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
摘 要:新時代的體制下,勞動教育成為學生的素質體現。國家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勞動教育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抵制學生不勞而獲的心理,因此,在小學階段實行勞動教育對當代小學生的影響極為深遠。
關鍵詞:小學;勞動教育;問題;對策
勞動教育是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與道德發展的重要途徑,能引導學生艱苦勞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端正勞動態度。而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還沒有真正成熟,通過勞動教育可以使學生豐富勞動經驗、提高勞動精神,教化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提升小學生的社會性,讓小學生認知學校以外的世界。
一、新時代小學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勞動教育不受重視
現在的一些小學生在家里嬌生慣養,家長也不贊同小學生勞動,認為只要能應對文化課考試即可,而且勞動課容易發生安全事故,這就導致小學生缺少勞動教育,與社會實踐脫節。
(二)師資力量薄弱,勞動教師缺乏專業性
有些學校沒有設立勞動教研組,沒有專業的勞動教育教師,而其他學科的文化課教師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只能帶學生學習基本的理論常識,或者做一些基本的勞動,如打掃班級衛生,擦玻璃,打掃門外的衛生分擔區,這些無法將勞動教育的價值落到實處,甚至會使學生對勞動課產生厭煩的心理,不能領悟到任何與勞動相關的道理。
(三)家庭教育缺失,自理能力下降
現在的小學生缺少自理能力,即便是最簡單的洗衣疊被等家務都是由長輩來完成,而學生只負責學習。城市的學生更是沒什么勞動可做,家長認為提高學習成績才是重中之重,勞動長大了再做也不遲。這就導致學生在邁出校門后依然無法自理,極其缺乏適應能力和獨立能力。
(四)缺少勞動實踐,不珍惜勞動成果
大部分小學生沒有進行過統一的勞動實踐,沒有親身參與過勞動,只對班級里的衛生負責,都是日常的班級勞動,體現不出勞動的價值,感受不到勞動時的喜悅。學習書本的勞動知識固然重要,但被動接受硬性的文字知識,不進行勞動體驗,學生自然感知不到勞動的辛苦和通過勞動所獲得的成果是來之不易的,因此學生就不會懂得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五)家庭教育方式有誤,缺乏正確的勞動觀念
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學生為家里打掃房間、整理衣物,甚至扔垃圾都需要父母用金錢來利誘,讓學生從內心里認為這些勞動不是自己應該做的,而是為了幫助父母。同時,網絡的發達也使部分家長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連學生澆花、洗襪子、掃地等都要發朋友圈或者抖音等社交平臺來炫耀自己的孩子,做做樣子,做一些擺拍只為博得關注和點贊,長期下去,勞動的意義將會扭曲,缺少正確的勞動觀念,失去了勞動的本質意義,反而教會了學生虛偽和炫耀的錯誤觀點[1]。
二、新時代小學勞動教育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勞動教育觀念和師資團隊的建設
教師與家長都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學校應該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打造一支專業的勞動教師團隊,改善當前勞動教育工作者缺失的現狀。比如,學校可以聘請一名專業的與勞動相關的人員幫助學校組織、建設一支專業的勞動教育教師團隊,加大對勞動教師的培訓力度,促使教師端正自身的勞動教育觀念、以身作則,從而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勞動教育氛圍,增強學生對勞動的積極性。
(二)教師正確引導家長的勞動教育觀念
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來說都有深遠影響。家長應該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教師可以采取開家長會的形式來改變家長的錯誤想法。如為家長召開主題班會,讓家長正確引導學生在家里多做家務,轉變從前的“應試”思想,給家長播放與勞動教育相關的視頻資料,讓家長意識到錯誤的勞動觀念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以此來警示家長應該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勞動機會,而不是一味寵溺。
(三)布置合理的勞動教育作業
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滿足學生新鮮感的同時,落實好勞動教育作業。比如,一至三年級的學生,教師要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勞動作業,如疊衣服、刷碗、做小手工等;對于四至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要求洗襪子、收拾客廳和臥室、自行購物等。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由家長來監督學生完成此類勞動作業,讓學生享受收獲勞動成果的喜悅,感受到勞動的艱辛,從而珍惜勞動成果[2]。
總之,為了貫徹落實勞動教育,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勞動教育水平,轉變觀念,布置合理的家庭勞動作業,還要引導家長來協助教師完成勞動教育的教學任務。讓勞動教育發揮出真正的價值,讓學生以勞動為光榮,以勞動為興趣,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偉國.小學生勞動教育存在問題與原因分析[J].新課程,2021(5):10-11.
[2]張春英.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問題及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3):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