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
摘 要:素質教育的推行,對我國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育工作開展當中,不僅要給予學生智力方面的培養,還要追求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近幾年來,由于我國教育環境的變革,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而在所有地區之中,農村地區面臨的困難當屬最重,這是因農村地區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并且其本身的教學資源相對匱乏造成的。但是并不能因為農村地區目前所存在的現實局限性,就放棄對農村的美術教育工作變革。基于此,文章立足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個性培養,分析概括在美術課堂教學當中,加大對學生個性及創新能力培養力度的原因,并逐步探求在農村小學開展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改變教學方式的措施,以使學生個性得到不斷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農村;小學;美術課堂;個性培養;必要性;對策
一、 引言
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在任何時候,都必須要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尤其是在現當代這樣一個經濟水平飛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時代,人們的精神追求趨向日益明顯。所以對學生進行美術素質教育,也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做到以美育德、以美育智。農村地區,作為我國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域,教育理念也相對滯后。因此,要想真正完成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的變革,培養小學生的美術個性,挖掘學生的美術創新能力,就必須因地制宜地制訂創新性計劃,實現農村地區小學美術教學的個性化授課方式。
二、 農村美術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開展美術教育的改革工作,要具備國家的相關政策支撐。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把學校美育工作納入督導評估和考核體系,將‘軟任務轉化成為‘硬指標,完善大中小學相銜接的美育課程體系,構建基礎知識,核心素養,專項特長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第二,就是受到我國教育環境的變革影響。隨著我國教育質量和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們對人才的需求也有所提高,學校將加大對具備綜合性能力的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而僅擅長某一方面的單一性人才便需要提升自己的綜合水平。第三,受當代科技發展水平影響,人們首先會追求物質上的滿足感,當人們能夠滿足自己的物質基礎時,便轉而不斷追求精神世界的享受。而要想在精神層面得到享受,就必須注重藝術審美等方面的培養與熏陶。因此,對學生開展美術教育活動,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讓學生在追求精神享受的時候,潛移默化地使情操得到培養。由以上幾方面可知,農村美術教育改革已引起我國足夠的重視。在對農村傳統美術教育進行改革時,需要我們根據農村特有的條件及學生的特點探索出適宜學生學習的教育方法,使學生美術個性能力不斷得到培養與提高,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三、 傳統農村地區美術教學課堂的缺陷分析
(一)美術課在多數時候被視為其他專業課程的附庸品
農村地區的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與城市地區相比,長期以來都呈現落后的狀況。這是農村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育工作的時候,不得不面臨的現實狀況。所以,在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學校看來,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課成績,有利于學校增強文化競爭力,縮短與其他城市類學校之間的差距。正是由于這種教育理念的影響,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學校會將主要的教學精力集中在專業課程教學上,對于美術等副科,事實上一直呈現可有可無的態度。不僅如此,有的學校在課程安排當中,完全沒有為美術教學安排課程時間;還有的學校在教育工作開展當中,任由其他專業課程教師占據美術課時間,導致美術課程的安排流于形式;有的學校雖然注重開展美術教育工作,但是美術教師對待美術教學的態度各有不同,他們將美術教育簡單地理解為繪畫教育,總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創作一些簡單的繪畫作品,然后由教師為學生打分評估。得不到重視的美術學科,便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質量,更加難以奢望追求培養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美術創新潛力了。
(二)農村地區的美術教師師資力量薄弱
受長期以來教育資源匱乏的影響,農村地區的學校在培養師資力量的時候,總是把主要的財力和物力都投入到專業文化課程老師的培養方面,而美術、體育等科目的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卻因難以受到各學校及家長的重視而無法被解決,而且更多地方卻在由語文、數學等文化課教師暫代美術教師進行教學。首先,文化課類的教師肯定擅長的是文化課的教學,他們并沒有經歷過專業的美術教育,也沒有專業的美術教育方式方法,那么自然也難以給學生最好的美術教育。其次,由于這些兼任多門課程的教師,平時的教學工作量就比較大,因此教師并不能在美術這類科目上傾注太大的精力,給予學生優質的美術教育。總之美術教師的師資力量薄弱,是農村地區美術教學一個非常顯著的缺陷。
(三)學生的個性及創新能力較弱
受農村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農村地區的學生對外界事物的認識是非常有限的,他們無法像城市地區的學生那樣,接受多種形式、多種層次、多個領域的教育。相反,這些學生每天生活在相對閉塞的環境當中,能夠接觸到的教育資源也非常少,所以學生認識事物、觀察世界都非常地淺薄和片面,沒有辦法掌握事物的重點和特點。在農村學生中,這種現象屢見不鮮,并在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無限放大為學生的思路過于淺顯常見,無法進行深層次的創新。在進行美術教學的學習與創作時,學生常出現作品內容枯燥雷同等問題,難以有效發揮自己的個性與特點。
四、 優化農村地區美術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農村地區學生的美術個性及創新潛力的措施
(一)不斷加大對美術師資力量的專業化培養力度,構建美術教學平臺
要達到提高美術教學總體水平的目標,組建一批專業化知識性教師團隊必不可少。而農村因為教學資源極度匱乏,農村學生所能夠接觸到的教育資源也相對有限,所以還要尋找相應的辦法來擴充農村地區的美術教育資源。首先,在師資力量培養方面,可以綜合采用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所謂線下培訓,農村地區的各個學校之間,可以聯合舉辦美術教師培訓專業知識講座,邀請其他地區的優秀美術教師到校來進行經驗分享;而線上培訓方式相較于線下培訓方式更加便捷,而且教師能夠接觸到的教育資源也會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