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園
摘 要: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帶動了我國其他行業領域的發展,新聞節目作為新媒體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節目制作質量以及后期編輯工作質量都至關重要。文章簡單介紹了媒體融合背景之下電視新聞節目制作對后期編輯的要求,并對后期編輯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的應用范圍及作用進行分析,以推動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質量提高。
關鍵詞:后期編輯;節目制作;媒體融合
由于網絡越來越發達,人們發表言論的方式平臺得到擴大,言論自由越來越普遍化,融媒體時代的主流新聞媒體網站已經成為當代人獲取新聞信息的主流平臺。新聞面向的關鍵群體是當代網民,而部分新聞網站為了吸引網民眼球而犧牲新聞質量,導致網站新聞真實性和客觀性遭到重大沖擊。
一、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節目制作
對編輯的要求
與普通的綜藝節目、訪談節目相比,電視新聞顯得更加嚴謹以及真實。對于一個完整的電視新聞節目來說,前期的策劃、中期的錄制以及后期的編輯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后期編輯占據著關鍵地位。后期編輯不僅指的是對素材進行剪輯,也是指通過剪輯使節目的整體效果更佳,使節目的內容主旨以最佳的形式表現出來。由于我國迎來了媒體融合的新時代,因此在節目制作過程當中對于后期編輯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如何更好地提高后期編輯的能力及素養,成為當下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融媒體時代下編輯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的應用范圍
(一)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編輯
畫面作為電視新聞節目的主要表達形式,其中包括色彩、亮度以及拍攝角度等各個要素。這就要求后期的編輯人員要對以上要素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能夠準確地呈現所要表達的內容,同時提高節目的渲染力。比如,現今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畫面剪輯主要趨向于使用運動鏡頭采用推、拉、搖、升降等手法,使畫面更加具有層次性。在新聞節目當中,為了能夠讓觀眾感受到更加完整的信息畫面,在錄制時通常要保持固定鏡頭,然后再進行鏡頭的組接,在這個過程之中將動景與靜景相結合,從而使電視畫面更加自然流暢,讓觀眾視覺體驗效果更佳。
(二)電視新聞節目文字編輯
文字編輯應用于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各個環節當中。其中主要涉及文字編輯及修訂采訪記錄,又或者是視頻對話的內容,將其轉化為文稿的形式來進行信息的傳播。順應著媒體融合的發展趨勢,觀眾能夠從多種途徑來獲取信息。這要求后期人員進行編輯工作時,不僅要對新聞的重點進行突出,同時也要能夠做到使新聞內容簡潔明了,使報道更具有全面性、周密性,從而更好地滿足不同的觀眾對于觀感體驗的要求。
(三)電視新聞節目聲音編輯
利用畫面以及聲音的結合能夠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提高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在進行節目聲音編輯時,編輯人員需要將新聞節目的內容與合適的解釋說詞相結合,通過去除雜音、后期配音以及調節音量等不同的方式來使電視新聞中的要素達到統一效果。電視新聞的聲音主要指的是同期聲、后期配音以及解說詞,將這三種相結合,能夠提高節目的效果。其中,同期聲主要指的是在新聞畫面現場中所錄下的聲音,在播出時保留同期聲,能夠使觀眾在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抓捕罪犯過程中的入門聲,又或者是在拍攝農村題材節目中雞鳴、狗吠等聲音。在進行氣氛渲染的時候可以適當加入一些音樂元素,以此來對節目效果起到升華作用。在進行畫面展現時,可以根據畫面的性質來選擇不同類型的音樂,這樣能夠讓觀眾在欣賞畫面時更好地投入其中,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趣味性,使畫面的表達效果更佳。
三、融媒體時代下編輯在電視新聞節目
制作中的作用
(一)文稿先導
在后期編輯時,編輯人員應該把文字稿件的重點內容和畫面進行調配,使之達到吻合,讓視頻更加完整,更具有說服力。初編人員的最佳選擇是記者,記者參與節目錄制的整個過程,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和攝像人員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從而拍攝到有效的畫面。通常來說,記者作為撰稿人更加了解節目稿件的核心思想,使整個節目效果表達更佳。
(二)畫面精選
相較其他媒介來說,電視新聞在畫面處理方面更加考究。電視新聞畫面處理涉及主體與客體位置、畫面色彩以及畫面亮度角度等部分,在進行編輯時,需要選取最適合的畫面,以此來提高整體的畫面效果。作為新聞的靈魂,畫面能夠更好地將除了文字以外的信息傳遞給觀眾,使之更具有真實性,讓觀眾能夠直觀感受新聞事件。例如在地震之后進行新聞報道時,對人們災后重建家園的景象進行描述,將新聞畫面劃分為三部分,分別是一家人圍著桌子吃午飯、后方小樓和一個家庭居住情況的整體全景。在這種畫面的沖擊下,即使沒有文字講述,觀眾也能夠感受其中所要表達的內容信息。對于電視新聞節目之中的編輯信息處理,采訪作者應該在初級的編輯完成后交給電視節目的后期編輯人員。后期編輯人員需要以觀眾的觀看需求為出發點,結合問題策劃進行畫面篩選,盡可能選取與節目主題相關的畫面內容,使主題更加突出,更具有深度。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與新時代媒體發展趨勢相結合,能夠形成具有特色的競爭優勢。
(三)字幕編輯
字幕編輯對于整體的電視新聞節目效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我國各個地區口音存在差異,而在進行電視新聞節目制作時,如果一些受訪者出現帶有口音化的狀況,又或者是由于受訪的環境過于嘈雜,聽眾將難以理解相關信息,此時字幕能夠更好地表達其內容。電視新聞中字體以及文字顏色、字號的選擇都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后期的制作人員根據畫面色彩和新聞的性質來進行判別,選用合適的字體字號。后期編輯人員需要依照媒體融合的發展趨勢,做到與時俱進地提高字幕處理的能力,學習更多的文字呈現方式,從而使字幕處理更加高效化。依照這樣的方式進行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字幕處理,將畫面與字幕更好地結合,能夠更好地滿足觀眾對于新聞內容的解讀要求。
(四)同期聲處理
同期聲是指記者在拍攝新聞畫面時錄入的聲音,將其剪輯帶入電視新聞節目當中,用來提升新聞的現場感與真實性,給新聞觀眾帶來一種真實、仿佛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剪輯同期聲時,需要將其控制在15秒以內。在選擇同期聲的時候需要選擇富有感染力的話語,在某種情況下有必要時可以配上音效,加強新聞的感染力,引發觀眾的共情。在后期剪輯中,應選擇記者提問采訪回答的精華部分,將這種精華部分剪輯到新聞節目當中去,同時刪除記者提問中一些畫面中已經展示的新聞信息等。若被采訪者出現緊張、興奮等激動情緒,出現同期聲錄制效果不佳等情況,后期剪輯應通過先進的剪輯技術拼接音軌,使同期聲更為順暢,令新聞受眾感到舒適。此外,同期聲絕不可與解說詞相似。
(五)整體包裝
整體包裝需要做好新聞節目當中的每一個環節,做好新聞條目組接、加入節目片頭以及節目提要、加入節目片花和結尾。各個環節緊密相連,后期剪輯需要做到正確的串聯,整理好連接順序。這對于節目編輯制作工作人員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在確保完成的電視新聞節目視頻制作符合標準時,也使其能夠具有創新點。通常來說,在進行片頭片尾包裝后,要根據新聞采訪的內容,結合有效的方式來對觀眾的關注度進行調動,以此來更好地對節目宣傳片進行設計,為宣傳片提供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素材,并且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信息傳播,以此提高觀眾觀看興趣。
四、結語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群眾在新聞網站上進行輿論交流。由于信息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人們發表言論的方式平臺不斷增加,言論越來越重要。在進行電視新聞節目制作時,新聞編輯必須遵守新聞的真實性、準確性等原則,要清楚知道新聞網站傳播新聞的最終目的是傳播真實有效的信息,要做到對社會和新聞受眾負責,加強新聞編輯自身對工作的責任感,傳播大量真實而有效準確的新聞,不捏造虛構假新聞。要讓新聞受眾看到真實的新聞,看到現實的真實一面。只有堅持這種理念,才能夠將新聞網站做得更大更強,往更加美好更長遠的方向發展前進。
參考文獻:
[1]趙愛生.淺談電視新聞的后期制作技術[J].中國傳媒科技,2019(3):88-90.
[2]張合琴.后期編輯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9(2):140-141.
[3]何雪.芻議電視新聞后期制作的編輯手法[J].西部廣播電視,2018(23):219.
作者單位:
四川省岳池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