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賜平



一 、背景分析
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的課堂也漸漸地發生著變化。作為一線的老師,我們應該在教學中巧妙地將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把教學內容引向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挖掘和利用學生的創新思維,讓教學回歸課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折扣》的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教育平臺,讓課堂教學貼近于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生活,學會生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賦予課堂以生命和活力,讓數學課堂因信息技術而精彩。
二、課堂實錄
教學內容:折扣
教學目標:
1.利用購物網站體現商品打折的情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處處用數學。
2.通過經歷網上購物的情景,掌握“折扣”的概念,明確折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相同,并能正確地解答這一類應用題,會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合理消費和一方有難,百方支援的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折扣”的概念,并會解決這一類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掌握“折扣”的概念,并會解決這一類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掌握概念
1.師:老師今天打開一個購物網站,發現一件漂亮的衣服在做促銷,(如圖1)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1:這件衣服比原來便宜了20元。
生2:這件衣服打了4.9折。
2.師:在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或百分之幾十叫做打幾折,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減到七角五分叫打七五折。
3.出示幻燈片:齊讀折扣的概念。強調幾折是表示原價的十分之幾,即原價的百分之幾十。
4.看圖說出各折扣海報表示商品是原價的百分之幾。(如圖2)
(學生們很快就說出了每幅圖的價錢,是原價的百分之幾。最后一幅圖也難不到他們,很快就得出是原價的50%)
設計意圖:網上購物越來越風行,我以購物網站打折的信息,導入新課,開門見山學習折扣的概念,從網站的截圖直觀地理解商品打折后價錢更便宜。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練習鞏固折扣的概念,并為下面學習相關的應用題作鋪墊。
(二)設置情景,解決問題
學習例1
1.師:打折后商品價格便宜了,所以購物要貨比三家,精打細算。老師打算購買一輛自行車,看了兩家商店(如圖3)我應該去哪一家商店購買呢?
生:益美商店打八五折,也就是現價是原價的85%。求180的85%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原價×折扣=現價。
180×85%=153(元)。
老師應該去益美商店購買。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益美商店自行車的實際售價,體會商品打八五折就是商品價格是原價的85%,其實是屬于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
2.出示例題2:求購買原價為160元的隨身聽,花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元?
生討論得出——
結論1:九折就是原價的90%,即比原價便宜了(1-90%)求160的(1-90%)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160×(1-90%)
結論2:用原價減去折后的價格,就是便宜了的價錢。
160-160×90%
設計意圖:在學習例1時,我重組了一下教材,通過比較兩家商店同一商品的售價,讓學生在購物的情景中學習折扣的應用題,理解這一類應用題實際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題目。掌握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更體現出貨比三家的精明消費觀念。而例2的學習中,允許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三)情景應用,加深體驗
1.實物投影課本第13頁第1題。(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五折是原價的50%,也可以說是半價,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而多種的組合方法更體現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2.實物投影課本第13頁第3題。(讓學生理解9.6元的含義及它與八折的關系。打八折就是便宜了20%,已知一個數的20%是9.6,求這個數可以列方程解或用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在一系列的練習中鞏固知識及其運用的方法,提倡解決問題的多樣性。也有同學在解決第1題時提出,晚上八時后的面包已經不太新鮮了,寧愿正價時購買。我在肯定的同時也發現了同學們是按需消費,不會盲目的被低價沖昏頭腦。
(四)小結收獲
(五)合作探究,知識延伸
1.(圖4:成為一名商場經理,為彩電定下折扣,復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加深理解百分數和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同學們最后討論得出折扣定在八五折到八八折是最好的,顧客得到優惠,商場也有利潤)
2.(圖5:這道題具有比較開闊的思維空間,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挑戰。要盡可能使學生感悟以下兩點:1.可以在兩家或兩家以上商店組合購買;2.要樂于幫助有困難的人。學生在分組討論解決問題時響起背景音樂《愛的奉獻》)
設計意圖:兩道知識延伸的題目,讓學生代入商場經理的角色,參加“送溫暖”活動,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加深百分數的應用題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實例,進行了愛心教育。
(六)作業布置
老師想要購買一本《西游記》請同學們回家幫老師上網查一下,到哪一個網站上買才最劃算。并把鏈接發到老師QQ上。同學們可到http://wenku.baidu.com/view/197c5bf4aa00b52acfc7cae2.html下載相關折扣習題完成。并請同學們把這節課的收獲、疑問及對老師的意見、建議發到QQ上。
設計意圖:網上購書要涉及到價錢、運費、快遞時間等問題,學生在這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利用QQ進行作業交流更能讓學生體現現代信息溝通的便捷。
三、反思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和學生圍繞著學習目標,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掌握折扣的概念,并解決了一系列與折扣有關的數學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以網購這一熱門潮流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地接收了大量的信息——促銷、網購、合理消費、銷售利潤等等。雖然問題的難度層層遞進,但由于有多媒體教學平臺的運用,利用網絡截圖、PPT、播放背景音樂,強烈的外部刺激,使學生處于一種強烈的感受之中。正是這種新穎性和感受性,使學生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并迅速轉化成一種求知欲望,轉化成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動力,從而以一種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讓學生多感官運用,讓學習變得有趣,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增強了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單一的知識傳輸式的教學模式,要以多種方式引導、幫助每一個學生掌握有用的數學。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具有信息呈現多媒化、信息流通多渠道、信息反饋多樣化等特點,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融為一體,有利于改變傳統的“粉筆+黑板+一張嘴”的單一的信息呈現和流通形式。在數學教學中廣泛使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既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又能實踐個別化(因材施教)、協作等方式教學,促進教育教學改革,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