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婭
摘 要:2021年河南衛視春晚的舞蹈節目《唐宮夜宴》火遍全網,虛擬場景與現實舞臺結合,為我們呈現出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文章對《唐宮夜宴》大火的原因進行分析,突出了現代媒體技術的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說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已經成為藝術發展的趨勢,并提出發展的同時隱藏的問題,以期推動當代藝術向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唐宮夜宴》;科技;當代藝術
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物質生活如此,精神生活亦如是。2021年各地春晚落下帷幕之后,河南衛視春晚的舞蹈節目《唐宮夜宴》讓人們看到了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其精致詼諧的舞蹈編排、雍容大氣的高科技特效,乃至于圓潤討喜的“唐宮少女”形象,均獲得了文化學者、文博愛好者以及舞蹈觀眾們的好評。在藝術方面,科技使藝術的美充分展現,藝術的美借科技得以發揮到極致,5G與AR現代技術將虛擬場景和現實舞臺結合,在舞蹈演員的演繹下帶給人們一場絕美的視聽饕餮盛宴。
一、《唐宮夜宴》
在百花齊放的眾多春晚節目中,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脫穎而出,被大眾稱贊。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現代科技的加持,科技的運用使得藝術傳播與表達的效果翻倍增加。當然,《唐宮夜宴》這一節目本身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創新性的表達方式,這是它大火的另一重要原因。
《唐宮夜宴》原名《唐俑》,創作靈感來自1959年河南安陽張盛墓出土的隋代樂舞俑。該作品蘊含了盛唐文化,細細觀摩,會發現它的背景圖運用了大量中國唐朝時期著名的繪畫作品,有唐代著名人物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張萱的《搗練圖》,唐代山水畫家李思訓的《明皇幸蜀圖》、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等等。另外,《唐宮夜宴》節目借助5G與AR技術來展現舞蹈的美,舞蹈演員的妝容和身姿等也都模仿唐代的少女,在后期編輯的過程中運用AR技術將歌舞放置在虛擬的博物館場景以及宮廷內,并使名畫在舞蹈演員的表演中一個一個串聯起來,最終打造了一個美輪美奐的節目。因此,總的來看,《唐宮夜宴》這個節目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作為支撐,在娛樂大眾的同時又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宣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同于其他各大衛視千篇一律的明星藝人加唱歌跳舞的固定模式,而是極具創新性,在眾多春晚節目中脫穎而出。
縱觀改革開放之后中國藝術的發展歷程,每個階段的藝術都有其特點,最近幾年藝術趨于平穩發展,創新性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站在藝術創作的角度說大眾不懂得欣賞,但2021年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的大火證明了大眾可以分辨藝術的好壞優劣,所謂的大眾不懂得欣賞藝術作品,歸根結底還是作品不夠優秀。另外,藝術創作不僅要追求創新,還需要貼近老百姓的生活,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無論哪一種藝術創作,完全脫離了大眾生活,文化創作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不能長遠發展的?!短茖m夜宴》便是做到了密切聯系群眾,做到了雅俗共賞。這一節目并不只是講夜宴,而是以夜宴的樂師們為主角,展示了唐朝少女們從準備、整理妝容到夜宴演奏的過程,其中再現了大量的生活場景,這樣人們在觀看的同時會產生親切感。《唐宮夜宴》充分體現了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一理念,既貼近生活又具有藝術美是它能成為優質節目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藝術的傳播
當代藝術可以借助高科技進行傳播,人們從過去只能到美術館和畫院看展,變為如今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就可以隨時收看藝術相關的節目,省去了人們的外出時間,縮短了大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更好地傳播了藝術。雖然人們可以通過電子媒介便捷地獲取到一些關于藝術的知識,但是這種方式對人們的影響不僅僅是有利的一面。從表面上看人們似乎通過電子媒介已經對藝術有所了解,但這種方式也會讓人們誤以為自己通過電子媒介了解藝術就足夠了,從而不會再向前邁進一步去親自接觸真正的藝術,這樣反而會推遠人們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此外,如今的藝術傳播需要依靠電子媒介,藝術與高科技相結合已經成為藝術發展的趨勢??萍寂c藝術的緊密結合大大增強了人們觀看藝術的視覺體驗感,原本靜態的繪畫作品現在變為動態的,讓人仿佛置身畫中,人們觀看藝術作品時的愉悅感大大提升,從而吸引人們對其他藝術的關注。
三、藝術的表達
第一,藝術的表達方式漸趨多元化。以繪畫藝術為例,以前主要通過繪畫配以文字的方式來表達藝術作品的內涵,如今可以運用多種媒介手段,通過圖像合成、AR等技術更生動形象地表達一幅繪畫作品的內容,表達方式愈加豐富與多樣化,能提高人們對藝術的興趣,使藝術表達效果充分呈現出來。
第二,中國當代藝術表達的內容有兩種趨勢:第一種趨勢是藝術家們開始逐漸關注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并試圖站在現代化的視角用中國沉淀了幾千年的深厚歷史文化來喚起每個中國人內心深處的共鳴。這種傳統與現代創新性結合的創作方式,對于弘揚國粹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種趨勢是依托當代社會的背景,藝術表達的內容開始較多體現當代人內心的孤獨。社交軟件的發達減少了人們現實中的交流與接觸,所以盡管人們內心深處渴望去愛,但實際的社交行為較多停留在與手機電腦的交流中,一些人內心越來越封閉,最后習慣且享受一個人生活的狀態,也接受并喜歡那些表現孤獨的藝術。
四、藝術發展的趨勢
近些年,手機、電腦等電子媒介的高度發達娛樂了人們的業余生活,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到藝術作品,因此專門去博物館或美術館觀看展出這樣的行為相對就會減少。最近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這句話聽起來很搞笑很夸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代人的心理及生活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藝術從業者在藝術的傳播與表達方式上絞盡腦汁,試圖吸引人們到美術館或博物館近距離接觸藝術,一些藝術創新也獲得了較好的反響。例如,最近幾年比較受歡迎的與凡·高作品相關的藝術館,它大量使用光影特效等現代高科技手段,使凡·高的畫作呈現出4D的視覺特效,讓前來觀賞的人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充分體會到凡·高畫作真正的魅力。
五、潛藏的問題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的問題不在于電視為我們展示具有娛樂性的內容,而在于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們可以換種說法:娛樂是電視上所有話語的超意識形態。不管什么內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視角,電視上的一切都是為了給我們提供娛樂?!?/p>
其實,當代不僅是藝術,還有其他一些事物,都趨向于以一種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娛樂本身沒有錯,問題是當娛樂發展成一種趨勢的時候,那些需要稍微費一些周折才能進行的有益的活動可能就會消退,比如讀書,尤其是讀紙質書籍。加夫里爾·薩洛蒙曾經說過:“看照片只需要能辨認,看文字卻需要能理解。”當人們通過電腦、手機等媒介觀看藝術表演時,大腦是不需要思考的,只需要跟隨表演即可,但是書籍不一樣,它需要人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想象,甚至需要花費精力去嘗試理解。學習、創作本身是需要專心的一個過程,但如今世界的豐富多彩通過一個手機、電腦或電視就可以以娛樂的形式盡數展現在人們眼前,人們本應思考藝術、讀書的時間被娛樂占據,長此以往,必然會對人們的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
因此,筆者認為在這些藝術以娛樂的方式引發大眾的興趣之后,各地相關部門及藝術家要加大對藝術的宣傳力度,完善相關產業鏈,吸引人們到美術館、博物館等地親自參觀接觸,增加人們與藝術的接觸交流,逐漸提高人們對藝術的興趣。人們對于藝術的關注度增加以后,也會促進藝術市場的發展,激發藝術家創作熱情,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促進藝術的發展。
再說回《唐宮夜宴》,這一個節目的大火一方面證明了它的確制作精良,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目前國內優質節目的短缺。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柳宗悅在他的《工藝之道》這本書中說過:“當美只是在少數的作品中存在時,也從另一面證明了這個時代如今已經是很低的水準了。而當美的作品數量很多,而且很平凡的時候,就宣告了這個時代已經達到了最高的標準?!毕M诓痪玫膶?,可以達到一個美很平凡、藝術隨處可見的時代。
參考文獻:
[1]波茲曼.娛樂至死[M].章艷,譯.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5.
[2]柳宗悅.工藝之道[M].陳文佳,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