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波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肺病科,吉林長春 1300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臨床常見咳嗽、咳痰、氣短等呼吸癥狀,臨床肺功能檢查可見明顯氣流受限[1]。多項研究均表示引發COPD的主要病因包括環境的污染、遺傳COPD易感性及吸煙等[2]。近年來,據統計,我國COPD患者中,總體病死率可達1.6%,而年齡≥40歲的患者病死率可達8.2%,并且這一數據趨于逐年增長[3]。目前臨床治療多分階段治療,在不同病理狀態下予以相應干預措施,如對于穩定期COPD患者臨床多以藥物控制為主,輔以戒煙、運動等非藥物治療。目前藥物治療效果雖肯定,但尚未并不能實現有效根治達到理想治療效果。為掌握更好該疾病的治療方案,該研究隨機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該院收治的COPD穩定期患者60例,探討中西醫結合療法對于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擇該院收治的COPD穩定期患者60例,納入標準:與該院臨床COPD穩定期診斷標準相符,且病情分級均≥II級,研究開展前均向患者講解研究內容,患者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所選病例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出現急性加重,合并支氣管哮喘等其他肺部疾病,存在研究涉及藥物過敏,拒絕或不能有效參與研究。根據隨機數表分研究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兩組。其中研究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5~76歲,平均(65.45±7.64)歲;病理分級:II級11例,III級17例,IV級2例。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6~74歲,平均(65.64±7.35)歲;病理分級:II級11例,III級16例,IV級3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對照組接受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 (國藥準字H20150324)治療,1吸/次,分早晚,2次/d。 研究組基于上述治療,加用補肺活血膠囊(國藥準字Z20030063),1.4 g/次,3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2個月。
肺功能[4]:采用肺功能診斷儀檢測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包括最高呼氣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其與FVC的百分比值(FEV1/FVC)。
中醫癥候積分[5]:以計分法記錄中醫癥候變化,主要臨床癥狀分4個等級,分別為無(記0分,除晝夜咳痰量<10 mL外,并未出現其余癥狀)、輕(記1分,晝夜咳痰量10~50 mL,咳嗽間斷性發作但對正常生活無影響,運動或勞作后有氣短發作,勞累后有胸悶發作,偶爾出現不影響正常生活的心悸,手足不溫)、中 (記2分,晝夜咳痰量51~100 mL,咳嗽雖有發作但對生活影響不大,稍動后有氣短、胸悶發作,工作或勞累后有心悸發作且伴有呼吸困難,四肢發涼)、重(記3分,晝夜咳痰量>100 mL,咳嗽頻繁發作,對生活影響較大,靜息時有氣短發作,日常有胸悶發作,稍動即發心悸伴呼吸困難,全身發涼),舌象與脈象正常或異常均分別記0分、1分。
生活質量[6]: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作為生活質量評估依據,該問卷共3大模塊(50個問題),包括呼吸癥狀、疾病影響、活動能力,總分10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狀況呈反向相關。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肺功能各項指標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肺功能各項指標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情況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指標 研究組(n=30)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30)治療前 治療后PEF(L/s)FVC(L)FEV1(L)FEV1/FVC(%)35.85±4.69 2.15±0.32 1.45±0.22 49.14±5.25(49.42±5.17)*#(2.98±0.27)*#(1.99±0.24)*#(59.76±6.09)*#35.91±4.75 2.13±0.29 1.46±0.19 49.65±5.52(43.63±5.08)*(2.39±0.31)*(1.71±0.28)*(53.35±6.06)*
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總積分與治療前比較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總積分與對照組比較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總積分變化情況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總積分變化情況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30)對照組(n=30)t值P值28.93±6.46 29.04±6.52 0.066 0.948(18.86±4.27)*(24.37±5.12)*4.527<0.001
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比較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狀況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狀況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30)對照組(n=30)t值P值40.36±11.52 40.15±11.26 0.071 0.943(10.03±4.44)*(27.75±8.42)*10.196<0.001
COPD于中醫臨床歸屬于“肺腫”“喘證”范疇,認為這一慢性疾病久病必然會對機體元氣造成不同程度的損耗,臨床治療應以“補”“化”為主[7]。補肺活血膠囊藥精效宏,其中赤芍入藥可入肝、脾經,赤芍總苷等所含有效成分可改善毛細血管微循環,進而發揮化瘀行滯作用;黃芪入藥入肺、脾經,黃芪皂苷等有效成分可補氣、增強心肌功能,發揮心肌保護,心功能改善作用;補骨脂入藥入脾、腎經,補骨脂素等有效成分可促使支氣管平滑肌松弛,進而對通氣質量進行改善,可明顯增強肺活量,上述補肺活血膠囊主藥合用,于“補”這一方面可共奏補肺健脾溫腎之功效,于“化”這一方面可實現化瘀、納氣、平喘[8]。而沙美特羅替卡松尤其適用于阻塞性氣道疾病,包括COPD,臨床認為臨床呼吸困難等癥狀的出現與COPD患者出現的氣流受限密切相關,而這一藥物的應用可明顯改善氣道通氣[9]。
該研究觀察組基于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加用補肺活血膠囊,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PEF等肺功能各項指標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治療后指標水平均高于照組(P<0.05),提示沙美特羅替卡松這一西藥結合中藥補肺活血膠囊治療在改善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方面具有顯著療效。考慮上述兩種藥物在肺順應性改善方面具有協同增效作用有關。丁留燕[10]在中西醫結合治療穩定期COPD患者研究中也有提及,相較于傳統單一西醫治療,中西醫聯合更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臨床效果顯著。另有,該研究中醫證候總積分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中醫證候總積分分別為(18.86±4.27)分、(24.37±5.12)分,均低于治療前(28.93±6.46)分、(29.04±6.52)分且研究組治療后總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這一發現與袁杰等[11]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中醫證候總積分分別為 (19.63±0.43)分、(22.25±0.68)分,均低于治療前(29.36±7.31)分、(29.28±6.84)分且研究組總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相似,均提示上述兩種藥物開展中西醫結合療法可明顯改善COPD穩定期患者臨床癥狀且這一作用效果明顯。分析原因在于采取單一西醫治療的對照組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雖在治療后獲得一定改善,但改善程度遠遠不及中西醫結合后優勢互補且協同增效的治療效果,尤其是在患者呼吸質量方面,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療效更是尤為顯著。沙美特羅替卡松是一種可對支氣管予以擴張的長效氣道平滑肌上β2受體激動劑,用藥后可對呼吸困哪等臨床癥狀予以有效改善,而補肺活血膠囊具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之功效,兩者結合用藥,可在氣道通氣改善方面充分發揮肺順應性糾正作用,這有利于減少疾病給患者帶來痛苦,促使其預后獲得有效改善[12]。進一步對比兩組生活質量,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低于較治療前且研究組治療后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也證實中西醫結合療法可明顯改善COPD穩定期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基于沙美特羅替卡松這一西醫治療,于COPD穩定期臨床治療中加用補肺活血膠囊這一中醫藥物治療,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明顯,且在生活質量提高方面也具有明顯優勢,臨床使用價值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