏族健身操、土家族健身操、苗族健身操等。器械健身操有苗族鼓舞、土家族八寶銅鈴舞等。這些都體現了民族特色,具有健身健心的特點,可以有效地活動關節,使肌肉舒展得到放松,每一個身體部位都能得到鍛煉。
高校舞蹈訓練也有很多類型,例如體育舞蹈可分為拉丁舞和摩登舞兩大體系,也有民族舞蹈。民族舞蹈源自民族文化體系,體現民族文化的藝術性,具有抽象化表現,可以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傳播和弘揚相關民族文化,繼承民族悠久的歷史。與此同時,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也更受大眾歡迎,能夠滿足大眾的審美。
一、民族健身操和高校舞蹈訓練的異同
(一)民族健身操和高校舞蹈訓練的不同之處
第一,二者的動作結構不同。健身操普遍以爵士舞、迪斯科動作為主,主要活動肩關節等,動作有力度,節奏感十足。而舞蹈比如說體育舞蹈,以拉丁舞、摩登舞為主,分類更多,更注重技巧、協調性、造型動作等。
第二,二者音樂不同。健身操更加偏向于應用節奏動感強烈的搖滾、迪斯科等音樂,其節奏明快,更加奔放,注重氣氛塑造。而舞蹈中的音樂都是中外精選名曲。比如拉丁舞音樂偏向節奏鮮明,熱情洋溢;又如摩登舞音樂,偏向旋律有韻味,連綿不絕,意味深長。
第三,二者競技比賽要求不同。健身操有一定的技術要求,需要動作連貫,需要完美展現競技選手的協調性、柔韌性和力度感。而舞蹈在不同的領域也有其專業的要求,難度和技術也有差異。
第四,非競技層面功能不同。健身操注重頭部、軀干,以及四肢的動作,一整套健身操可以鍛煉人的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舞蹈訓練更加偏向身體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可以幫助人們減少學習、生活的壓力,改善身體機能,放松身心。
(二)民族健身操和高校舞蹈訓練的共同特點
健身操和舞蹈訓練都是以運動為目的,在一定時間、空間進行運動,以人體為表現點,具現在動作上,二者都是人體的造型藝術;健身操和舞蹈訓練都通過隊列變換、人體造型展現,并且運動的時候都會伴隨著音樂,都具有節奏感;不管是健身操還是舞蹈訓練,目的都是為了強身健體,加強人對身體的控制,具體體現在協調目標肌肉群,塑型健美,養成良好的審美觀和自身形象素質的塑造,陶冶藝術情操;不管是健身操還是舞蹈訓練,都有競技和非競技的目標,訓練的目的都有參加比賽以展現各自領域的美,以及非比賽者極佳身體素質的展現,都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而且體現了很高的藝術性,將音樂、動作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健與美的主旨。
二、民族健身操融入高校舞蹈訓練的方案
(一)融合途徑
在民族健身操融入高校舞蹈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舞蹈欣賞能力很重要,首先要讓學生知曉什么是美、美的本質,從藝術的本真欣賞舞蹈。開設有關美的理論課程必不可少,教師應多給學生看一些優秀舞蹈,詳細講解為何美、美在何處,并且要在實際練習中講解什么樣的動作美,使學生的動作自然。舞蹈日常訓練也可以借鑒健身操,努力塑造學生美的外形,通過日常訓練,改善學生身體比例、線條等細節外在形象,讓學生堅持鍛煉,選擇一種自己認為美的方向去發展,而并非千篇一律的一種體態形態,比如纖細柔弱型、勻稱古典健美型等,并針對他們的選擇進行系統、專業的訓練。
一是音樂融合。健身操的音樂更加具有鮮明的節奏感,有利于舞蹈訓練中的節奏訓練,舞蹈訓練可以結合這種節奏進行。舞蹈中比如民族舞蹈,具有比較單一的音樂元素,或者說是因為音樂風格比較單一,容易給觀眾造成千篇一律的體驗感,所以將健身操的鮮明節奏有機融入舞蹈音樂中,改編不同節奏的舞蹈音樂,可以帶給觀眾新鮮感,使其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是動作融合。舞蹈尤其是民族舞蹈,來源于生活,體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比如蒙古族舞蹈更多來源于馬上的生活,動作豪放。而健身操有些動作來源于時代的流行元素,更加流行,貼近實際。因此,在動作方面借鑒健身操簡單、普遍受歡迎的動作,增加舞蹈動作的流行性,接受率能夠獲得提高,更易被觀眾接受。有些舞蹈動作變化能給觀眾帶來新意,又能協調流暢,有助于提高藝術性和大眾性。
三是服裝融合。服飾方面,健身操的服飾一般比較簡潔,方便運動,富含運動色彩,給人有活力的感覺。因此,舞蹈訓練的服飾可以借鑒健身操服飾的特色,結合健身操運動色彩,能夠帶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
(二)融合要點
健身操和舞蹈訓練的結合,要在音樂、動作和服裝方面進行有機組成與變化,也要保證舞蹈的專業性和舞蹈特色,避免健身操中的元素過多地影響舞蹈所帶來的效果,不能太過突兀而影響藝術的展現,以及掩蓋舞蹈的鮮明特點。
一是明確目標。在教學中,舞蹈訓練的宗旨還是要能夠展現舞蹈的特點,借鑒健身操進行發展時不能太過突兀,使核心不夠凸顯。在高校舞蹈訓練中,也要注意舞蹈不是只有藝術生才能學習,其他學生對于舞蹈的欣賞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健身操融入高校舞蹈訓練中,要充分尊重原有舞蹈的風格特點,比如說民族舞蹈,要尊重其民族文化,不要肆意創編。舞蹈訓練可以像健身操那樣,更多地讓學生們知道好在哪里,健身健美的途徑并不單一。
二是加強信息收集,多多關注舞蹈結合健身操的創編。比如說肚皮舞結合健身操,能夠降低專業難度,讓更多的人易于接受,增加興趣與關注。不同地區對于各種體系的健身操和舞蹈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二者融合應積極往被更多人接受的方向創編,采納更加符合現代的健身舞蹈審美習慣,使其富有創造性。
(三)融合方案
一是音樂選擇。民族舞蹈的音樂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氛圍塑造,是十分重要的。而健身操的節奏感、旋律變化,可以有機融合在情感、氛圍變化中,既可以體現創新變化,也可以體現出舞蹈者的青春活力,引起觀眾的注意。要讓健身操音樂的感覺充分融入舞蹈音樂的某些階段,讓旋律變化、節奏感帶來的情感差異符合舞蹈的主題,進而充分調動舞蹈者和觀眾的情緒和感受。
二是音樂制作。在制作中一旦選擇了某種音樂,一定要反復循環,把握音樂節奏變化和音樂元素組成,再結合健身操音樂的節奏,試著分析他們相似的節奏部分,結合音樂具體想表達的感情判斷是否可以適當改變其片段節奏,進行有效的拼接。在思考音樂的過程中也要聯想健美操的動作和韻律,將音樂充分融入舞蹈中。在平時,教師也應多了解當今學生對于舞蹈的看法,多以提問的方式去了解,將符合時代潮流的健身動作融入舞蹈中。學校方面也應該多制造機會讓所有學生了解舞蹈和健身操,引導他們欣賞,并且讓他們理解舞蹈和健身操的內在美,多層次多角度去欣賞,引導學生產生共情,強化學生的舞蹈欣賞能力。
在音樂剪輯方面,也可以采用市場上常用的剪輯軟件,進行簡單的拼接操作。對于更加復雜的創編,比如改變整首歌曲的創作形式,也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增強其參與感。
綜上所述,高校將健身操融入舞蹈訓練的任務還任重道遠,學生理解與實踐也是一項重要的教育任務。在平時的舞蹈訓練中,學校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健身操的一些基本動作。將健身操融入舞蹈訓練既有助于宣揚傳統藝術文化,也有助于賦予其時代的特點,帶來更佳的文化傳播效果。高校學生在畢業后,也可以帶動全民運動,為提高全民身心素質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明權.少數民族舞蹈融入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探究[J].智庫時代,2019(38):249-250.
[2]王思靖,張平.中國特色元素在競技健美操編排中的應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5):116-117.
[3]郭莎.民族健身操與健美操創編元素對比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8.
作者單位:
武昌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