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媒體時代之下,廣大人民群眾的新聞收看方式、信息傳播模式產生了很大變化,使得傳統的電視新聞編制理念、制作方法逐漸落后于社會發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制作的創新背景,以此闡明電視新聞工作者面臨的劣勢挑戰與優勢機遇。然后,從穩固既有優勢、優化受眾管理等角度入手,提出了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制作的創新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受眾群體
引言:
近幾年來,隨著新媒體的蓬勃發展,以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受到了很大沖擊,并表現出了收視率下降、市場規模壓縮、社會影響力弱化等一系列負面問題。在此情況下,媒體融合的新理念逐漸產生,為傳統媒體的“自救”、“自新”、“自強”提供了思路方向。由此,電視新聞工作者便身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優勢與劣勢兼有的復雜環境當中,其創新實踐也應以現狀背景為基礎,以趨利避害為主題。
一、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制作的創新背景
第一,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制作的劣勢與挑戰。新媒體具有信息傳播快、資源更新快、主體交互快的特點,促使現代人在查找、接收和評價信息,也越來越傾向于“快需求”、“快節奏”。而反觀傳統媒體領域,一個電視新聞節目的編制產出,需要經歷策劃選題、采訪拍攝、后期制作、報送審查等多個環節,且在播出時間上具有明顯的固定性、周期性特點。這樣一來,新聞內容在正式播出時,通常已經過去了數小時甚至數日,與受眾群體的認知特點、接收需求相偏離。同時,電視新聞在信息輸出上存在較強的單向性特點,難以與受眾建立互動關系。相比之下,新媒體產品可依托網絡平臺展現出良好的即時性與交互性,這對電視新聞節目構成了很大威脅[1]。
第二,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制作的優勢與機遇。網絡環境具有很強的虛擬性與復雜性,且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市場規范機制,所以新媒體平臺中信息的真實性存在很大波動。相較而言,電視媒體作為黨和國家的“喉舌”,保有嚴格的審查體系與成熟的市場機制,所以其內容可信度極高。在此背景下,廣大受眾群體對電視新聞節目的信任程度更高,這是新媒體不可比擬的巨大優勢。同時,在媒體融合的視域下,電視新聞工作者可從新媒體領域中汲取養分,進而形成了巨大的提升空間與多元的發展路徑。
二、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制作的創新建議
(一)穩固既有優勢,發揮節目特色
在新媒體時代中,電視新聞工作者應堅持“先生存,后發展”的創新理念,即先做到“固本”,注重自身既有優勢的穩固保留與強化提升。在此基礎上,再嘗試“求新”,實現自身短板的逐步補齊。例如,基于電視新聞“講真話,說事實”的固有特點,相關人員在編制節目時,應嚴格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客觀性,避免將偏誤、消極的信息輸出給觀眾,動搖電視新聞在受眾心中的權威地位。在此基礎上,可將“辟謠”作為選題規劃的方向之一,針對網絡環境中真假難辨的虛假信息進行證偽辟除,以發揮出電視新聞節目維護社會和諧、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價值。此外,相關人員還可將百姓的身邊事作為報道重點,以此體現出新媒體所不具備的地域性特征,實現特定受眾群體的吸引與維系[2]。
(二)優化受眾管理,創設互動機制
現階段,媒體市場的主導地位越來越傾向于受眾方,如何提高媒體服務體驗,隨之成為了新舊媒體工作者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對此,電視新聞工作者應及時意識到傳統媒體在互動能力方面的欠缺性,并采取出有效的應對手段,實現受眾管理質量的提升。例如,相關人員可在微信、新浪微博、知乎、百度貼吧等熱門的網絡平臺中建立官方賬號或節目社群,并將其作為節目預告、新聞發布、受眾交流的“主陣地”。這樣一來,電視新聞節目的單向性輸出特點將被有效弱化,從而拉近節目與受眾之間的情感距離,并在穩固現有受眾的基礎上,實現潛在受眾的有效挖掘。此外,廣播新聞工作者還可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線下的粉絲交流活動,進而與受眾面對面地進行互動反饋,以使受眾到形成遠超新媒體虛擬環境的體驗感,強化其對節目及主創團隊的認可與喜愛。
(三)運用先進資源,深化媒體融合
在創新視域下,電視新聞工作者切不可將新媒體技術、新媒體模式等新興資源視為“洪水猛獸”,而是要全面分析新媒體的優勢特點與可用之處,并靈活、適度地化為己用,以達到媒體融合的深化效果。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央電視臺就在節目中引入了“直播帶貨”的新媒體模式,在播送基層扶貧助農新聞的同時,收獲了可觀的農產品推廣與營銷效果,并受到了廣大受眾的支持與好評。此外,央視老牌法制新聞節目《今日說法》也將編制思路延伸至新媒體領域,制作播出了多個普法短視頻,既充分迎合了受眾碎片化、快節奏的信息接收特點,也達到了有效的法制信息傳播效果,充分享受到了媒體融合的“福利”。
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中,傳統媒體對我國傳媒領域的壟斷被打破,電視新聞工作者必須要認清時代挑戰、立足受眾需求,進行節目內容、傳播方式、互動形式等方面的創新轉型。只有樹立起創新化、融合化的發展機制與傳媒觀念,電視新聞工作者才能保證編制產出的作品順應社會實際、滿足受眾需求,進而在新媒體時代下抓穩機遇、在市場競爭洪流中站穩腳跟,發揮出引導社會輿論、維護社會和諧的職能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東.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技巧的創新思考[J].科技傳播,2018,10(14):96-97.
[2]李東方.論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方法[J].新聞傳播,2018(08):95-96.
作者簡介:白一彤,女,籍貫:吉林前郭,蒙古族,1986年1月出生,學歷:本科,職稱:編輯,研究方向: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