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林立芬
摘 要: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高效的英語教學模式,通過教學主體地位的轉變,從內在喚醒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實現英語教學目標。文章針對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語項目式學習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探討項目式學習在英語課堂的應用策略,為推進英語教學的改革,提升英語教學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英語教學;項目式學習;信息化;語言應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2-0141-02
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給英語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沖擊,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已經落伍,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形式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教學質量也不高。而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圍繞學生來開展教學的教學方式,將課堂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建立一系列獨立學習流程,從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有利于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踐指出英語項目式學習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具體的教學案例分析,總結出信息化背景下英語項目式學習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信息化背景下英語項目式學習存在的問題
1.項目設計缺乏創意
信息化建設背景要求教師強化英語項目式學習,積極開展教學工作。項目設計是其中的關鍵環節,但是經常存在項目設計缺乏創意的現象,學生對此感到枯燥乏味,這就難以推進項目教學的有效進行。
2.項目主題模糊
即使有些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英語項目學習教學工作,但是項目主題卻存在模糊的問題,難以起到引導作用,項目學習的拓展也會受到影響,不能取得較好的項目學習成效。
3.項目計劃安排不到位
為推進項目式學習的積極開展,教師應當提前進行項目計劃安排。然而,往往存在項目計劃安排不到位的情況,比如忽略一些重要的問題,這不利于項目的有效開展,影響實際開展效果。
4.項目學習協作能力欠缺
在項目式學習實踐階段,英語教師不難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的學習協作能力欠缺,這會大大降低項目開展效率,嚴重阻礙有關實踐教學工作的進行。
5.缺少實踐成果展示
在英語項目式學習過程中,教師往往更注重實踐教學,忽視了實踐成果展示。學生們可能擁有不同的展示方法,制作作品也有所不同,而教師為節約時間往往忽略該部分,使得學生表現力下降,不利于項目式學習實踐的開展。
二、信息化背景下英語項目式學習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英語教學形式越來越豐富、多樣化,就項目式教學法而言,其具體的實施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1.設計項目,創設情境
以英語九年級下冊課程為例,比如在學習tourist、guide知識板塊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個著名旅游景點視頻,先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就具體景點進行解說,包括當地的歷史文化、人物事跡以及特色美食等。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使用電子設備對景點相關的內容進行搜索和查閱,進一步擴展學生的知識范圍。接下來便可以引出相應的教學主題,比如“Tourist Guide to Zhenjiang”,以完成該主題項目為目標,讓學生將所掌握的信息,用英語形式進行表述。至于內容框架,教師可以先規劃一個大的標準,細節內容則由學生自主補充。這樣設計完成的學習情境要比提前設定教學情境更加真實具體,學生以自己所學知識為基礎,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自由設計,既有樂趣又具挑戰性,更容易激起學生的探究和學習欲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明確主題,分工合作
在創設了學習項目之后,還需要確立一個具體的主題,同樣以“Tourist Guide to Zhenjiang”為例,鎮江的旅游指南只是一個方向,具體可以包括景區介紹、飲食介紹以及民間風俗文化等多方面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不同的主題進行資料收集。在該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組合成多個合作小組,各小組成員分別針對其中一個主題來進行研究,并選出小組長,最后對成員收集資料進行整合。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項目完成效率,而且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其團隊協作意識。
3.分析問題,制訂計劃
主題明確之后,還需要有詳細的計劃安排,使每個學生都了解自己在項目中承擔的角色和責任,以保證整個學習項目的有效落實,避免發生資料收集重復或者內容混亂的現象,影響項目合作進度。當然,在計劃實際執行過程中,難以避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一些專業的旅游詞匯的盲點及英語語法知識應用的困難等,針對該類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多渠道獲取解決方案,比如可以與同學、老師互相探討解決,也可以自行查閱相關詞典、書籍,或者可以通過網絡向有關人士咨詢。項目學習的內容雖然是綜合的、復雜的,但是形式是開放而自由的,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探索多種問題解決路徑,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應用意識有很大幫助。
4.資料收集,協作探究
做好計劃分工之后便可以分別進行資料收集。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的來源十分廣泛,學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從多個網站獲取信息,比如BBS論壇、視頻廣播以及聊天室等。然后再按照項目要求將資料分類整理,用以進行小組資料共享。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化網絡平臺建立一個師生交流群或者開設相應的交流課堂,學生可以將自己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收集到的資料上傳到共享平臺與其他同學進行探討,或者留言給教師咨詢相關的專業問題,充分開展師生之間的合作,提高項目開展效率。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隨時了解項目的進展情況,從而做出有針對性調整和指導,把握整體項目方向的正確性。在整個資料收集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自主發現和搜索資源的方法,而且師生的交流頻率也更加密切,在豐富學生知識內涵的同時,也增進了師生的友誼,幫助學生更加深刻認識到了多人協作的重要性,感受到集體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5.制作作品,展示成果
資料收集齊全之后,最后便是信息融合與作品展示環節。首先,各個小組要將收集到的資料按照設計思路進行有序整理,然后根據作品內容來選擇要展現的方式,比如可以是網頁形式,也可以是多媒體動畫形式,或者小報、文檔等。如在對“Tourist Guide to Zhenjiang”這一板塊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將學生一共分為四個項目學習小組,其中第一組采用PPT演示方法,配合鎮江的地理圖片,對當地的人文地理、環境景點等進行展示;第二組采用角色扮演展示方法,配合多媒體音頻和影像,表演發生在鎮江的《白蛇傳》故事,講述當地的民俗文化和歷史名典;第三組采用英文故事敘述方法,比如講述《劉備招親》《鍋蓋面》等;第四組用電子小報的方式呈現鎮江的飲食文化“三鮮兩頭三怪”。通過對所選主題進行自我評價和修正,最后選出適合本小組的方式來展示本組的研究成果。展現形式不一,內容多樣,既體現出學生獨特的視角,也展示了學生的個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項目式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尤其在信息技術支持下,項目式教學方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歸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實踐證明,采用項目式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廣度,促進學生、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其優勢是綜合的、多維度的,值得被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浪,王忠林.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綜合英語》課程改革研究[J].海外英語,2020(09).
[2]蔣玉中.英語項目式學習的要素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2020(04).
[3]毛燕.PBL項目式學習在英語閱讀過程中的建構作用[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