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龔,呂 然
(1.大連民族大學體育教學研究部,遼寧 大連 116605;2.沈陽理工大學體育部,遼寧 沈陽 110159)
2018 年,法國隊再次獲得國際足聯世界杯冠軍,在比賽中法國隊年輕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得到世界的關注,并引起了探討法國足球訓練成功經驗的熱潮。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全額資助,中國大(中)學生體育協會與法國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合作的中國校園足球教練員赴法留學項目,自2015年起每年選派200余名校園足球教練員赴法學習,為我國足球教練員深入了解法國青少年足球訓練(以下簡稱法國足球青訓)創造了有利條件。本著“走出去,引進來”的原則,學習法國足球青訓的成熟理念及培養模型,結合當前我國足球環境及特點,汲取有助于我國足球青訓的方法和理念,為建立適合我國青少年足球訓練課的方式提出合理建議。
法國足球青訓的具體實施根據不同階段運動員的身心特點及培養目標有所區別(圖1),但課程的結構基本固定,即圍繞一個明確的主題,按照熱身對抗—身體練習—情景練習—技術練習—比賽對抗的流程進行訓練,環環相扣。

圖1 法國足球青訓球員培養路徑
熱身對抗環節在比賽或競爭類游戲中進行,通過設置限制變量引導運動員自主思考并尋找能適應限制變量的行為,培養運動員的思維能力,使訓練主題印象深刻。設置變量包括不同數量的球門、得分方式、場區大小、觸球次數等。在幫助運動員建立適應訓練的身體和心理條件的同時,也具有戰術意義,為接下來的情景訓練進行鋪墊。
身體練習環節以發展運動員的協調性、靈敏及速度素質為主要目標。里昂大區球探Jill(歐足聯A級)認為,身體協調性是從事體育運動的基本要求,優秀的身體協調性可以幫助運動員在多個項目中都有相對突出的表現。這一理念與我國學者近年來重點發展青少年身體協調性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協調性的練習貫穿于法國足球青訓的全部過程,同時其他身體素質也在不同階段有所側重,如隨著運動員的成長,在低年齡段主要發展一般運動能力,青少年階段發展運動員的靈敏及速度能力,逐步提高運動員核心力量及有氧能力等。
情景練習是法國足球訓練傳達戰術思想、提高運動員戰術意識的核心部分。這個場景可以是比賽中的某一個環節,也可以是某個位置的某個行為,其原則是符合足球比賽規律的真實場景。根據不同年齡段運動員的心智水平及比賽需求,場景由簡單到復雜。馬賽大區精英訓練營教練Flard(歐足聯B級)的示范課中,以游戲形式針對低年齡段運動員設置了尋找隊友和發現對手兩個主題,在簡單有趣的練習中培養運動員在比賽場上的觀察意識。隨著運動員年齡逐漸增大,理解能力逐漸增加,逐步練習比賽中的小組及局部隊友之間的戰術行為,加入陣型及位置職責等概念。在練習中可采用攻守人數不均等的方式突出訓練主題,如指導進攻時,可以安排較少的防守運動員,降低進攻難度,再根據完成效果逐漸增加防守人數,逐漸接近真實比賽。在經過較長時間的系統訓練后,一部分運動員進入職業俱樂部梯隊,個別突出的運動員開始在頂級賽事中獲得出場機會。因此,情景練習需要設置更多變量以提高難度,使場景更加真實復雜。
技術練習是針對情景練習中需要提高的某項技術而進行的專門練習,可分為分析性技術練習和適應性技術練習。兩種技術練習的主要區別在于:分析性技術練習幾乎不需要捕捉信息(只有運動員和球),運動員依照指令進行重復練習,形成基本動作定型;而適應性技術練習需要捕捉場上各種信息,根據采集的信息來決定技術的合理運用。
兩種技術練習貫穿于訓練的各個階段:(1)基礎階段的分析性技術練習比例相對較高,以提高運動員對球的控制能力;(2)提高階段,兩種技術訓練的比例大體相等,在提高個人技術穩定性的同時,提高技術運用的靈活性;(3)發展階段的適應性技術練習比例較高,以運動員對場景的閱讀為基礎,提高運動員抉擇速度和技術運用的合理性。
法國青少年在U09年齡段進行5人制比賽,U13年齡段進行8人制比賽,U13以上進行正式的11人制比賽。因此,要根據運動員不同的年齡及賽制有針對性地設置比賽對抗環節。比賽對抗是檢驗場景練習中存在的問題是否能有效解決的過程,可以是正規的比賽,也可以是增加變量的對抗。例如,當次訓練課的主題是提高邊路推進能力,則可以在中前場的邊路或肋部位置設置標志物,傳球或運球通過標志物即可得分,在獲得邊路得分的基礎上最終破門則可以得雙倍分。
法國足球青訓以解決比賽實際問題為核心內容,將比賽中真實出現的問題作為主題練習。其基本過程是由“對抗”到 “對抗”,從最初的對抗引入到分解的場景行為,再細化到場景需要的技術能力的鍛煉,最后回到對抗中。也可以說是從整體到局部到小組(或個人)再回到整體的過程。其相對于傳統的技術—小組—局部—比賽的練習方式而言,具有更真實和更直觀的特點。運動員在訓練的開始便逐步適應在對抗中及場景下需要的戰術及行為,然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練習,提高運動員在清晰的戰術意圖下的技術能力應用,有助于運動員建立比賽意識及技術運用的合理性。
變量的使用和引導式的指導方式是法國足球青訓課程的突出特點。通過變量的設置突出訓練主題并使訓練更貼近真實的比賽,如得分方式是在得分區域內用腳底踩停球,運動員為適應這個變量則需要通過更多的個人運球來達成目標,同時其他隊友則會通過不斷的跑動接應吸引對方防守,為持球隊員創造出更多的空間。在類似的變量設置下,教練員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運動員找到需要的行為答案,運動員通過主動思考而得到的答案印象將更加深刻。因此,教練員在訓練中很少使用指揮的方式直接告訴運動員應該如何踢球,更多的是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運動員發現問題并要求運動員主動思考尋找答案。
有效的引導有助于訓練過程的高效進行和運動員比賽適應能力的有效提高。法國足球青訓課程的基本模式如圖2所示。教練員需要清楚比賽場景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并能組織相應主題的訓練;同時能運用各種訓練變量進行有效組合,根據運動員對場景的適應程度來調整變量難度;需要清晰的思路向隊員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類似“你在場上看到了什么”“你想怎么做”“你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及效果”等開放性的問題使運動員在開闊的范圍內進行思考,促使運動員快速決策。鼓勵運動員對思考的答案進行實踐演練,體驗是否能有效解決場景問題。在長此以往的引導和思考的過程中,鍛煉運動員的思維能力,適應多變的比賽場景。

圖2 法國足球訓練的基本模式
足球比賽中運動員會經歷3個基本思維過程,即感知變化的環境—根據感知進行判斷分析—選擇并完成一個適當的反應。可以將這個過程概括為信息采集、分析判斷、決策執行3個環節。信息采集的內容包括隊友的位置和行為、對手的位置和行為、場地空間及時機等;根據訓練和比賽中獲得的經驗及教練員的戰術布置對所觀察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根據觀察和分析結果,決策執行哪種行為能在場上獲得更有利的形勢。運動員做出正確決策的速度對他在比賽中的表現有很大的影響。
法國在培養運動員決策能力時,利用設置變量的方法促使運動員觀察并做出合理的決策,通過引導的方式促使運動員自主思考并建立良好的思維方式。這種模式類似于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建構教學理念中的發現教學法,即幫助運動員經過探索—發現的過程掌握足球的實用技術和先進戰術理念。心理學認為,學習是基于經驗而導致行為或行為潛能發生相對一致的變化的過程。在足球訓練中,運動員在重復的練習和真實的對抗中充實比賽經驗,由教練員的指導幫助運動員建立比賽場景體系,最終通過運動員在練習和比賽中的實踐習得相應的技術能力,提高比賽水平。
教練員水平直接影響足球青訓的頂層高度。足球青訓教練員不能僅傳授足球技能,還需要將青少年的全面成長作為己任。足球青訓教練員需要堅持教練員是先導者的理念,在提高戰術設計能力的同時,重視青少年發展的規律特征、教育學、訓練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知識,為青訓訓練和指導過程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
足球青訓對運動員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訓練方法是優秀運動員成才的必要條件。運動員比賽決策能力的缺陷是我國足球隊比賽失利的主要原因。引導式訓練有助于運動員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培養運動員的比賽閱讀能力和快速決策能力,使其在比賽中靈活運用技術動作,高效完成戰術策略,取得比賽的勝利。
我國應借鑒法國足球青訓課程模式,以真實的比賽場景作為訓練主題,嘗試運用整體—局部—小組(個人)—整體的訓練過程,通過設置變量和引導式的訓練方法,提高訓練效率和效果。以培養運動員良好的身體協調能力、快速準確的思維決策能力和高超的技戰術能力為訓練目標,最終建立適合我國的足球青訓體系,培養高水平運動員,早日實現足球強國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