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華榮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受到學校和社會相關部門的重點關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成為重中之重。其中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師在教學中引用課外閱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思維,加深學生的理解,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文章通過分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結合課外閱讀與作文教學的內在聯系,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方式探析,以期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課外閱讀;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9-0017-02
一、閱讀和寫作對于語文的重要意義
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兩個模塊,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將核心素養(yǎng)和語文教學深度融合,并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繼承傳統文化知識的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聽讀寫說四項基礎技能中,閱讀是基礎知識的輸入學習,寫作是學生輸出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閱讀和寫作貫穿學生學習生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在認知教育的基礎上要開展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課外閱讀對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課外閱讀在整個閱讀教學中也十分重要。從小學生的閱讀特點來看,故事性的閱讀內容更受歡迎,小學生能夠在輕松有趣的故事氛圍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僅僅依靠教科書中的課文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數量要求,而課外書籍種類多,能夠滿足不同閱讀興趣學生的需求。當學生的閱讀達到一定的量后,他們的理解能力就會得到提高,自然而然地,他們對作文要求及寫作重點就會把握得很準確,這有利于提高寫作的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二)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詞匯及寫作素材的積累,以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性和學生的寫作能力。只有積累的素材足夠多時,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才能夠游刃有余。其實,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就是一個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課外閱讀在小學生閱讀中占據很大的比重,是積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徑。開展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增加閱讀量,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利用之前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的寫作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學生可以在閱讀中記憶一些好詞好句以豐富自己的語言描寫,從而提高作文的質量。
(三)有利于學生明確作文中心思想
在寫作文的過程中,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詞匯量和作文素材,把握住作文的中心思想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應當有明確的中心思想和寫作思路。只有明確了文章的寫作方向,學生才能夠在寫作過程中不偏離主題。課外閱讀的范圍較廣,學生能夠從中學到各種不同的人生道理,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基礎上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表達。這樣,學生在寫作時的思想感情更加充沛,能夠準確把握住自己的寫作方向,為順利完成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寫作思維
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教師認為閱讀課外書籍是“不務正業(yè)”,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幫助,反而會浪費學習時間。但實際上,課外閱讀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語感。另外,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和求知欲強,課外閱讀可以鍛煉小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課外閱讀中寫作教學策略
(一)分層閱讀,幫助學生掌握技巧與方法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推行分層教學的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推行以讀促寫的模式,既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快速閱讀,提煉文本內容的大意,隨后引導學生細讀文本內容,對文本的寫作手法和技巧進行品讀分析,了解寫作技巧在文章中的應用,最后精讀文本內容,找到文本內容中的主題思想,并且進行組織和概括,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認知理解學習,在分層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導學和任務目標,讓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掌握閱讀的技巧與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隨文練習,對文本內容進行縮寫、擴寫、續(xù)寫的訓練,強化學生的基礎寫作技能訓練,比如,教師加強續(xù)寫文本內容的訓練比重,鼓勵學生有意識地在寫作過程中進行謀篇布局,對文本的結構、主題、語言表達等進行訓練,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二)情境教學,深化學生的感知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選取學生喜歡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積累,教師以文本內容為基礎,通過課外閱讀進行拓展,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閱讀積累,同時通過課外閱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推行情境教學的模式,引導學生根據課外文本,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將課外文本內容轉化為肢體動作和語言的表演,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感知。同時,教師組織多樣化和趣味性的課外閱讀活動,如情境表演、詩歌朗誦等,創(chuàng)建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境,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文本內容創(chuàng)作情境短劇,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合理分組,讓學生分別寫作,最后小組成員對情境短劇文本交流分享,在探討溝通中進行增改刪減,最終完成文本內容的寫作,同時,教師鼓勵小組成員將之表演出來,表演可以提升寫作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喜歡表演的心理特點,在情境教學中完善學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