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鵬
摘 要:初中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能力訓練的關鍵時期。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積極思考是突破思維的唯一方法。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是思想發展的自由空間。深入討論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豐富的信息儲備是形成思想的必要條件。提高實踐能力是思想發展的助推器。如何將學生的思維發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筆者總結了多年的教學實踐,并討論了如何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生物;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 引言
如果對課堂介紹充滿興趣,學生將把學習視為一種精神享受,從而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教師應掌握課堂教學的技巧和方法。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導入方法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可以將極大的學習熱情投入到新的學習環境中,并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文章主要對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行相關分析。
二、 初中生物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對新媒體教學沒有正確的認識
從教師對新媒體教學的態度來看,部分教師的觀點是單方面的,沒有建立辯證態度。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教師沒有意識到新媒體的積極作用,未能將其應用于中學生物學課堂教學中;其二,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熱情。在中學生物學教學的發展中,部分教師強烈依賴新媒體。
(二)教師沒有制作合理的新媒體課件
從教師制作新媒體課件的角度看,有些教師對新媒體課件的內涵沒有深刻的了解。在制作創新性媒體課件的過程中,過多地關注了課件的形式,而忽略了課件的內容。當一些教師制作課件時,為了表現出更好的藝術效果,課件看起來很花哨且富有創造力,但實際上課件中的生物學知識和教學內容并不豐富。同時,一些教師在豐富課件內容時并未考慮教學的實際需求。
(三)多種教學方式的不均衡使用
在使用新媒體進行中學生物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些教師沒有將小組討論、問題探索和實踐培訓完全結合起來。這樣,學生仍然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他們沒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也不能充分發揮新媒體教學的積極作用。
(四)實驗教學評價方法單一,缺乏監督
目前,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經常進行實驗教學。只要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他們的教學評價就能順利通過。因此,實驗教師經常采用方法。而且因為測試不需要做實驗,而是要測試實驗的結論。學生只需記住步驟即可。由于教學評價方法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實驗能力都無法得到提升。
三、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生物教學的設計應有一定的坡度
作為教師,學生之所以不愿意學習,是因為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的過程和內容沒有濃厚的興趣。但對于有好奇心的學生來說,對新知識感興趣并不難。毫無疑問,學習興趣是快樂學習的重要條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每堂課的前三到五分鐘利用微課程或者PPT向學生展示生物與生活相結合的有關課程。以便他們知道生物知識不僅是書籍中的知識,而且還與人們的生活有關。生物學是中學必修課。八年級生物學教科書著重于在探究活動的指導下設計實驗探究程序。對于那些較困難的生物探索活動,教科書提供了更詳細的技巧,其中一些教學方法是通過討論和交流,創造情況等來指導的。例如,因為教科書中的探索性活動需要較高的實驗動手能力和設計能力。因此,在技能培訓中,專門安排了一些設計實驗和評估實驗程序。對探究活動的實驗設計和評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教科書還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辯證思考初中生物交互式模式的教學方法
為了避免將課件教學用作一種新的演示媒體技術,教師可以使用工具制作課件,但是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只能在屏幕上顯示幻燈片或其他圖片。課堂教學過程完全集中在演示課件上,演示課件既不能使用新的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也不能達到交互式教學模式的目的。為了避免使用媒體技術以人機對話代替師生,部分生物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都注重人機對話,但他們沒有考慮情感因素。這種教學模式完全脫離了本來意義上的互動式教學模式,使學生的生物學基礎知識、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沒有得到明顯提高。因此。需要生物教師及時檢查評估,激發學生的自學熱情。沒有檢查或評估,就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每次上新課之前,教師都應該先向學生詢問預科課程提綱中的問題。
(三)由淺入深,培養學生思維意識
生物學學科應采取創新的教學模式,以實現課堂教學結構改革的要求。通過一系列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從而達到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的。例如,在生物學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有必要充分利用電子白板功能強大的信息交流平臺,營造有利于教師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信息環境和發展平臺,并改變封閉的環境。讓學生接受學習模式開放,主動和接受學習模式,研究學習模式,營造寬松、民主、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和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養。除此之外。盡管初中生物學是基礎知識的積累,但深入的探索可以揭示更多新的觀點。在自主學習方面,學生不僅必須鞏固教科書知識,還必須學習擴展和進一步學習知識。
(四)利用信息技術擴大空間并增強動態效果
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驗情況。但是,在現有中學條件下,一些實驗方案無法完成。使用虛擬場景來完成實驗是擴展實驗范圍的好方法。為此,作為生物教師可以嘗試制作課件并使用Internet查找相關的教材。例如,在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恢復的實驗中,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液泡和原生質體的變化,但是看不到水分子和蔗糖分子的運動。這時,結合多媒體動畫演示,效果出乎意料。生物學教學中有很多教學內容,需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實驗在培養學生的興趣、觀察能力、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設備、場地、實驗材料和實驗隱患的限制,許多實驗無法完成。在這種環境下,參與者可以執行各種操作并獲得“真實的”個人體驗。它使生物學教學變得越來越容易為學生接受。同時,它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