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喻莉

為了有針對性地為家長持續提供支持和幫助,最終實現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和進步的目標,我們開設了“家長云課堂”。
1.調研家長真正需求
課程內容與授課對象的需求的契合度決定了授課效果。我們在每期家長云課堂實施前,都專門設計調查問卷,了解家長的育兒問題,更加精準地定位家長真正的困惑和需求。調查顯示,家長們的焦慮主要聚焦在“孩子的學習”這一話題上。因此,我們設計了為期六天的“學習動力訓練營”,引導家長們從非智力角度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家長們發現,即使沒有考試分數作為評價標準,他們也會觀察判斷學生的狀態了,減少了焦慮的發生。
2.精心設計課程內容
班主任和年級組長將自己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匯總,找到共同點,為家長課堂明確討論的主題和方向。
德育處和心理教師作為學生典型問題處理的直接參與者,從學生教育和學生心理專業輔導的角度,對調查問卷的編制、調查結果的統計與分析進行了認真的研討,結合學校當前整體工作的安排,對課程的設計進行了充分論證。從課程框架的搭建、課程思路的梳理到課程資料和內容的選取,以及授課語言表述等方面,進行了數輪的打磨,保證課程的順利實施。
3.協同保障課程實施
我們嘗試使用線上講座的形式,通過微信群進行授課。同一年級的家長形成一個穩定的微信班級,保證云課堂學習的連續性。
在家校協同教育逐漸深入的同時,我們發現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已經不能滿足家長的需要。于是,我們選擇并對接了相關社會資源,進行分工合作。與授課教師進行充分交流后,我們共同完成了課程稿的撰寫和修改,并設置了打卡、提問、討論和課后反饋及獎勵環節,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對課堂進行全程組織與管理,并及時反饋當天的學習內容,使每天40分鐘左右的家長課堂內容活潑輕松,互動良好,大大提高了家長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線下的組織做到無縫對接,如年級組長和班主任負責組織調研的實施,協助建立家長群,并與德育處、心理教師全程跟課,在每天課程結束后,結合當天家長的反饋,與授課教師進行充分交流,以便對課程進行及時調整和修改。
云課堂里,家長們熱情投入和參與,提升了自信心,改善了親子關系,形成了家校教育合力,為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今后,學校將開發和升級更豐富實用的課程,將家長云課堂打造成為更優質的家長云端進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