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興會
摘 要: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發展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各階段教學都在積極地進行改革,而改革的方向主要在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上。其中,在教育理念方面,要求教師將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作為中心?;诖?,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外,還須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創新。文章以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為研究重點,主要分析了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同時總結出了生活化地理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教育;地理教學;生活化教學
一、 引言
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教師應讓學生學會學習,并且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當中。在此教學要求下,教師必須將生活元素融入實踐教學中,才能凸顯出教學的真正意義?;诖耍诔踔械乩斫虒W中,教師需要充分地研究地理知識內容,尤其要針對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要設計出與之相應的生活化教學模式,從而促使學生將地理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掌握運用生活中事物學習地理知識點的能力。通過生活化的地理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的質量,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
二、 實現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生活化地理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從被動性的學習,轉變為主動性的學習。而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將地理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中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學生可以通過體驗生活的方式,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有吸引力,所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樂趣。
(二)生活化地理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地理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在當前的初中地理課堂中,普遍存在學生理解能力不足的問題,這一問題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效率。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運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繼而提高地理教學的質量。教師通過長期的地理教學實踐,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這主要是因為將生活元素融入地理教學中,能夠將原本抽象的知識轉變為生動的、具體的知識,可以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三)生活化地理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現代教育理念下,不僅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更要求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而當下初中地理教學中,如果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把實際生活與地理知識結合起來,同時在地理課堂中以實踐體驗的形式來學習和應用地理知識。此外,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運用地理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不僅可以鞏固已學的地理知識,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進而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認知。由此可見,以生活作為教學的基礎,是現代教學方式改革的有效措施和趨勢,同時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之一。
三、 實現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現代初中地理教學雖然很早就提倡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但是仍然處在探索和實驗的階段,下文主要以初中地理教學實踐為根據,對生活化教學模式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一)建立地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
前文提及知識源自生活,也將用之于生活。所以在開展初中地理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以教材所涉及的內容為基礎,詳細地研究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將課本知識與生活融為一體。通俗地講,教師必須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此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進而使學生養成從生活視角看待地理問題的習慣。首先,教師要想建立生活和地理知識的聯系,就必須從學生的意識方面著手。也就是幫助學生養成通過生活來體驗學習知識的意識,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有熱愛生活的思想和善于觀察生活的能力,
這樣他們才能適應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其次,教師還要從學生的學習習慣方面著手,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多以生活元素作為地理知識的載體。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通過自身對生活的認知,對地理知識展開分析和探究。教師通過在教學中將實際生活和地理教學結合在一起,可以創設出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情境。
例如,教師在開展關于“地球自轉”知識的教學活動時,就可以將教學知識與生活元素相結合,為學生營造出高效的學習氛圍。如,根據“地球自轉”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提出問題:“想必同學們在生活中,都使用過抽水馬桶吧,那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沖水時漩渦的旋轉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就會努力地回想實際生活中使用抽水馬桶的景象,有的學生還會用手模仿漩渦的旋轉形式。為了更好地開展生活化教學方式,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相關的教學方案。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索馬桶沖水的視頻,繼而播放給學生,如此一來就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此外,為了突出生活化教學的優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說出實際生活中與地球自轉相關的現象。此時,學生會根據教師提示,說出“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等。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將地理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體驗
創設情境教學法是現代各階段教學中,應用較為廣泛且教學效果比較顯著的方式。而在當下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將生活化教學和情境化教學相結合,從而創設出更加高效的生活化情境教學模式。首先,在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時,教師需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尋找實際生活中與之對應的元素,以此提高生活化教學情境的真實性和形象性。其次,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要求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所以在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時,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體驗和參與度,從而使學生完全融入情境中,進而更好地發揮出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優勢。
例如,教師在教學“降水的變化和分布”知識點時,就可以采用創設生活情境的教學模式。如,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情境中:“同學們喜不喜歡旅游,那有沒有去過我國的干旱地區,或者熱帶雨林地區,比如西雙版納地區?”此時學生的思維在問題的引導下,必然會活躍起來,有的學生甚至會想象熱帶雨林的風景。為了提高生活化教學情境的真實性,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功能,向學生展示西雙版納的風景。同時,教師還要提出針對性的問題,以便將學生引導到本節課的教學知識點中,如“同學們是否知道熱帶雨林的形成主要需要哪些因素?”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積極地進行討論,有的說“光照”,有的說“溫度”,而有的學生會說“降水”。根據學生的答案,教師就可以順勢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生活化教學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強學生對地理環境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生對實際生活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