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幸福路小學 陳宜磊
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開展導入課堂,將多媒體設備的優勢發揮出來以吸引讀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生動形象的圖片導入,豐富多彩的視頻導入,規范標準的音頻導入,美妙動聽的音樂導入以及流行經典的動畫導入,提升課堂質量。
信息技術目前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應用還有待提升,一些語文教師自身素質不夠,在教學技能上,教師缺乏更完善的培訓,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設備,一些教師的應用經驗不足,在課間設置上還是比較單一,沒能表現出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和快捷。
而對于小學生而言,一些學生自控力一般比較低,在關注大屏幕的時候會“本末倒置”,只是聽音樂,或者只是看視頻,沒有很好地將知識與教師的導入進行思考,不能完整地按照教師的閱讀教學問題去探索,這樣會導致學習效率下降,這是學生在進行信息化導入課堂學習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以有效的圖片進行導入,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化模糊的概念為清晰,變抽象為具象,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例如,在講解朱熹《山行》這一首詩的時候,我就進行了生動形象的圖片導入。這首詩是有“小李杜”之稱杜牧的經典詩作,全詩以清新淡然,意境綿長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深秋山行圖,我運用多媒體導入關于秋天的畫面,指導學生拓展自己的思維,將精煉的古詩轉變為優美的散文,描繪蜿蜒曲折的小路,白云生處漂浮的人家,學生在視覺的沖擊下更敏感,沉醉在迷人的楓林秋景當中,感受美好紅楓艷于鮮艷二月的花朵。生動形象的圖片導入開闊了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觀察視野,讓學生更有審美上的體驗。
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運用當今豐富的教學資源,運用視頻為學生進行知識的導入,這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的基調,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活躍了課堂氣氛。例如,在講解《黃山奇石》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播放一段視頻先介紹一下黃山,為課文埋下伏筆,并在視頻播放前設置教學討論問題,“你都發現哪些奇石呢?為什么說這些石頭很神奇呢?它們都像什么呢?”又比如在講解《家鄉的風俗》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節目,介紹一些節日慶祝的風俗以及當地的飲食風俗等,如《小鎮故事》這樣的優秀節目。
語文教師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規范標準的音頻作為導入,提升學生的朗誦能力,讓學生在標準的朗誦中理解文章內涵,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例如,在講解《敕勒歌》這一首詩的時候,我就以規范標準的音頻導入“天蒼蒼,野茫茫”的景象,牛羊仿佛就在眼前一樣,北國的壯闊風光讓學生產生了興趣,這里要注意“天”字讀完后以及“野”讀后的停頓,“蒼蒼”和“茫茫”要放低一點聲音,拉長聲音,讀出遼闊草原的蒼茫感。教師可邊播放音頻,邊講解,指導學生全班讀、小組等,在朗讀中糾正錯音,感知四野蒼茫的粗糲的意境,渾厚的情感。規范標準的音頻導入激發學生興趣,指導學生把握了閱讀基調。
音樂可以帶給我們溫暖與力量,教師要運用音樂來導入課堂,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更多的快樂,提升學生的共情能力。例如,在講解《我想對您說》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以美妙動聽的音樂導入,我播放了李健翻唱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毛阿敏的《燭光里的媽媽》等歌曲,讓學生感知親情。教師也可以參與進來,一起講述自己和爸爸媽媽的暖心事,這樣又形成了“師生互動”,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美妙動聽的音樂導入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提升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以流行經典的動畫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例如,教授《伊索寓言》這一課時,我就以動畫的導入開展了教學,《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譚》等經典寓言都有動畫,學生在喜愛的動畫欣賞中了解了寓言的內容,提升了教學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運用信息技術,以此增強小學語文導入課堂的教學效果,以生動形象的圖片導入,豐富多彩的視頻導入,規范標準的音頻導入,美妙動聽的音樂導入,流行經典的動畫導入,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