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軍,梁 林
(1.單縣第二中學,山東 菏澤 274300;2.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籌備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同時將建成“體育強國”列入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冬奧會夢交匯中國夢。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恰逢兩個一百年重要歷史交匯點,我們應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賦予的深切期盼,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重要組成部分的政治高度,定位和審視我們的使命和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提出了“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這既是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工作的要求與標準,也是籌備工作的目標,其內涵極為豐富。籌備工作是一項極為復雜、細致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的薄弱或失誤都會影響總目標的順利實現。無論是從政治層面還是從把握國際賽事規律的層面來看,習近平總書記的“六字”辦賽要求都是必須實現的目標。
但在疫情干擾和時間緊迫又高標準嚴要求的情況下,勢必會導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目標實現存有不確定性的各類風險的存在。然而,任何風險都是可以被認識、被最大限度地控制甚至是可以避免的,至少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的。因此,本文基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簡約、安全、精彩”辦賽要求,從風險控制的視角研究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賽事籌備工作中的風險管理十分必要與緊迫。
要做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簡化辦賽工作,從實際出發,精簡非必要環節、活動和人員數量,細化、完善有關措施,嚴格執行辦會預算管理,控制成本,勤儉節約、杜絕浪費、腐敗,讓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像冰雪一樣純潔干凈。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安全是底線。生命安全重于泰山,要堅決守住安全底線,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針對各種風險挑戰,我們必須有備預不虞的遠見,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化解風險的高招,精心做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整體籌備、賽事組織、賽會服務、科技應用、文化活動等各項工作,完善工作方案和風險管理預案,采取有效應對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風險和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過程風險。
受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影響,包括國際奧委會在內的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及國際組織都希望中國在有效應對疫情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運動員不受疫情影響,讓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賽運動員賽出水平、賽出精神,讓不同的文明和諧共生、不同的文化攜手發展,使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為人類命運體發展理念下空前精彩絕倫的一場國際體育盛宴。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對“風險”的定義為:“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風險管理是指通過對風險的認識、衡量和分析,選擇最有效的方式,主動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處理風險,以最小成本爭取獲得最大綜合效益保證的管理方法。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全球性體育賽事,其風險可以認為是在籌備過程中所表現的特定危害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后果的綜合。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這些風險滲透于賽事籌備、舉辦的各個領域。而這些風險直接威脅著賽事能否正常、有效地舉辦,也將會直接影響舉辦方、教練員、運動員、觀眾、投資方等多方面的切實利益。
依據風險管理的定義,結合體育行業或者體育大型賽事定義“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風險管理”。它是指規劃、管理和控制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組織的資源,以使由于該組織或機構舉行的冬奧會、冬殘奧會活動對他人、社團實體、社會和它自身造成的傷害和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的過程,即如何在肯定有風險的環境里把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的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
本文認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風險管理”概念的內涵主要包括2個方面:一是準確預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相關領域可能存在的風險;二是最大限度地控制這些風險的發生或使風險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從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賽事籌備中風險管理的角度,本文認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風險主要是指對政府或體育組織的賽事籌備和比賽過程中的風險管理。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賽事面臨的風險主要可以分為7類:(1)財務風險;(2)運作風險;(3)與人為環境相關的風險,包括工傷事故、雇主的責任、組委會對志愿人員的責任;(4)經營風險;(5)工作失誤;(6)管理層的責任風險;(7)影響周圍環境的風險,包括空氣、水、土壤等的保護,以及對考古遺址、歷史古跡等造成的破壞。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賽事籌備的主要工作是籌備主體對賽事、賽事資源要素(人、財物、時間、信息、技術與管理)進行運籌、謀劃和優化配置。其實質是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全過程,即是實現賽事綜合預計效益的過程。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籌備過程中,輸入的是各項關聯的籌備工作,輸出的是籌備主體追求的賽事效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具有周期長、成本高、風險大等特點。從統計意義上講,風險是對期望收益的背離;從投資意義上說,風險是投資活動與人們的希望相背離,獲得消極后果的潛在可能性。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賽事籌備過程的風險防范對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運營主體來說,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難題,因為它涉及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投入,在人員安排、物資調配以及資金周轉等方面都具有極其復雜的特征。一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運營主體不能認清籌備過程風險的存在,必將給整個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帶來難以估計的損失。
當前,在國際大型體育賽事運營中,常因賽事運營主體能力不足,預期與實際偏差導致的賽事運營風險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復雜多變的。我們只有依靠科學的風險防范,才有可能降低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過程中的風險。為此,加強對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中的風險來源與風險防范措施的研究就顯得頗為重要。
風險管理者要預測出可能出現的風險,正確地評估風險的大小,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風險,最后制定規范的管理程序,并最終將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般意義上說,大型體育賽事籌備運營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運營風險是不可回避的。人們通常所說的賽事風險回避僅僅是從以下角度來思考的:一是改變所從事賽事運營的內容,甚至取消賽事運營。二是將賽事運營風險造成的損失通過經濟的、技術的手段轉移和分散。而有效的風險防范可幫助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運營主體抓住賽事籌備管理重點,將主要精力集中在風險管理,便于把籌備的風險防范從被動承受轉變為主動應對。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風險防范可以分成5個步驟。
第一步:風險識別。風險識別是指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六字”籌備工作要求和目標識別,并記錄可能對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運營造成的不利影響因素。風險識別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多系統的、動態的與橫向的思維。幾乎所有關于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運營中的計劃與信息都可能作為風險識別的依據。例如,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的進度計劃、組織結構、項目范圍、歷史信息等。在估計風險概率、影響程度的量值時,如果缺少歷史、行業、標桿等統計數據,可以采用德爾菲法,通過專家搜集信息也是非常有效、常用的方法。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過程風險識別包括識別內在風險與外在風險。內在風險是指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中,能加以控制和影響的風險,如計劃變更、成本估計等。外在風險則是指超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運營主體控制力和影響力之外的風險,如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自然災害等。
第二步:風險評估。風險評估主要有3個任務:風險確認、風險預測和風險評估。其中,風險確認工作主要是及時發現籌備工作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并且對其進行整理分類。風險確認常用的方法是回答2個問題: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為什么會發生?而風險預測的主要工作是預測籌備風險發生時的直接損失和連帶損失。在確定風險因素后,應對每個風險因素發生的可能性進行預測。完成對各種籌備運營中的風險因素分析匯總之后,接著就需要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的主要工作是確定風險對整個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運營的影響程度。
第三步:風險計劃。籌備工作風險因素一旦確定下來并予以分類后,接下來需要對所有籌備風險因素分門別類地進行計劃管理,制定防范措施和風險出現時的解決方案即預案。風險防范的前提是通過分析、論證,對風險的存在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風險分析是指制訂用于跟蹤和監控風險的風險管理計劃,風險分析活動是通過對籌備工作運營中的各個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和分析,確定避免或減輕風險策略及措施,以達到降低風險、保證籌備工作順利進行的目的。
第四步,風險跟蹤。風險跟蹤即對各類風險及應對風險的計劃、策略、步驟的監控、跟蹤和檢查。風險計劃反映風險對策的時間性和次序性,并將有關職責落實到有關部門和具體人員。在籌備工作執行的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將風險管理計劃作為與其他專業計劃一樣重視和執行。管理中應避免只執行投資、財務等經營活動的操作性計劃而忽視風險管理的監控式計劃。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各運營部門應把對本部門提供的信息與數據進行動態分析和報告作為一項重要籌備工作職責來完成,實行系統的、協調的、科學的風險防范,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計劃的實施過程中要對風險進行持續地監視,保證風險管理計劃很好地執行。風險一般應從3個方面進行監視與識別:監視已經識別的風險是否引發;監視假設是否轉化為風險;識別是否產生新的風險。對于風險的監視應根據風險分類落實到具體籌備運營的部門及責任人。
第五步:風險應對。風險應對是對賽籌備運營中可能的風險采取的可行應對策略,一般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1)避免:排除特定的風險,往往靠排除風險起源。籌備運營人員絕不可能排除所有的風險。但是,特定風險事件往往是可以被排除的。(2)減緩:本著“簡約”原則減少籌備工作不必要的資金或其他資源投入以減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或者減少風險事件的風險系數(如買投保險),或二者同時進行。(3)吸納:接受一切風險的后果。這種接受可以是積極的(如制訂預防性計劃來防備風險事件的發生),也可以是消極的(如某一任務超支則接受低于預期的利潤)。
5.1 切實提高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工作的政治站位,強化危機風險意識。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作為我國“十四五”初期舉辦的重大標志性活動,如何高水平地體現“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備預不虞,是籌備方面臨的巨大考驗,其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全體籌備團隊人員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強化做好籌備和運營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圍繞如期辦賽并順利實現“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目標,全面梳理并切實抓好各項籌備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工作。
5.2 把“零失誤管理”作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工作的首要原則。從風險管理邏輯上分析,只要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系統籌備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是零失誤,那么,其行動的結果一定就是指向預期目標的。
5.3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 籌備工作全過程要運用“5險1金”風控簡明邏輯思維。“5險”是指風險、冒險、危險、搶險和保險;“1金”是指針對每一個具體的通往總目標的行動,在全面分析判斷“5險”的基礎上再制定1個籌備工作金子般的風控體系。其具體的做法是在每一個行動前,分析識別風險,避免冒險行動(沒有風險識別的行動都有冒險的成分),遠離危險(即冒險的行動往往導致危險),準備搶險(即在危險將要發生或發生后要有使危險的后果降低到最低的系列應對方案),做好保險(即風險轉移的策略),并在此基礎上必須制訂好風險防控系列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