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娟妮
摘 要:對于初中文科的整體學習而言,歷史學科絕對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這也是學生歷史文化內涵養成的關鍵課程,尤其是在學生進入復雜的社會前,學校的象牙塔教育更能夠培養學生的歷史人文素養和家國情懷。換句話講,初中歷史是歷史教育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孩子聰明好學,對歷史知識的興趣也比較濃厚,所以初中歷史教師及時加強歷史價值觀的滲透,加大學生情感意識培養的力度。
關鍵詞:素質教育;新課改;情感教育
一、 引言
由于歷史本身就是文化現象的集合,所以歷史教育中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榮譽感也是相當濃烈的,同時歷史學科也是高尚的,對于學生的價值教育有著良好的導向。如果學生能學好歷史,不僅能在試卷上取得高分,歷史人文素養和內涵理解能力等也會獲得很好的培養,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好處。由此可見,歷史教師在歷史課堂中開展歷史價值觀滲透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 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意識的意義
(一)滿足課程改革的要求
歷史課堂本來是非常生動有趣的,但是在當前的歷史教育中,常會由于老師所采取的一些教學方法較為落后,且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始終無法提起對歷史知識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在沒有生機和活力的情況下,學生的主動性與探究欲望也得不到發揮,進一步形成惡性循環。另外,初中課堂中教師留給學生們的課堂作業比較多,也會造成歷史作業完成度比較差的情況,進而為歷史知識的復習與學習帶來更大阻礙。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針對歷史教學制定新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十分必要,以達成培養學生情感意識的目的。除了讓學生學會歷史知識以外,教師還要讓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和復習方法,并且對歷史課程當中的原理意義進行理解,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對于歷史知識不僅要做到學習,還要更深一步的理解,了解其中的價值觀和人文內涵,才能在歷史教學當中培養學生情感意識。
(二)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初中歷史考試的重點原本就在于背誦,所以有些學生可能會覺得,就算我平時不怎么努力學習歷史,只要在歷史考試前幾天,我努力背誦,好好復習,最后一定能夠考一個好成績。但經實踐證明,這樣靠鉆歷史考試空子的學習方法及學習方式弊是遠遠大于利的,不僅會讓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越來越差,對于學生未來學習生涯中的歷史學習也極為不利。另外,培養學生理解歷史的人文情懷,了解歷史的文化內涵,其實對于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有所影響,因此學生不僅要理解歷史知識,突擊考試內容,也應盡可能理解歷史本身的文化內涵。歷史文化內涵才是無價之寶,學生要以史為鑒才能夠更好更全面的發展。
(三)落實現代教育的需求
現代教育其實是需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的,但是在歷史教育當中這一點并沒有得到老師及學生的重視。從教師層面來說,歷史教育的地位肯定比不上語文數學英語主三科教育。即使教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達標,但是如果學生不愿意聽,仍舊存在考試期沖刺一下背誦歷史書就可以得到很高分的錯誤思想,那么歷史教學在學生成績、情感意識以及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中的作用也很難體現。雖然歷史這門學科可以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但是學生很難在歷史課堂中學習到家國情懷。就比如說在中國近代當中出現了一系列為中國奮斗,為趕走外國列強侵略奮斗的偉大的民族英雄,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是被記載在歷史當中的,有些歷史名人的簡介雖然在教材當中出現,但卻僅僅是一段兩段的帶過,這對于學生學習歷史是沒有什么具體幫助的。此外,歷史講的是已經發生過的重大事件,重大事件的主要參與角色必然是偉人,這是人物故事的官方記載,可是對于每個歷史人物的背后,初中課堂顯然不能夠讓學生們有更多的了解。過于簡單的介紹,對于學生的歷史文化的熏陶實際作用很小,學生僅僅是看個熱鬧而已。其實我們的民族從未斷過文明的延續,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奇跡的產生難道不應該是一件讓學生們印象深刻的事情嗎?因此,歷史課堂上過于簡單敘述的歷史事件,這是不符合現代歷史教育的要求的。
三、 初中歷史教育中問題意識的培養現狀
在課堂上,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始終停留在初始階段,教師不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學習的興趣,沒有使用更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給初中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壓力。由于歷史課程具有廣泛性,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沒有將歷史知識全面地講給學生聽,未能讓學生充分了解歷史事件的含義。
關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程度這一問題,需要教師不斷加強對歷史課堂的創新,改變傳統教學,要讓學生從心底喜歡學習歷史這門學科,主動地接受知識。目前,教師在課堂上,只是一味地講課,沒有真正關心學生學習的進度如何、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如何,沒有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理解的不夠透徹。
四、 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意識的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培養情感意識
情景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有一種代入感。在歷史教學當中,把一些歷史知識滲透給學生,這種歷史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幫助很大,所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因材施教是對于學生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因為歷史是真實的,所以作為歷史教師應該從多個方面考慮,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帶領學生把歷史從死板的教材中過渡到有血有肉的史實人物中去。單一地講述課本中的歷史事件,學生可能會感到枯燥無味,但是通過情境創設,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每個歷史故事的發展,從而對歷史產生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豐富歷史課堂,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思想,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熱愛學習歷史這門學科,讓情景教學走進歷史課堂,增加教學氣氛。比如說,在歷史事件中,有很多故事需要學生認真去聽、去學習、去理解。與其讓學生們枯燥地聽故事,不如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更加全面了解歷史事件中的人物特點,使學生對歷史事件更加深刻。這樣一來,既增添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答題解惑。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通過播放影片更加加深他們的記憶力,從而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