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霞
統編版教材《道德與法治》在單元編排、教學內容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動和變化,由道德主線轉向德與法兼容。因此,用好統編教材,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已成為一線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下面,我以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家庭的記憶”一課為例,講一講我是如何運用DOK理論開展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的。
1.運用DOK理論開展深度學習的適用性分析
1997年,美國教育評價專家韋伯提出了“知識深度(Depth of Knowledge)”的概念,簡稱DOK理論,將學生的認識水平分成四個等級:回憶、技能和概念、策略性思維、拓展性思維。教師可根據不同等級的思維要求,開發和設計相應的教學任務、教學活動和教學問題。目前,DOK理論從評價領域延伸到了課堂教學領域,成為美國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理論和方法。深度學習是智能化時代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郭華認為:“所謂深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因此,運用DOK理論開展深度學習,不僅要求學生深度參與,更要求教師以應用、分析、評價、創造等高級思維能力培養為導向,有意識地將學生的思維引向縱深,即助推學生從普通思維逐漸向策略性思考和拓展性思維發展,并實現在其他情境中的遷移,更有助于教師創造性地改善教學,為落實立德樹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2.運用DOK理論開展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設計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以已有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動建構的過程。運用DOK理論開展深度學習,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時可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注重德與法交融,提高德育實效。
《道德與法治》不是道德與法治的簡單相加,而是在以德治國、以法治國的背景下,教育思想的進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因此,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要堅持“德法兼容”的原則,只有讓兩者相互滲透,道德教育才會有力度,法治教育才會有溫度,才能真正將立德樹人有效落實在課堂中。
二是追求真體驗、真思考,課堂體現“動與靜”結合。
教學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我通過創設真實、生動的生活情境,通過“動與靜”結合的教學形態,來實現學生道德生活的持續、健康、快樂。“動”不僅體現在教師依據課標、教材和學情,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還體現在課上學生參與的體驗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在活動中進行的交流、討論和思辨,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以及在體驗、探究、感悟和主動建構中生發情感、提升素養。“靜”則體現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靜心“思考”。教師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鼓勵學生通過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認知過程,繪制思維導圖、完成研學單等高階思維參與的獨立學習和創造性思考,在分析中實現遷移、錘煉思維。
三是兼顧“學做人與長智慧”,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引導學生“學做人、長智慧”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在具體落實中,教師一要研讀課標、深鉆教材、依據學情制訂課時目標;二要讓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過程中,成功體驗到學習和收獲的快樂,在道德層面獲得提升和成長;三要讓活動與課堂評價結合起來,注意認知和操行相統一、顯性表現和隱性品質相統一、質性評價和量化評價相統一,尊重學生差異,采用多元評價激勵學生。
3.運用DOK理論開展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在此,我僅結合“家庭的記憶”一課為例進行簡要分析。“家庭的記憶”是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的第12課。
我在教學中運用DOK理論,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不斷豐富已有認知,自主建構新的認知和情感,將已有的“經驗”土壤與新生的“種子”相結合,從而結出豐碩的“果實”,助推學生的思維逐漸從普通向高階發展。
梯度1:“回望”生活,在創設情境中喚醒記憶。用生活中熟悉的音樂《春節序曲》創設喜迎春節的氛圍,喚醒學生的春節記憶,提出DOK一級問題(回憶):“年夜飯”常吃哪些食物?它們有什么寓意?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學習主題。
梯度2:“再現”生活,在合作探究中分享交流。在問題引領下,學生分組合作,探究與“家”有關的傳統節日的活動內容及其意義,提出DOK二級問題(技能和概念):為什么春節一定要回“老家”過年呢?除春節外,我國還有哪些與“家”有關的傳統節日?(舉例并說明理由)在分析節日的教學過程中,滲透法治意識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梯度3:思維“升級”,在闖關學習中深度理解。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與“家”有關的語言文字,從不同的語言文字中再次感受中國人重視家庭的感情和傳統文化,深化理解和認知,進行DOK三級學習(策略性思維),主要體現為闖關學習的三關活動:猜謎語(字詞)、飛花令(成語)、古詩鑒賞(詩句),逐步提升學生參與的思維層次和水平。
梯度4:知識“遷移”,在創意展示中提升情感。通過呈現與“家”有關的其他作品,引導學生通過創意作品進行總結與反思,并通過歌曲《國家》滲透“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家國情懷,體現DOK四級學習(拓展性思維),促進學生的情感認知進一步升華。
編輯 _ 張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