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
“能夠為挽救患者生命盡一份力,這個端午節小長假過得特別有意義。”6月13日上午,我省館陶縣3名無償獻血志愿者,跨越1500余公里為四川省德陽市一名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成功捐獻血小板1200毫升。今年6月初,德陽市36歲的患者鄧某因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病情加重,急需O型血血小板用于治療,但當地血源供應不足,患者家屬通過網絡平臺尋求幫助。館陶縣小桔燈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隊長杲光興看到網絡求助后,迅速與患者家屬及德陽血站取得聯系,了解核實相關情況后,在小桔燈無償獻血微信群發出捐獻倡議,得到隊員們積極響應。最終,確定了徐樹亮、尚永安、劉朋忠等3名符合條件的血小板捐獻志愿者。13日清晨,3名志愿者抵達德陽,每人捐獻血小板400毫升并及時輸入患者體內。患者目前病情穩定。
北京日報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北京冬奧會,北京市2021年城市志愿者工作將貫穿全年。12日,全市各區各系統紛紛啟動城市志愿服務活動,約8萬名城市志愿者將在紅色基地、冬奧場館、交通樞紐、公共文化機構和重點公園等點位開展志愿服務。
12日上午,經開區在南海子公園組織了主題團日活動暨城市志愿服務啟動儀式。今年,經開區將志愿服務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在全區共設立博大公園、榮京東街地鐵站、榮昌東街地鐵站、同濟南路地鐵站、中芯花園社區、卡爾百麗社區6個志愿服務點位,在參與志愿服務的同時,宣講黨史、區史。
“作為志愿者,我們要在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引領下,做城市志愿服務的推動者和實踐者,為志愿服務貢獻青春力量。”同濟南路地鐵站城市志愿者劉鈺說。當天,海淀區也舉行了城市志愿服務啟動儀式,2750名城市志愿者集中上崗,將在全區15個城市志愿服務站點和35個重點社區開展特色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在豐臺區,2000余名城市志愿者將在北京南站、抗戰館、長辛店二七紀念館等地設立志愿服務站點,為市民和廣大游客提供服務,為城市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人民網
6月19日,“我為群眾辦實事”北京延慶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大集暨志愿服務點單派單項目展示對接會活動在八達嶺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本次活動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主題,分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大集的啟動與志愿服務點單派單項目展示對接兩個環節。開幕式上,延慶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遠,延慶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閆承發,延慶區政協副主席張留全為18個街鄉志愿服務協會授牌,延慶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黃克瀛致辭,正式啟動本次“新時代文明實踐大集活動”,427個實踐站的新任“當家人”分時段入場,精準對接百姓需求,主動認領志愿服務項目。
據了解,延慶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來,聚焦群眾身邊關鍵小事兒,推出“點單派單”“四需民情信息”“‘延慶鄉親志愿服務”等平臺。
通過分析今年以來的1056件“四需”民情信息,延慶區聚焦百姓需要且喜愛的志愿服務內容,統籌全區38家單位及部門,設置文明實踐、理論宣教、健康體育、科技普及、冬奧普及、文化服務、教育服務和法律咨詢八類項目,精心策劃并推出120余項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進行現場服務、項目展示及資源對接,不斷探索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