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
摘 要:語文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重要學科,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也是獲取其他知識的重要能力。語文水平一直是學生成績的重要評測內容,而寫作是一個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綜合體現。它考驗著學生根據生活素材結合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所以生活素材是寫作的重要內容。對此,筆者以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為出發點,從生活素材的角度逐一闡述其意義、現狀,以及具體措施,旨在為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生活素材;高中語文;有效措施
一、 引言
寫作是高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內容,寫作可以考驗學生的語文素養與表達能力,但往往因為高中生缺乏生活經驗,導致面對寫作時常常眉頭緊鎖,產生厭倦的情緒。部分高中生往往會截取某些文章片段進行死記硬背,希望能將其利用在寫作中。寫作問題消磨著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學習語文的熱情,所以教師應積極調整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累生活素材,讓學生有東西可寫,有話題可論。
二、 生活素材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意義
在以往的寫作中,部分高中生都不能很好地發揮想象,全憑捏造進行作文創作,對此難免出現文章內容空洞,沒有真情實感,甚至不符合實際的情況。這種“假大空”的文章不僅得不到教師的好評,更不會得到高考閱卷教師的青睞,大大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但明明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有趣的新鮮事,為什么高中生還是無處下筆呢?而用笨拙的想象來填充原本就無內涵的文章,自欺欺人呢?筆者認為這是由于高中生特有的生活狀態所造成的,高中生處于學習最緊張的階段,平日里學生往往都是學校家庭兩點一線,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課本之中,哪還有時間去探索生活中的有趣素材呢!藝術的創造源泉是生活,同樣具有文學意義的寫作也應從生活摘取寫作素材。所以廣大高中生應把生活素材應用于寫作,讓生活給文章來潤色,這樣才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讓讀者能感同身受,從而獲得好評。
生活元素的積累不僅可以提升高中生的寫作水平,還能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表達能力在語文學習乃至寫作中都具有幫助作用。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與學生都應該重視對生活元素的積累,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主動地對學生進行生活元素的灌輸與啟發。首先,充分地積累生活元素可以使學生的作文有內容可寫,有話可說。其次,生活元素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總結出某些道理,從而使寫作的內容主題更明確,更深刻。現階段部分高中作文題是開放式的,需要學生具有發散的思維。而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可以使學生迅速找到寫作的靈感,確定寫作的主題。最后,對生活元素的積累,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生活元素積累得越來越多時,學生就能從中感悟出一些生活哲理,或產生表達的沖動。這時,寫作的熱情自然被激發,學生就容易主動地利用寫作表達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從而逐步提升寫作能力。
三、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在現階段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沒有意識到生活元素對于寫作提升的重要性。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只重點講解寫作的理論要領,忽略了對學生以生活的啟發,更不會對學生進行主動的生活素材灌輸。沒有生活素材的積累,懂得再多的寫作技巧也是紙上談兵,作文沒有生活的元素,那么再華麗的辭藻也會顯得蒼白。
教師忽略對學生進行生活素材的灌輸,沒有重視寫作的生活元素積累,學生在寫作時往往也沒有意識到生活元素對作文的重要性。即使有的學生意識到寫作需要積累生活的元素,但學生固有的生活狀態,也難以充分地積累所需素材。導致學生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沒有內容可寫,只能東拼西湊,憑空想象胡編亂造。以這種狀態寫出的文章難免會內容空洞,缺乏真情實感,從而導致學生的寫作技巧得不到提升,寫作能力長期處于低水平的狀態。
四、 生活素材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生活素材對于高中生的寫作具有重要作用,面對現階段高中作文教學存在的不足,筆者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具體措施。
(一)學會觀察生活
俗話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發現美的眼睛。”的確如此,在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可以用于作文寫作的生活素材,只是高中生忙于學業,無暇留心去觀察。所以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應積極地引導學生學會對生活觀察,通過觀察生活,留心身邊的事物,為自己的寫作內容積累素材。只要學生能保持一顆善于觀察的心,慢慢積累,一定會有所收獲,并在寫作中體現出來。但對于生活的觀察,并不只需要留心看就夠了,還需要用心去體會,并根據觀察進行思考,從而激發出寫作的靈感。所以語文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學會對生活進行用心觀察,培養學生體會生活的能力。
例如,在語文版高中語文必修一中,教師在講授《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時,就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學會對生活的觀察,讓學生向課文作者學習細心的觀察能力,以如下情景為例:
“同學們,通過今天《荷塘月色》的學習,我們看到了朱自清對景色的描寫技巧。朱自清先生通過對景物細致的描寫,讓我們體會到了月色清淡、荷香縷縷的意境,也感受到了優雅、朦朧、幽靜之美!所以同學們在日常的寫作中,也應向作者學習,學會留心觀察生活,去尋找生活中的美,并用心去感受,從而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感受!”教師通過對課文的講解,讓學生感受作者的寫作技巧與所表達的情感,并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生活素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一定也能感受到作者所描繪出的荷塘之美,月色之朦朧,并體會到生活素材對于寫作的應用。
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應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使學生逐漸建立起觀察生活的能力。這樣通過對生活的用心觀察,學生漸漸積累出屬于自己的生活素材,并從中獲取寫作感悟,激發靈感。可見培養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通過閱讀積累生活素材
除了學會對生活的觀察,大量的閱讀也是積累生活素材的一種有效方式。寫作能力的提升少不了對生活的觀察,但也需要通過閱讀提高自身的寫作技巧,對于這一點,中國古人也早有體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如此。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還應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在閱讀中開闊自己的視野,在閱讀中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但閱讀什么?怎么讀?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使學生的閱讀效果事半功倍,全面提升寫作能力。對于閱讀,教師可以從兩方面向學生推薦,一是各類文學作品,讓學生在名師佳作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感受作者的生活經歷,豐富自己的生活素材。二是閱讀其他優秀范文,讓學生感受優秀作文的寫作手法,并學會其中對于生活素材運用的技巧,以此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