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輝
摘 要:隨著國家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以微課的教學形式建立高效課堂”的重要教育方針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小學教育當中得到落實。注重利用全新的教學形式如“微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對學科知識內容的學習。學習興趣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提高學習能力,吸收相關知識內容,更快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關聯,從而學以致用。培養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一直是小學教育工作者的重點以及難點工作。由于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信息技術應用的電子設備層出不窮,學生只對電子設備的操作感興趣,對信息技術本身缺乏興趣,致使教師很難系統地進行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講解。文章提倡利用微課的教學形式建立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促進學生成績提升,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教學探索;小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1-0037-02
利用微課的教學形式科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斷地促進學生成績提升的教學思路在近些年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并且廣泛應用到了各個學科。在這其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應用尤為突出。教師要利用微課,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找到學習信息技術的方式方法,激發興趣點,學會舉一反三,從興趣出發,了解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然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更好地鉆研信息技術知識,讓信息技術成為培養自我核心素養的重要工具。本文圍繞對基于微課的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展開分析與探討,希望通過總結分享經驗、收獲心得。
一、微課教學的特點
(一)短時高效,重點突出
微課教學形式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應用到課堂當中,特別是在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微課已經成為主流的教學形式。微課的教學形式之所以受到學生和教師的喜歡,主要原因在三個方面。第一,微課教學時間較短。常規的教學形式一般都采用45分鐘課時,小學生年齡較小,很難具有自律性,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對小學生而言是很難做到的。信息技術課程相對其他課程而言,其內容較為枯燥乏味,這使得小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高效地進行學習。微課的時長一般都是10分鐘以內,這很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其次,微課的教學內容較少,只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很容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小學微課“認識鍵盤”,一般是先利用PPT展示鍵盤的實圖,然后分區進行講解,學生很難有興趣學習。但引入微課教學的形式之后,教師先進行某一個區域的講解,只針對一個按鍵,然后不斷地將各個區域組合成鍵盤,這樣學生會對一個小區域產生興趣,并且沒有壓力地學習整個鍵盤。最后,微課教學的重點比較突出。以往的課堂教學也會有重點知識與非重點知識,但往往一堂課下來,重點知識也有很多,加上非重點知識,所有的知識點都需要記憶,這對小學生而言是比較難的。微課教學很好地改善了這一點,它在每堂課的教學當中,都會只突出一個重點,讓學生對這堂課的一個知識點產生記憶,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例如,教學“下載和安裝軟件”時,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學會下載軟件、安裝解壓軟件,整個操作過程至少包含了幾十個操作步驟或者按鍵,這讓小學生很難記憶。但采用微課教學,教師可以將課程分為軟件下載、解壓軟件、安裝軟件三門課程。這樣,學生可以根據不同課程的重點進行學習,從而更好地學習“下載和安裝軟件”的整體知識內容。
(二)形式多樣,反饋及時
微課教學除了擁有短時高效、重點突出的特點,而且還擁有形式多樣、反饋及時的特點。一方面,微課教學的制作不拘泥于教師,學生也可以進行課件的制作,無論技術水平高低,只要有興趣就可以參與到微課教學的制作當中。并且課件的制作不拘泥于形式,可以采用PPT、短視頻等形式,形式越新越好,學生越會對學科產生興趣。另一方面,由于微課教學只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教師可以很快地得知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學生能夠及時地進行反饋,讓教師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高效地運營課堂。例如,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當中,經常有學習某個軟件操作的課程,以往學生在學習時,在課堂上只有理論聽取的時間,卻沒有實際操作的時間,這導致學生很難進行記憶。實施微課教學后,教師在一堂課當中,只針對軟件的一項操作進行講解,讓學生不僅有時間進行理論的學習,并且有時間進行實際操作。同時,學生可以將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也能了解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內容的程度,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
二、基于微課信息技術教學形式的主要措施
(一)興趣是高效學習的第一驅動力
任何學科教學要想順利開展,教師要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有動力去運用他們的邏輯思維、創造思維等。并且,產生了興趣之后,學生就會自發地去思考如何解答他們遇到的疑難知識點,這種自發性的思考,遠比受限制性的思考要活躍,并且有執行力。
首先,興趣一定是從某個新奇的現象產生的。要想建立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師先要將知識點轉化成生活或工作當中的具體現象,通過這樣的現象讓學生產生好奇,從而引導學生從這個現象切入去找到知識點。微課教學就是教師分解繁雜的知識點,讓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夠得到具體的展示。在知識的講解當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有一個單獨的講解單元,每個單元都有具體的實際案例。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減少其他知識點記憶的干涉,從而在一個知識點上更加專注,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其次,很多知識點都是從一個邏輯性較強的概念引入,但邏輯性較強的概念往往都不是通俗易懂的,需要將概念分化理解,最好能夠編一個口訣,這樣有助于學生更有效地理解與記憶這些知識點。舉例來說,利用微課講解“認識鍵盤”,如果只是單純地記憶每一個按鍵在哪個位置,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小學生能夠快速地記憶完整,但如果利用微課的形式對鍵盤進行區域的劃分,然后將各個區域命名為拇指區域、食指區域等,這樣學生就能夠很快地將某個區域記住,進而組合各個區域,最終實現對鍵盤全部內容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