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文栩
摘 要:初中數學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也是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主要載體。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材版本也在不斷更新,現階段的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也滿足了新課標的要求。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對教材的應用還有所欠缺,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進一步加強對教材的解讀和整合,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文章從當前初中數學教材的優勢入手,對初中數學教材進行了解讀,并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材解讀
一、 引言
數學學科在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教材是進行數學知識傳播的重要途徑。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有針對性地傳授數學知識,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材要得到充分利用,教師就要挖掘其中的重要內容,為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進而積極加入教學中。
二、 當前初中數學教材的優勢
首先,教學內容比以前的版本更加豐富。從當前初中數學教材來看,在教學內容中加入了一些關于數學史的資料,使教學內容更加全面、有趣,從而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同時,章節之間的聯系也更緊密,包含了古今中外的許多內容,還有一些講解數學知識的有趣故事。這些內容的加入使枯燥的數學知識更加生動,學生理解起來也更加容易,還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數學知識博大精深,如果只是簡單地講解理論知識或者數學概念,會大大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思考方向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
其次,教材編排更合理。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材中,不僅有知識點的講解,還加入了一些章后閱讀,以及一些實踐教學方面的內容,這些板塊的增加使課程安排更合理,學生的參與性也更高。而且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凸顯。如果還利用傳統教材開展教學活動,會給教師帶來困難,因為教學內容缺少了和實際生活的聯系性。在新版教材中,教師可以利用數學活動或者思考和探索方面的內容,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這不僅豐富了教師的實踐教學資源,還使學生得到了全面發展。總體來說,現階段的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更符合初中生的成長特點,也滿足了新課標的要求,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進行了有效融合。
三、 對初中數學教材的解讀
(一)深入解讀教材,加強學科認識
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材是根據當前教育情況而重新編寫的,讓學生的學習達到了與時俱進的目的。而且通過對初中數學教材的深入解讀,可以使學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數學知識,學生的知識面也更廣。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需要把教學內容融入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使其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進一步體現了初中數學的實際價值。最新版本的初中數學教材改變了以前煩瑣、陳舊的編寫方向,也打破了單一的課程結構,更傾向于生活方面的數學知識內容。通過這些改變,體現了教材綜合性、實用性的特點,也展示了當前教材編寫的重點,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二)改變編寫理念,豐富教學活動
以前的初中數學教材只注重數學知識點的講解,并且涵蓋的數學習題也比較多,但是現階段的教材安排更側重教學形式,為學生增加了更多互動機會。比如,初中數學教材中每個章節都有對應的“數學活動”,根據這些內容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發散他們的思維,使其具有良好的思維創造能力。在數學活動中,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通過合作和交流,還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加強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讓學生可以以正確的思維解決問題。此外,在編寫數學教材時,還把各個知識點進行了整合,避免了重復出現同一教學內容的情況,學生的知識體系也更完善。
(三)合理設置問題,充實教學素材
初中數學教材中不僅有一些關于知識總結的習題,還有一些觀察和猜想、閱讀與思考等類型的習題。根據這些題型,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研究的興趣,而且這些習題大部分都跟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關,體現了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在此過程中,學生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尋求更好的解決問題方式。在完成章節內容教學以后,還設置有一些復習題,通過這些習題的練習可以讓學生鞏固數學知識;但是這些問題比較簡單,只適合基礎知識的學習,對于一些水平較高的學生難以發揮實質作用。而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材考慮得比較全面,為學生設置了不同程度的習題,可以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整體的數學學習能力。
四、 教學建議
(一)認真研究教材,挖掘新版教材的價值
在利用新版教材進行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把情感教育融入其中,發揮自己教學中的指導優勢,通過語言和行為引導學生學習,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由于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也發生了改變。在以前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枯燥地講解知識點,不在乎學生的學習感受,這樣很難讓學生產生學科共鳴,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也不高。而通過情感的融入,可以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產生不一樣的學習感悟,學習效果也會大大提升,從而也就實現了教師的教學價值。同時,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理念也要轉變,要把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更側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同的教學理念會產生不一樣的教學效果,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會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己對學科內容的認識,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注重學科知識和學生發展的統一性,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時,還要促進其全面發展,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這不僅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當前社會對教師教學方面的要求。如果教師固守以前的教學理念,會被社會所淘汰,從而無法順利開展教學活動。
(二)把握教材精髓,創新教學方法
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一起完成教學任務。這體現了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可以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根據對學生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喜歡實踐性的教學活動,這是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還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如果只是采取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會使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即使教學素材進行了更新,也難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開放題型,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緩解他們學習上的壓力,幫助其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基于此,教師要把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通過不斷互動溝通了解學生,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比如,在當前初中教材中,關于幫家庭記錄生活收支賬目的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記錄賬目的了解,來掌握其數學知識的運用情況,這樣就可以知道學生的真實水平,以后再開展教學活動時就可以針對學生的薄弱點進行有效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