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錄
摘 要:化學教學生活化是將知識與生活相聯系,指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充分理解化學知識,強化認知深度,將知識運用于解決生活問題中。高中化學教師在設計生活化課程中要注重知識與技能的結合,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化學實踐中,培養他們對知識的應用意識。以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原則為切入點,深入研究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實例,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并在科學探究中理解知識,培養探究意識,通過動手操作達到創新的目的。但是,要實現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還需要遵循一些原則。
一、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原則
生活化的教學可以滿足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需求,也可以為學生架起一座化學與生活的橋梁,讓課堂教學與生活相融合,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但是,為了確保教學更有效還應遵循一些原則。第一,生活性原則。在生活化教學中,學生自主建構知識與學習方法,自主養成情感價值觀。因此,化學教學要回歸生活,從日常生活中選取相適宜的材料,并應用于化學課堂中。通過生活內容的融入調動學習積極性,并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讓化學知識“回報于生活”。第二,科學性原則。在選擇教學材料時注意要以科學性為原則,選取具有科學性的生活教學內容,遵循科學探索精神與嚴謹的科學態度,發揮學生用“已有經驗”來解決問題的潛力。第三,活動性原則。生活實踐活動的融入既能減輕學習負擔,也能讓教學效果更優異。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動手操作,既訓練了身體的協調性,又動腦思考促進了思維的發展。在化學教師精心設計的實踐活動內容下,學生實現了探索與創造、體驗與交流,讓知識的視野變得更開闊,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最終達到學習質量的不斷提升。
二、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教學方式生活化
高中化學教學方式較多,其中生活化教學是學生最熟知的,也是最好的教學方式之一。如合作學習生活化,合作學習能增加師生交流,培養他們的團結意識。如“環境保護與綠色化學”的課堂學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搜集生活資料,查詢什么是環境問題?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哪些環境問題?什么是綠色化學?等等。再組織他們進行辯論,在辯論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體驗知識的獲得,提高學習效率。又如探究學習生活化,這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學內容,在探究學習中學生有高度的參與意識,并在提出問題,分析、研究、解決問題中學會深度思考。在學習“鐵的化合物”中,我們可以在一個蘋果破口外滴上氫氧化鈉溶液,在另一個蘋果破口處滴上硫氰化鉀溶液,然后觀察破口處的顏色變化,這便是課堂接下來要重點講述的內容。在生活化教學方式下,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更高,學習效率當然也會隨之提升。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現象都非常有趣,而這些現象只要我們細心觀察都會發現,它與化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化學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融入生活元素創設教學內容,以幫助學生發現和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在化學中發現生活軌跡。通過化學生活化教學,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融入課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并引導他們展開思考與探究。例如,在學習“臭氧”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雷雨過后,我們呼吸著被雨水沖刷后大自然新鮮的空氣時,內心是怎樣一種感受,當時對自然環境又有了怎樣的感悟呢?”通過自主思考與研究,教師再引出雷電是如何將氧氣轉化成臭氧的,并詳細講述這就是臭氧的功勞,它除了能凈化空氣,還具有消毒的作用。通過自然現象闡述化學原因,是生活化教學最有效的方法。
(三)實驗教學生活化
在化學教學中,實驗是非常重要教學內容,在實驗教學中,學生對化學充滿興趣,在不斷探索中開拓學習思維,扎實實踐操作能力。因此,通過實驗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是化學教學的重點,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任何實驗活動都能指導學生掌握知識,強化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可以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為了達到目的我們可以用橘子做原電池實驗,或選擇使用日常食用的鹽,做成鹽水演示什么是蒸發,這樣將化學知識和生活相聯系,便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除此之外,為了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我們可以將實驗和現實問題相關聯,從生活問題的解決方面闡述化學知識,如利用酸雨的形成與危害講解二氧化硫到底有什么性質。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與化學走得更近,真正體會到化學無處不在,同時通過實驗深刻理解化學知識的內涵。因此,在化學教學中選擇生活現象或化學物品作為實驗工具,實現實驗工具的生活化,促進實驗教學的有效提升。
總之,化學教學生活化是將生活中所發生的與化學相關的現象融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達到自主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實現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微.實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探討[J].新課程(下),2018(10):159.
[2]童建娣.高中化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實施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5(4):61-62.