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彬紅
語文學習中閱讀必不可少,它能影響到寫作、語言表達甚至思想的廣度與深度,而課內閱讀的有限性決定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且不論課外閱讀對知識面的拓寬、智力的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單單是對學習興趣的激發這一點就舉足輕重。對閱讀來說,閱讀實踐很重要,沒有自己主動的探討實踐,就不可能內化為自身的閱讀能力。
一、以校園為載體,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設置懸念或設疑,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創新教學形式,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或圖片資料等集中學生注意力。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可搜集有關圓明園的歷史視頻和圖片給學生觀看,給學生講解那段歷史,讓課文內容與畫面結合起來,加深印象的同時引導學生愛上閱讀。
校園活動:寓教于樂是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而樂即可通過校園活動的形式表達出來。教師可以適時舉辦詩文朗誦會,開展手抄報比賽,安排童話、戲劇的表演活動等,讓學生主動的去書中找尋精彩,給閱讀增添了無限趣味。
篩選書籍資源:在閱讀啟蒙階段,需讓學生接觸趣味性強、簡單易懂的作品,枯燥深奧的書籍會使孩子喪失閱讀興趣,篩選書籍資源不可或缺。教師需嚴格把關,避免孩子接觸不良書籍,帶領孩子走進奇妙鮮活的閱讀世界。
二、以教材課文為依托,指導學生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
小學尚在閱讀的啟蒙階段,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在往后的閱讀中無往不利。而具體的方法指導,就得以教材課文為依托。教師要在閱讀教學課上,向學生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
首先,預習十分重要。預習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學生的思考,在閱讀前埋下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使注意力得到了有效集中。其次,讓學生養成圈出生字生詞的習慣,引導學生借助字典、詞典或聯系文章內容去理解圈記的生字生詞,加深印象,拓寬詞匯量,從而為以后的閱讀無障礙打下堅實基礎。最后,幫助學生掌握批注方法,用符號進行段落的劃分、關鍵句子的強調,用文字批注在相應地方寫好心得體會、理解要點,學生能在此過程中提升邏輯能力、鍛煉思考能力、加深理解能力,從而提升整個閱讀能力。以《梅花魂》一文為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魂”字的深層意蘊,它不僅僅指梅花冷艷堅韌的精神,也指外公的一顆拳拳愛國心,殷殷報國情,讓學生用文字批注寫下心得體會和對人物性格的理解,促進閱讀思想的活躍。
三、以教師為橋梁,實現家、校、學生三方無縫銜接
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當今信息化社會,手機的便攜性、移動性使家校即時通訊已經成為現實,故而我們要發揮網絡平臺的最大作用,家長通過及時溝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和閱讀情況,老師通過家長對孩子的了解反饋而因材施教,實現教學的最大效果。
按時召開家長會。讓家長親眼了解孩子的學習環境、班級氛圍,親身感受到老師的專業能力、教學態度,以便更加放心、更加安心的把孩子交給學校培養。這樣,通過提升家校間的信任度,有利于老師取得家長配合,形成家校合力。
定期家訪。家訪第一能讓老師了解家長的教育方法,提出需要改善提升的地方。第二,如今中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極易引起家長本身的焦慮,家長為了孩子殫精竭慮,而如果孩子沒有達到家長的教育期望,就會影響兩方的情緒。教師家訪能改善家長們憂慮緊張的情緒,提升家庭教育的韌性水平,為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提供良好的情緒和氣氛環境。
總之,只有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輔相成,實現兩者有效銜接,才是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素養有效的途徑。
責任編輯? ?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