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曄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及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和《教育部關于在教育系統開展師德專題教育的通知》的要求,全國職業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專家委員會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教師資專業委員會,于2021年6月17日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舉辦京津冀職業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海河論壇,京津冀三地16所中高等職業學校領導和教師參加了論壇,共同研討新時代職業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學習了有關文件,探討了相關問題,展現了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成效,并形成了如下共識。
一是認識上要有高度。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對教育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一系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寄予了厚望,提出了“三個牢固樹立”、“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六要”等師德師風的要求,指引著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方向。我國已建起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各級各類教育專任教師1 670多萬人,在校生2.76億人,每年70%的新增勞動力來源于職業院校,教師的師德師風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關系到教師事業的發展,關系著中華民族的興衰。
二是理解上要有深度。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等文件,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為扎實推進《意見》的實施,教育部印發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及《教育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 年修訂)》,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既提出正面倡導,又劃定師德底線。要深刻領會文件的精神,把握文件的實質,明確實施的要求,掌握實施的路徑,才能在實踐中落實、落地、落細。
三是行動上要有溫度。師德師風建設要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職業學校要根據教師的實際情況,完善相關制度,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實現路徑,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機制。師德師風建設要以人為本,要以一種平等、對話與交流的心態看待師德建設,要避免重堵輕疏、命令式管理、任務式安排,學校要建立師生有效的訴求表達、反饋、回應機制與渠道,幫助教師把師德規范“內化”為個人行為,實現從制度要求到師德養成的轉型,使師德建設從行為規制走向文化自覺。
四是結果上要有效度。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師德師風建設也要以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的標準,把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作為檢驗師德師風建設成效的重要內容,引導教師從注重如何“上好一節課”向如何“培養好一個人”的方向轉變。
師德師風建設還要做到“六個結合”,要與加強黨的建設相結合,要與思想政治教育和課程思政相結合,要與弘揚工匠精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相結合,要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相結合,要與教育教學改革相結合,要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