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德 吳欣哲 陳楊龍


摘 要: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本文從現狀、挑戰和對策出發,分析了我國養老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的現狀,梳理了養老面臨的服務人員極度短缺,醫療資源缺口較大,防控物資采購困難,短期需求大為減少,老人護理難度加大等挑戰,并提出調配資源、建立機制、加強防控,轉變理念、更新技術、推進“智慧養老”,強化保障、重視引導、確保政策支持三方面對策建議。
關鍵詞:常態化疫情防控;養老產業;現狀;挑戰;對策
本文索引:王慶德,吳欣哲,陳楊龍.<變量 2>[J].中國商論,2021(15):-126.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8(a)--03
隨著疫情形勢得到有效控制,我國逐漸轉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經濟逐漸企穩回升。然而,從長期來看,此次危機亦是產業結構重新調整的一次機會。2003年的“非典”,為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出現提供了機遇。同樣,此次危機亦將對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產生更為深遠、更為深刻的影響。
各行各業中,養老行業經受的考驗尤為嚴峻。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養老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老年人口的需求日益受到國家和市場的重視。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養老行業作為服務于老齡人群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面臨防控需求驟增、養老服務人員短缺等問題的挑戰,急需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市場引導。
1 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老齡化進程正在不斷加速。為加快養老產業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國辦發〔2019〕5號文要求加快發展養老服務產業,民函〔2020〕13號文確定了第五批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2020年國家統計局發布《養老產業統計分類》,為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我國養老產業發展迅速。截至2019年6月,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17.33萬個,其中備案注冊機構2.99萬個,共有床位735.3萬張。即便如此,我國當前養老服務需求滿足率僅為16%,遠不能滿足老齡人口的需求,養老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如圖1、圖2所示。
2 我國養老產業面臨的挑戰
2020年2月,我國服務業生產指數累計同比增速-13.0%,出現負增長。養老產業屬于服務業,情勢不容樂觀。
2.1 養老服務人員極度短缺,短期離崗和長期流失并存
短期來看,城市中的養老護工等服務人員多數來自外地農村,由于春節假期延長等影響,護工多滯留在外地,返工前還需居家隔離14天,這意味著護理人員普遍離崗超過1個月。根據對一些養老機構的調查,由于大部分護理人員難以及時返崗復工,機構主要管理者不得不親自上陣完成所有任務,工作負擔沉重,休息嚴重不足。此外,長期來看,養老行業工資待遇不高,相關專業人員培養體系不完善、缺乏吸引力,造成養老服務人員流失,也將影響復工復產的進度。
2.2 養老機構對醫療資源需求缺口較大,僅次于醫院
養老機構對于醫療資源的需求量,僅次于醫院排在第二位,存在較大缺口,包括醫護人員、藥品供應、醫用耗材(醫用口罩、醫用手套、醫用消毒液)等。而且與醫院相比,養老機構日常占有和儲備的醫療資源十分有限,而危機之下需求量大增,這一矛盾尤為突出。
2.3 防控物資采購困難,運營成本大幅增加
老人生理上免疫力弱,對各種疾病抵抗力低;養老機構又屬聚集性場所,必然成為防控的重點。嚴格的防控措施增加了養老機構的運營成本,包括統一采購防控物資、加大衛生清潔消殺力度、保證食品供應等。據部分養老機構反映,其醫用物資費用高出平時約10倍。即使這樣,許多物資仍然短缺,采購人員有苦難言。
2.4 養老行業短期需求大幅減少,各類服務幾乎停滯
一方面是防控期間運營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全行業短期需求的大幅減少。在居家隔離的限制下,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需求大幅減少,養老護理上門服務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服務幾乎停滯,機構養老需求也必然減少。養老行業屬于微利行業,成本提高和需求減少兩者疊加,給養老企業的財務狀況帶來嚴峻考驗。
2.5 老人心理較為脆弱,護理難度和強度增大
老人心理上比較脆弱。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部分養老機構采取封院措施,老人不能被接回家過年,家人也無法探視,造成部分老人陷入心慌、失眠和食欲不振。此外,老人獲取信息能力差,需花費大量精力和耐心解釋與安撫,大大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難度和工作壓力。
3 對策建議
為應對沖擊,幫助我國養老產業渡過難關,支持養老產業轉型升級,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建議。
3.1 調配資源,建立機制,加強防控
一是深化細化防控措施。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熱成像篩查儀、測溫安檢門、照護機器人、生命體征監測等最新技術,提高防控效率,緩解工作人員壓力,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勤通風,勤換洗老人衣物,保持環境清潔和定時消殺,每天數次測量體溫,出現疑似癥狀及時隔離。有必要的地區應采取封閉式管理,限制家屬等探望。
二是確保養老機構對醫療資源的需求。養老機構性質特殊,民政部門可根據入住老人數量和物資情況統計,充分掌握各養老機構需求,統一調配資源或組織采購,而不是讓各個機構到市場上去搶購。
三是推廣遠程問診、視頻問診、網絡問診。幫助居家、社區、機構老人與醫院專家對接,這樣既能有效節省醫療資源,又能保障老人健康需求。
四是加強網格化管理,發揮基層作用。防控期間,不少老人因防護意識薄弱仍有外出,事后又因記憶力衰退無法描繪出準確行動軌跡,給排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力。要充分發揮鄉鎮衛生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作用,加強網格化管理,以定期健康普查信息為基礎,以便攜式定位設備為補充,以大數據智能分析系統為依靠,促進網格管理智能化。
五是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制度。養老機構的運營本身就伴隨著多種風險,除此次風險之外,還包括流感風險、食品安全、消防事故等風險。要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建立風險管理領導負責制,制定應急預案,開展定期演練,加強員工培訓,將制度內化為面對突發狀況時的執行力,杜絕“墻上制度”和“紙面文章”。
3.2 轉變理念,更新技術,推進“智慧養老”
一是推進“互聯網+養老”。幫助養老機構積極對接醫療平臺,推進“互聯網+醫療”,大力推行遠程診斷、健康咨詢、線上宣教、居家指導、慢病管理等新手段,減輕醫院壓力,防止疫情擴散。
二是加強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更新軟硬件設施。促進養老產業與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深度融合,例如運用遠程安保系統及時防止老人發生意外,運用可穿戴設備監測老人定位和心率情況等。
三是建設國家養老機構信息管理系統。一方面,從供給側加強對養老機構基礎信息的采集和動態管理,并加強與其他公共信息平臺的銜接互認;另一方面,加強需求側對老年人各種需求的對接,并在此基礎上提供精準、快速、個性化的養老服務。
四是推動“智慧養老”產業發展,打造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此次危機中,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投入使用人工智能服務機器人,極大地緩解了照護人力不足的問題,降低了醫護人員與患者交叉感染的風險。當前智能機器人已具備自主行走、自動充電、智能呼叫、智能看護、親情互動、健康數據動態監測等功能,還擁有強大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加貼合居家養老需求。大膽改革創新,在全國建設一批“智慧養老院”,積極探索智能化養老的多種模式,不斷擴大智慧居家養老的受益人群。
3.3 強化保障,重視引導,確保政策支持
一是發放防控專項運營補助。應根據受沖擊的影響程度,對養老行業制定相應政策和專項補貼等措施,以保證養老機構的正常運行。養老機構性質特殊,一旦倒閉很可能波及老人及其所屬家庭。建議根據防控期間實際收住老年人床位數量,由各地制定適當標準,發放一次性運營補助。
二是落實租金減免政策。例如,江蘇省出臺政策,對租用國企經營性房產的養老機構,可最多減免三個月的租金;資金支付困難的,可以延期收取租金。鼓勵社會資本建設的經營性載體對承租的養老機構減免租金。
三是落實稅收減免和社保稅費減免政策。落實稅收減免,對受疫情沖擊確有困難的養老機構,可減免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稅目。對受疫情沖擊確實無法按期繳納稅款的機構,可最長延期6個月繳納。減免各項社保稅費,減輕養老企業社保負擔。對屬于中小微企業的養老服務機構,免征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并階段性下調基本醫療保險繳費費率。對受沖擊導致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養老服務機構,可按規定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
四是加強政策落實力度,推進試點改革創新。推動各地加快落實稅費、土地、人才等各項優惠支持政策,鼓勵各方力量共同推動養老產業發展。深入開展養老服務綜合改革等試點工作,及時總結推廣各地試點經驗。
五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持續加大政府投入,撥付中央預算資金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同時,支持社會資本通過公建民營、發行專項債券等方式,增加養老產業有效供給,滿足多層次養老需求。
參考文獻
何宏蓮,李曉東.我國養老產業集群發展應對人口老齡化策略[J].學術交流,2020(10):133-140+192.
楊武.新時代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趨勢與意義[J].人民論壇,2019(19):66-67.
張博,韓俊江.“互聯網+”下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研究[J].宏觀經濟管理,2018(12):40-44.
嚴勇.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養老服務業[J].人民論壇,2019(24): 124-125.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Pension Industry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ate Information Centre? WANG Qingd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WU Xinzh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 Yanglong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rmalized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hug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Chinas elderly care industry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Demand is greatly reduced and elderly care is more difficul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such as allocating resources, establishing mechanisms, strengthe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anging concepts, updating technology, promoting "smart elderly care", strengthening securit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guidance, and ensuring policy support.
Keywords: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nsion industry; status quo; challenges;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